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进军美股(1/2)
赵国强还特意从空间里取出一些圣水,装在特制的密封容器里,交给汤姆:“这是‘特殊营养液’,能杀菌消毒,播种前再用它浸泡一次种子,能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每次使用量不宜过多,用完了我会给你带过来。”
安排好神农农场的事宜后,赵国强并没有立刻返回香港,而是在农场待了一个月。
他和工人们一起平整土地、调试农机、搭建牲畜棚舍,亲眼看着浸泡过圣水的种子播撒进土壤。
在他的指导下,农场安装了先进的滴灌系统,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精准控制灌溉量;
同时搭建了现代化的牲畜棚舍,配备了通风和温控设备,为牲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一个月后,当第一批种子破土而出,长出嫩绿的幼苗时,赵国强知道,神农农场已经步入了正轨。
他召集汤姆和所有工人,再次强调:“农场的产品品质是第一位的,未来这些农产品会供应到香港的市场,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
“请赵先生放心!”汤姆和工人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离开澳洲前,赵国强特意叮嘱汤姆:“从下个月开始,逐步增加农场的产出供应香港赵氏米粮铺和赵记肉铺。
而他以后将会慢慢减少空间货源的输出,最终实现绝大部分由农场供应。
1975年5月,赵国强返回香港。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旗下的投资公司进行重组。
原来的鼎鑫投资经过1972年的股市操作后,一直处于半休眠状态,如今要进军美股,必须组建一支更专业、更具国际视野的团队。
他将鼎鑫投资更名为“鼎鑫环球投资”,办公地点迁至中环新落成的神农中心大厦顶层,装修得简洁而大气,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卫星通讯设备和股市交易终端,能够实时接收美股市场的行情数据。
在团队组建上,赵国强首先召回了陈敬仁,这位前英资投行风控主管在1972年的操作中展现了极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敬仁,我打算进军美股,需要你担任风控总监,年薪提升到五十万港元,奖金另算。”
陈敬仁已经年过五十,但听到这个消息后依旧热血沸腾:“赵先生,美股市场我一直在关注,今年年确实是绝佳的入场时机!”
随后,赵国强通过猎头,又挖来了三位在华尔街有过从业经验的核心人才:负责美股交易的李伟明,曾在摩根士丹利担任交易员,熟悉美股的交易规则和市场逻辑;
负责行业研究的张敏,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对能源和消费行业有深入的研究;
负责资金管理的罗伯特,美国人,曾在花旗银行掌管全球资金配置,精通外汇兑换和跨国资金调度。
此外,原先的那六个操盘手,经过严格的培训后,组成了专门的美股交易团队。
新的团队组建完成后,赵国强在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他站在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美股1970-1974年的走势图表,以及未来二十五年的行业趋势预测(这些都是他重生前的记忆)。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要宣布一项重要的决策:鼎鑫环球投资将正式进军美国股市。”
台下的团队成员们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他们都知道赵国强在香港股市的传奇经历,对这次跨洋投资充满了信心。
“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从1975年开始,美股将进入一场跨度极长的牛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