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无声的赞许(1/2)
那一声低沉的“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沈星晚的心湖里漾开层层涟漪。简单至极,却重逾千斤。这是她来到这个院子后,从顾言这里得到的最高、也是最清晰的肯定。
她看着他握着她做出的那个“活”的榫卯件,指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光滑的木面,仿佛在感受其内在的生命力。夕阳的金辉勾勒出他侧脸的冷硬线条,却意外地软化了他眼底惯有的沉肃。
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从心口涌向四肢百骸,冲刷掉了所有的疲惫和酸胀,只剩下满满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成就感和……喜悦。
她忍不住弯起了嘴角,眼眸亮晶晶地望着他,像是一个等待了许久终于得到糖果的孩子。
顾言抬起眼,正好撞上她毫不掩饰的欣喜目光。他的视线在她脸上停顿了一瞬,那深邃的眸子里似乎有什么极细微的情绪飞快地掠过,快得让人抓不住。随即,他移开目光,将手中的榫卯件轻轻放回工作台。
“收拾一下。”他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晚饭后,过来。”
过来?过来哪里?沈星晚微微一怔,还没来得及问,顾言已经转身大步离开了工棚,高大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院子的拐角。
留下沈星晚一个人,对着工作台上那个凝聚了她一天心血的作品,以及那句意味不明的“晚饭后过来”,心跳莫名又加快了几分。
她小心地收拾好工具,将工作台擦拭干净,然后把那个可以自如分合的榫卯件珍重地放在了自己房间的窗台上。夕阳的余晖给它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泽,越看越觉得精巧可爱。
晚饭时,气氛有些微妙的不同。
念初依旧叽叽喳喳,说着孩子气的发现。顾言依旧沉默用餐,但沈星晚却敏锐地感觉到,他偶尔投向她的目光,似乎比往常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或者说,是某种程度的认可?
她低下头,安静地吃饭,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对晚饭后的“过来”既期待又有些许紧张。
饭后,顾言利落地收拾了碗筷,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检查院子的工棚或者回屋绘图,而是对念初道:“自己玩一会儿。”然后,目光转向沈星晚,依旧是言简意赅的两个字:“过来。”
他转身走向的,不是工棚,也不是院子,而是那间她从未被允许进入过的——他的主屋兼工作室。
沈星晚的心跳陡然漏了一拍。那间屋子,对她而言,一直像是一个神秘的禁区,蕴含着顾言最核心的技艺世界。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角,深吸一口气,跟了上去。
屋内的陈设比她想象中更简洁,却也更具冲击力。
靠墙是巨大的木料架,整齐地码放着各种品类、形状的木材,空气中弥漫着比院子里更浓郁、也更纯粹的木质香气。另一边则是一张极大的工作台,上面摆放着各种她见过或没见过的精密工具,每一件都擦拭得锃亮,井然有序。墙上挂着一些完成度极高的木作部件,结构复杂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工作台中央,铺开着的一张巨大的手绘图纸。
图纸上墨线精准,结构繁复,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和数据,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传统木结构建筑构件设计图,充满了惊人的巧思和磅礴的气势。
顾言走到工作台旁,没有看她,目光落在那些图纸上,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一条精准的墨线。
“看懂多少?”他问,和之前问她看懂那个小榫卯时一样的直接。
沈星晚走上前,屏住呼吸,仔细地看着那复杂得令人眼晕的图纸。她辨认出了一些熟悉的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但更多的部分,其复杂和精妙程度远远超出了她目前的认知。
“只能看懂一点点基础的部分,”她老实回答,声音不由自主地放轻,生怕惊扰了这片神圣的领域,“很……厉害。”
她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份图纸带给她的震撼。这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近乎道的美学。
顾言对于她的回答似乎并不意外。他沉默了片刻,忽然从旁边拿起一块长方形的木料,又取过一把线锯,递给她。
“锯一条直线。”他下达的指令简单到近乎枯燥。
锯直线?这是最最基础的基本功。沈星晚有些疑惑地接过工具,依言照做。她调整呼吸,稳住手腕,小心翼翼地拉动线锯。
她的动作还算标准,力道也均匀,锯出来的线条大体是直的,但若以顾言的标准来看,细微之处仍能看出些许的不平稳和毛糙。
顾言站在旁边,沉默地看着,没有任何点评。
等她锯完,他将那块木料拿过去,看了一眼断面,然后放到一旁。接着,他又递给她一块同样大小的木料。
“再锯。”
沈星晚不明所以,但还是接过木料,再次开始锯割。这一次,她更加专注,努力控制着锯子的每一下行程。
锯完,顾言依旧只是拿起看看,放下,然后递给她第三块木料。
“再锯。”
第四块,第五块……
沈星晚彻底懵了。她不明白顾言让她反复做这个最基础的动作是为了什么。是觉得她之前的基本功不扎实?还是在用这种方式否定她今天做出的那个“活”的榫卯?
心里泛起一丝委屈和不解,但她没有问出口,只是抿紧了唇,一块接一块地锯下去。手腕开始发酸,精神却因为这种重复和不解而愈发紧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