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 第616章 进军美股

第616章 进军美股(2/2)

目录

赵国强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这场牛市中,能源、消费必需品和低估值成长股将是长期赢家,而市场风格会从之前的‘漂亮50’转向‘小票行情’。

我们的投资策略,就是围绕这三大核心赛道,布局优质标的,长期持有,同时把握风格切换的机会,实现资产的复利增长。”

他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一份详细的投资标的清单:

能源领域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石油巨头,以及当时还处于成长期的新能源企业;

消费必需品领域涵盖了可口可乐、宝洁、强生等跨国公司;

低估值成长股则以一批具有核心技术、但市值尚未完全爆发的科技公司和制造业企业为主。

“这些标的,都是我经过反复研究筛选出来的。”

赵国强看着众人,“我们的操作思路是,分批建仓,长期持有,除非出现重大基本面变化,否则不轻易抛售。

风控方面,陈总监会制定严格的仓位控制规则,单个标的持仓不超过总资金的10%,行业集中度不超过30%,确保我们的投资组合足够稳健。”

罗伯特举手提问:“赵先生,美股市场的波动和交易规则与港股有很大不同,而且涉及跨国资金调度和外汇风险,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

赵国强点头,“罗伯特,资金管理方面由你全权负责,在纽约开设美元账户,将我们的部分港币资产兑换成美元,同时利用外汇对冲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交易方面,李伟明负责制定具体的交易计划,适应美股的交易时间和规则。”

张敏补充道:“赵先生,我建议我们对每个标的进行深入的基本面研究,虽然您给出的清单很有价值,但我们需要持续跟踪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完全同意。”

赵国强微笑着说,“研究团队要建立完善的跟踪体系,每月提交一次标的经营状况报告,一旦发现企业基本面恶化,立刻启动止损程序。

我虽然对市场趋势有判断,但具体的操作细节,还需要依赖各位的专业能力。”

会议结束后,鼎鑫环球投资的美股投资计划正式启动。

1975年6月,罗伯特完成了首批资金的兑换,将5亿港元兑换成1.2亿美元,存入了纽约的交易账户。

李伟明则根据赵国强的指示,开始分批建仓。

第一批建仓的标的集中在能源和消费必需品领域。

当时的埃克森美孚股价处于历史低位,每股仅15美元左右,赵国强让李伟明买入200万股,耗资3000万美元;

可口可乐股价约8美元,买入300万股,耗资2400万美元;宝洁股价12美元,买入250万股,耗资3000万美元。

建仓过程非常顺利,美股市场的流动性充足,他们的买入并没有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

陈敬仁每天都会审核持仓数据和风险指标,确保每一笔交易都符合风控规则。

张敏的研究团队则开始对这些标的进行持续跟踪,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行业动态等信息,为后续的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