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呼吸的节奏(1/2)
晨光再次洒满庭院,却带着与昨日截然不同的气息。不再是试探与惶恐的温床,而像一层柔和的纱幔,轻轻覆盖在已然悄然改变的土地上。
沈星晚醒来时,唇角还残留着一丝昨夜那无声契约带来的、清浅而真实的弧度。她起身,目光掠过抽屉,那里安静地躺着已不再令她心慌的牛皮纸袋。一种平静的勇气在她心中生根,取代了过往的惴惴不安。
她走出卧室,厨房里飘出粥香。顾言正背对着她盛粥,动作依旧沉稳利落。听到她的脚步声,他没有回头,却极其自然地将两碗粥放在桌上后,又拿出第三个空碗,从灶上的砂锅里舀了两勺内容明显不同的粥进去——那粥颜色更深,里面沉着她叫不出名字的、看起来更滋补的食材。
然后,他将那碗特殊的粥,放在了沈星晚平日坐的位置前。
没有言语,没有解释,甚至没有看她一眼。仿佛这只是每日例行的、最寻常不过的安排。
沈星晚的心微微一动,却没有了以往的惊慌失措。她安静地走过去,在那碗特殊的粥前坐下,轻声道:“谢谢。”
顾言正在给念初围餐巾,闻言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极其低沉地“嗯”了一声,算作回应。
念初眨着大眼睛,看看爸爸,又看看沈阿姨面前那碗不一样的粥,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阿姨的粥是黑色的?”
“长力气。”顾言言简意赅地回答,给儿子嘴里塞了一勺子普通的白粥,堵住了他的好奇。
沈星晚低下头,小口地喝着那碗药膳粥。微苦,回甘,一股暖流缓缓渗入四肢百骸。她安静地喝着,不再去猜测这碗粥背后是纯粹的关照还是别的什么,只是全然地接受这份熨帖的温暖。
饭后,顾言没有立刻去院子。他清洗完碗筷,擦干手,然后走到那个旧木柜前,打开。他没有去动那些昂贵的木料,而是从存放练习料的那一层,准确地拿出了昨天沈星晚用过的那块练习木料——上面并排刻着一道完美的基准线和一道属于她的、已变得清晰深刻的“走向”。
他拿着那块木料,走到院子中央,放在工作凳上。然后,他开始从工具架上挑选工具——不再是昨日那套珍稀的古董刻刀,而是几把他日常使用的、更趁手耐用的平凿、圆凿和手锯。
他挑选工具的动作很慢,很仔细,仿佛在组合一套全新的语言。每拿起一件,都会在指尖掂量一下,感受它的重量和平衡。
沈星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心里隐约明白了什么。
顾言选好几把凿子和一把手锯,将它们在工作凳上一字排开。然后,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沈星晚,朝那些工具微微扬了扬下巴。
一个清晰无比的指令——今天,用这些。
没有询问“想不想”,没有试探“敢不敢”。仿佛经过昨日的洗礼,她踏入他的领域已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沈星晚深吸一口气,走上前。目光扫过那排闪着冷光的工具,最终落在那把看起来最易掌控的平口凿上。她伸出手,稳稳地握住了那冰凉的木柄。
顾言看着她选定的工具,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他拿起另一把弧度更小的圆凿,然后指了指工作凳上那块练习木料,声音低沉:“清底。顺着线。”
清底?顺着线?沈星晚看着木料上那两道刻痕,立刻明白了他要她做什么——他要她将刻痕凹陷部分的木料剔除干净,让线条彻底凸显出来。这是木雕中最基础的步骤之一,却也需要稳定的手法和对力道的控制。
她握紧平口凿,将刀口抵在自己那条刻痕的起点。深吸一口气,回忆着昨日他教导的腕部发力,小心翼翼地用木槌敲击凿柄顶端。
“咚!”一声闷响。凿刀吃进木质,撬起一小片木屑。
力道有些猛了,边缘崩开了一点小缺口。她的心一紧,下意识地看向顾言。
顾言没有看她手中的活计,他的目光落在她的手腕上,声音平稳:“力散。腕定。”说完,他便不再管她,自顾自地拿起圆凿,开始处理他自己那条基准线旁边更复杂的弧形区域。他的动作精准高效,木槌敲击凿柄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如同沉稳的心跳。
沈星晚定了定神,不再去看他的完美,将全部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刻痕上。她调整呼吸,努力稳住手腕,控制着木槌的力道,一点点地沿着自己的“走向”向前推进。
“咚…咚…”她的敲击声开始时而沉闷时而尖利,节奏杂乱,显露出内心的生涩和紧张。崩缺和毛刺依旧不可避免。
但她没有停下。她咬紧牙关,全部心神都凝聚在刀尖和手下那条越来越清晰的沟壑上。她感受着不同木质区域的硬度差异,感受着顺纹与逆纹切削时截然不同的阻力,感受着力道轻重带来的不同效果……
渐渐的,她的呼吸开始下意识地去配合手的动作。吸气,举槌;呼气,落下。吸气,调整角度;呼气,推动刻刀。
杂乱的敲击声,开始慢慢地、一点点地,试图去寻找某种内在的规律。
顾言那边沉稳的“咚、咚”声,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无形中吸引着她、影响着她。她的节奏虽然依旧笨拙,却开始下意识地、跌跌撞撞地朝着他那稳定频率靠拢。
她不再去思考对不对,好不好看,只是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种呼吸与发力、倾听与模仿的奇妙过程里。
汗水再次浸湿了她的额发,手臂酸胀,虎口发麻。但她奇异地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和平静。
顾言偶尔会极快地瞥一眼她的进度,但他从不打断她,只在最关键的时候,吐出极其简短的几个字:
“逆纹。轻点。”“转角。换刀。”“呼吸。别憋着。”
每一次提醒,都精准地戳中她正遇到的困境。沈星晚依言调整,每一次调整后,手上的活计果然会顺畅些许。
时间在专注的劳作中悄然流逝。
当沈星晚终于将自己那条刻痕下的木料大致清理干净,虽然坑洼不平,远谈不上光滑,但那条“走向”总算清晰地凹陷了下去,成为木料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时,她几乎虚脱般地松了口气,拄着凿刀,大口地喘息着,脸上却洋溢着一种疲惫而明亮的成就感。
顾言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了自己那边复杂得多的清底工作。他的区域光滑流畅,如同机器铣削出来一般完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