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终章)血冕:文明祭坛上的孤皇(1/2)
封禅的队伍带着泰山之巅的寒意与沉默,返回了帝国的中心。都城的繁华似乎依旧,歌舞升平,市列珠玑。秦霄高踞朝堂之上,冕旒下的目光扫过匍匐的群臣,那份封禅后彻骨的孤寂并未消散,反而沉淀为一种更深沉的冰冷。他颁布政令,推行改革,手段愈发老辣而莫测,仿佛唯有将这庞大的帝国机器运转到极致,才能稍稍驱散那无人之巅的寒意。
白苏敏锐地察觉到了他内心的变化。她看到他深夜独对舆图时的沉默,看到他批阅奏章时偶尔凝滞的笔锋,那不再是单纯的疲惫,而是一种近乎虚无的审视。她试图用她的方式温暖他,奉上精心调制的羹汤,讲述民间有趣的见闻,或是在科技工坊取得微小突破时第一时间与他分享。秦霄会对她微笑,那笑容里有真实的暖意,但转瞬即逝,如同冰原上短暂折射的阳光,很快又被更深重的阴影覆盖。他握有天下,却似乎什么都抓不住。
“陛下,新式织机已可量产,若能推广,天下寒者或可得衣。”白苏献上报告,眼中带着期盼。
秦霄看了看,点了点头:“准。着工部督办。另,北境军屯需棉麻三十万匹,优先供给。”他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
白苏眼中的光黯淡了些许。他看到的首先是军需,是统治的稳固,而非百姓的温暖。她低下头:“是。”
他看着她细微的失落,心中微动,想说些什么,最终只是挥了挥手:“你去吧。做得很好。”
各地祥瑞仍不时传来,但奏报灾荒、流民、贪腐的文书也雪片般飞入宫中。帝国的肌体在盛世的华袍下,已暗生痈疽。秦霄以铁腕处置了几桩大案,人头落地,血染刑场,一时震慑朝野。但旧的利益网络盘根错节,新的蛀虫又在滋生。他仿佛在与一个无形的巨兽搏斗,耗尽心力,那巨兽却只是不断变换形态。
一日,他与白苏微服行走于新建成的巨大图书馆中。望着汗牛充栋的竹简木牍,那里记载着从他部落兴起至今所有的知识、律法、历史。
“苏儿,你说这些,后世之人会如何看?”他忽然问道。
白苏沉吟片刻:“他们会看到陛下的伟业,看到文明的演进,看到…一个辉煌的时代。”
秦霄的手指划过一卷记载着早期冶铁技术的竹简,那上面似乎还残留着当年掌火奴被灼伤的气息。他低声说,更像是在自语:“他们会看到伟业,但能否看到伟业之下…那些被碾碎的东西?看到这文明之路,每一步都浸着血与泪,踩着无数人的骸骨前行。”
白苏心中一震,看着他冷峻的侧脸,忽然明白泰山之巅的寒意从未离开过他。他看清了一切,包括那辉煌背后的所有阴影与代价。
是夜,帝国边陲的一个小村落,因朝廷新征的徭役和接连的天灾,已濒临绝境。老人们蜷缩在破屋中等死,壮年大多已被征调,只剩下妇孺面带菜色。一个曾读过几天书、因伤退役的老兵,在油灯下,用粗糙的手,颤抖地在一块破布上写下歪歪扭扭的字迹,诉说着不公与苦难。他的知识来自帝国推广的简易教育,此刻却成了记录帝国伤疤的工具。他并不知道这能改变什么,只是一种绝望下的本能。
这微弱的、几乎注定要熄灭的低语,却仿佛预示着某种风暴前的悸动。长夜依旧深沉,但一粒微弱的火种,已在最深的黑暗中悄然埋下。文明的火种不灭,但燃烧它的,从来不只是荣耀与智慧,还有无尽的痛苦与挣扎。
时间以其冷酷的步调向前碾动。秦霄的统治进入了后期。帝国疆域空前辽阔,律法制度日趋精密,一些白苏推动的科技也逐渐惠及民间,如改良的农具、医药和纺织技术。都城的宏伟与繁华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然而,庞大的官僚系统逐渐僵化,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底层百姓的生活依然艰苦,承平日久,军队的战力也在奢靡之风中悄然下滑。
秦霄变得越来越沉默,也越来越难以预测。他时而励精图治,彻夜处理政务;时而又会长时间静坐,仿佛神游物外。他提拔了一些寒门子弟,也以各种理由清洗了不少功勋旧臣。白苏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她的智慧多次在关键时刻帮助帝国渡过难关,或避免了更残酷的清洗。但她明白,她无法真正分担他灵魂深处那巨大的重量。他们是彼此最亲近的人,却终究被那至高的权位隔开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他曾是充满活力的现代灵魂,也曾是挣扎求存的部落首领,如今他是端坐于冰冷神座上的帝王。过往的记忆碎片偶尔还会刺痛他,让他在那瞬间变回一个会痛苦、会迷茫的“人”,但下一刻,帝王的铁面具又会迅速覆盖一切。他牺牲了太多,包括一部分自我,才铸就了这帝国,而帝国也反过来塑造了他,将他禁锢在这孤寂的冠冕之下。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瘟疫在南方行省爆发,随之而来的是粮食减产和流民暴动。尽管朝廷尽力赈灾平乱,但依旧损失惨重。消息传回都城时,秦霄正在批阅关于筹备他万寿节庆典的奏章。他沉默了许久,最终朱笔一挥,将庆典预算削减了九成,全部转为赈灾之用。没有多余的话语。
白苏在一旁默默研墨,看着他鬓角早已斑白的发丝,心中涌起无尽的酸楚与敬意。他冷酷,但他从未真正忘记责任,尽管这责任压得他喘不过气。
帝国就像一艘他亲手打造的巨舰,曾经乘风破浪,如今却已处处漏水,船身布满岁月的蚀痕和积累的暗伤。他站在舰首,知道它终将驶向终点,而他将是这艘巨舰最后一任,也是最孤独的船长。
他召来了史官,平静地口述了他对自己一生功过的最终评断,要求其如实记录,不得修饰。其中既有横扫六合、奠定文明的伟绩,也明确列出了决策失误、征战过苛、以及那些为了快速推进而不得不付出的巨大代价。史官战栗着记录下这一切,难以置信帝王会如此冷酷地剖析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