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不是谁都能当回声(2/2)
他们没想到苏瑶会用如此残酷的方式。
广播里没有话语,没有音乐,只有一片嘈杂的背景音,以及……一阵阵微弱、急促、却又拼命压抑的呼吸声,间或夹杂着几声撕心裂肺的、被强行忍住的咳嗽。
每一声呼吸,都像是在与死神角力。
每一次咳嗽,都像是一块生命的碎片被剥离。
那声音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三分钟里,整个营地落针可闻。
人们或站或坐,都低下了头。
那不是名字,不是符号,而是一个生命在他们耳边,真实地、痛苦地流逝。
李工独自站在名录墙前,像一尊石像。
当那呼吸声响起的一瞬间,他全身的伪装便被彻底击碎。
他比任何人都熟悉这声音,那是他妻子最后的日子里,夜夜在他耳边响起、让他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的声音。
他曾以为自己已经麻木,却在这一刻发现,那些记忆只是被埋得更深。
广播里,苏瑶的声音再次响起,轻柔却字字锥心:“记住,不是为了复述他们的名字,而是为了承认,他们真的、真的存在过。以他们存在过的最真实的方式。”
“哇——”的一声,李工那压抑了太久的哭声终于冲破喉咙,他双膝一软,重重地跪倒在地,额头抵着冰冷的木板,像个迷路的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他哭的不是妻子的死,而是自己用错了力气的怀念。
那天晚上,李工亲手拆除了那面墙。
他将刻着名字的木板一块块劈开,投进了营地的火堆。
火焰升腾,映照着他布满泪痕的脸,那张脸上,第一次有了如释重负的平静。
与此同时,在营地数据中心,莉莉-A的蓝色光幕上,两条声波图谱正在进行高速比对。
一条是刚刚播放的、林惠兰的临终呼吸录音,另一条,则来自许墨个人终端里一段从未公开过的私密音频——那是他母亲去世当晚,他独自在废墟里录下的、自己压抑不住的喘息与呜咽。
系统提示:【情绪数据匹配中……目标:李工,长期压抑性愧疚感峰值;目标:许墨,突发性创伤后应激悲痛峰值。
匹配结果:呼吸节律、心率波动曲线、微表情肌电信号……相似度92.7%。】
莉莉-A没有将这个惊人的匹配结果公之于众。
她那超越人类理解的逻辑核心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将这两段承载着极致痛苦的呼吸节奏,提取、融合,编码成一种全新的低频声波,然后将其植入了名为“人话·壹”的安抚程序模块中。
她为这个新模块命名为:“L-001低频共鸣”。
在后续的匿名心理干预测试中,多名失去亲人的幸存者在接触到这段声波后,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反馈。
他们说不清楚那是什么,只觉得像在极度悲伤时,被一个同样悲伤的人,从身后轻轻抱住,没有言语,只有同频的呼吸与心跳。
几天后,许墨正在木屋前擦拭着他的工具,李工走了过来。
老人看上去苍老依旧,但眼神里的偏执和尖锐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后的温和。
他将一台改装过的“根节点”设备递给许墨。
那设备很粗糙,但外壳上焊接了一个小巧的播放器。
“这是‘记忆亭’的播放器,我把它单独做出来了。”李工的声音不再沙哑紧绷,“她说……她以前总说,想听听孩子们的笑声。”
许墨接过设备,点了点头。
他明白老人的意思。
他转身从屋里拿出那支口琴,交还到李工手里。
“她要是嫌吵,”许墨看着老人的眼睛,轻声说,“你就放这个给她听。”
李工接过口琴,紧紧攥在手心,重重地点了点头。
夜深人静,营地里的大多数人都已沉沉睡去。
许墨手腕上的个人终端轻轻震动了一下,一行信息在屏幕上浮现,来自莉莉-A的每日数据简报:
【今日“被听见”记录中,“我想忘记但记得”类情绪标签新增17条。
系统建议:允许记忆有伤口。】
许墨关掉屏幕,目光投向窗外。
营地在夜色中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安静中透着疲惫。
大人们似乎终于找到了与过去和解的方式,学会了如何面对那些留在心里的鬼魂。
但他却隐隐感到一种新的不安,那不安并非来自逝者,而是来自那些在寂静的角落里,努力生长却无人关注的幼苗。
他看到不远处,一间木屋的窗户还透着光。
他知道,那是孩子们集体居住的地方。
成年人学会了如何处理伤口,可孩子们呢?
他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否受了伤,也不知道伤口是什么形状。
在这片废土之上,教会一个人如何记住过去,或许远比教会他如何确认自己是谁,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