第342章 奏明圣上后,依律严惩!(2/2)
皇帝的这份“信任”,来得太过突然,也太过厚重。擢升、赐剑、委以重任……这一切,真的是仅仅出于对他能力的赏识和信任吗?
他不由得想起那封指向“京中贵人”的密折,想起皇帝那“勿再深究”的批复。
如今,皇帝非但没有因旧案线索可能牵扯过深而疏远他,反而给予他更大的权柄,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信号。
这更像是一种交换,一种敲打,甚至是一种……更危险的利用。
皇帝借他的手,彻底清洗了东南沿海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整顿了海防和贸易。
但他姜淮,也因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所有残余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那尚方宝剑,既是权力,也是催命符。
皇帝保全了他,甚至重用了他,却也将他牢牢绑在了皇权的战车上,成为了帝国最锋利也最容易被折断的一把刀。
数月之后,江宁港面貌焕然一新。贸易更加繁荣有序,税赋大幅增长,百姓称颂。
但姜淮知道,这里的斗争远未结束。暗处的敌人只是暂时蛰伏,京师的漩涡依然深不可测。
....
这一日,姜淮处理完一桩涉及海商借贷纠纷的案子后,并未立刻返回府衙。
连日的案牍劳形与官场暗斗让他倍感疲惫,他决定换上便服,只带一名机警的长随,如同寻常士子般。
信步走入江宁城的大街小巷,试图从市井烟火中稍得喘息,也更真切地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
江宁城的繁华,远非止于码头。一旦深入其肌理,便能感受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活力。
空气中不再仅仅是海腥味,更混杂着桐油、染料、泥土烧灼、以及织机梭动的独特气息。
他首先被一阵有节奏的“哐当”声吸引。循声拐入一条狭窄却异常繁忙的巷弄,只见两侧尽是前店后坊的格局。
店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漆器、木雕、竹编,而后面作坊里,工匠们正埋头忙碌。尤其是一家规模不小的漆器铺。
匠人正在给一套精美的屏风进行最后的“剔红”工序,刀法精准流畅,图案繁复华丽。
“老哥,这手艺真是精巧。”姜淮驻足观看,忍不住赞叹。
那老匠人头也不抬,专注于手中刻刀:“客官过奖了,混口饭吃。咱江宁的泥金彩漆和剔红工艺,祖上传下来的,别处可比不了。”
“生意可好?”
“还成吧。主要是做些精细物件,卖给城里的大户和往来的海商,那些番人也喜欢,能卖上好价钱。就是好的生漆和朱砂越来越贵喽。”匠人叹了口气。
姜淮默默记下。手工业原料依赖外部输入,成本高昂。
继续前行,空气中开始弥漫一股棉麻纤维和染料的味道。一片开阔地带上,密集分布着数十家纺织作坊。
巨大的纺车和织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女工们手脚麻利地穿梭引线,染坊外的空地上,长长的彩布如同瀑布般悬挂晾晒,在阳光下鲜艳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