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 > 第291章 终于有“靠山”了

第291章 终于有“靠山”了(2/2)

目录

第五道是鹰嘴豆泥配煮鸡蛋。细腻的鹰嘴豆泥装在碗里,表面淋着橄榄油,撒着辣椒粉,旁边摆着两个煮得恰到好处的溏心蛋,还有几片生菜叶。“鹰嘴豆泥要搅拌四十分钟才够细腻,溏心蛋的蛋黄要流心,把蛋黄拌进鹰嘴豆泥里,味道更浓郁。”

第六道是蔬菜沙拉。新鲜的生菜、番茄、黄瓜、红洋葱被切成小块,拌着橄榄油和柠檬汁,撒着少许盐和黑胡椒,看起来清爽可口。“蔬菜都是有机的,早上吃点清淡的,解腻又健康。”

第七道是肉桂卷。刚烤好的肉桂卷散发着浓郁的肉桂香,表面淋着奶油糖霜,里面夹着肉桂和葡萄干。“肉桂卷要烤到表面金黄,糖霜要趁热淋上去,一口下去,甜香浓郁,特别满足。”

第八道是水果拼盘。新鲜的橙子、葡萄、草莓、蓝莓被整齐地摆放在水晶盘里,还点缀着薄荷叶,看起来色彩鲜艳。“水果都是今早刚送来的,新鲜得很,补充维生素。”

除了这八道菜,还有两道汤品:一道是鸡肉蔬菜汤,里面有鸡肉、胡萝卜、土豆、芹菜,汤汁清澈,味道鲜美;另一道是扁豆汤,扁豆被炖得软烂,汤汁浓稠,里面加了番茄和洋葱,带着淡淡的香料味。

“尝尝这个莎苏卡,我很喜欢吃。”伊莱亚斯给唐·本杰明递了一片皮塔饼。

唐·本杰明依言拿起皮塔饼,蘸了点莎苏卡的汤汁,咬了一口。番茄的酸甜、鸡蛋的嫩滑、香料的浓郁在嘴里交织,口感丰富,确实好吃。他又尝了土豆煎饼,外酥里嫩,配着苹果酱,酸甜可口,让人胃口大开。

“这些菜太精致了,比我平时吃的早餐丰盛多了。”唐·本杰明由衷地赞叹道,“您真是太会享受生活了。”

“人老了,没别的追求,就想吃点好的。”伊莱亚斯笑了笑,喝了一口鸡肉蔬菜汤,“以前在以色列打拼的时候,早上能喝碗扁豆汤就不错了,哪敢想这么多花样。现在条件好了,自然要对自己好点。”

两人边吃边聊,气氛比刚才轻松了不少。唐·本杰明趁机问起了伊莱亚斯在北美打拼的经历,伊莱亚斯也不隐瞒,跟他说了不少年轻时的趣事,比如第一次来纽约时被骗光了钱,只能睡在地铁站;比如为了拿到第一笔投资,在投资人的公司门口等了三天三夜,唐·本杰明听得很认真,这些真实的经历。

“那时候的北美,对犹太人可没现在这么友好。”伊莱亚斯放下勺子,指尖摩挲着温热的汤碗边缘,眼神飘向窗外,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我刚到纽约的时候,找工作被拒了几十次,就因为我是犹太人。后来没办法,只能在唐人街的餐馆洗盘子,晚上睡在地铁站的长椅上,连块完整的面包都吃不上。”

唐·本杰明停下了手中的刀叉,静静听着。他从未想过,如今叱咤风云的伊莱亚斯,也有过如此窘迫的过往。

“转机是在我认识莉莉的爷爷之后。”伊莱亚斯的语气柔和了些,“他那时候已经在做进出口生意了,手里有批货要运到加拿大,缺个靠谱的人押车。我毛遂自荐,告诉他我不要工钱,只要管饭就行。那趟路走了七天,遇到了劫匪,我跟他们拼命才保住了货,他觉得我够勇、够实在,就把我留在了身边。”

他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沧桑:“后来我跟着他跑遍了北美,从最基础的报关、卸货学起,慢慢摸清了生意的门道。再后来,他把欧洲的市场交给我打理,我才真正站稳了脚跟。说起来,我能有今天,全靠莉莉爷爷的提携。”

“老一辈的打拼都不容易。”唐·本杰明由衷地感慨道。他想起开五金店的时候,每天起早贪黑,为了几美元的利润和客户讨价还价,虽然和伊莱亚斯的经历比起来算不得什么,但那份艰辛他多少能体会。

“是啊,都是熬出来的。”伊莱亚斯拿起一块肉桂卷,咬了一小口,“所以我看你小子,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有闯劲,不怕输。不过你比我幸运,生在了好时代,还有这么多兄弟帮你,起点比我高多了。”

唐·本杰明笑了笑,没有接话。他知道自己的“幸运”不止是时代带来的,更有那份旁人无法知晓的秘密,他永远不能说出口。

两人边吃边聊,桌上的食物渐渐少了大半。伊莱亚斯喝了口扁豆汤,话锋突然一转,回到了正事上:“不说这些陈年旧事了,跟你说个正经事,利比里亚港口,你还有兴趣吗?”

唐·本杰明的心猛地一跳,手中的叉子差点掉在盘子里。利比里亚港口的事他一直记在心里,那是打通西非航运线路的关键节点,只是之前因为雅各布的叛乱,港口被战火波及,一直搁置着,他以为早就没了机会。

“当然有兴趣!”他连忙点头,语气难掩激动,“只是利比里亚那边的形势太复杂了,叛军刚掌权,局势还不稳定,想拿下港口的重建和运营权,恐怕没那么容易。”

“别急,港口还是我的。”伊莱亚斯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十足的笃定,“跟你说实话,当时利比里亚的反叛军,也有我我暗中扶持的。”

这句话像一颗炸雷,在唐·本杰明耳边轰然炸响。他瞪大眼睛看着伊莱亚斯,半天没回过神来——他怎么也想不到,利比里亚的政局动荡,背后居然有伊莱亚斯的影子。

“我本来是想帮他们推翻旧政府,然后顺势拿下港口的永久运营权。”伊莱亚斯的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结果他们掌权后,动作比我预想的快多了,直接把港口控制了起来,连我派去的人都被赶了出来。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私下联系了美国的一家能源公司,想把港口卖给对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他们欠我的钱和武器,足够让他们乖乖听话。现在他们虽然成了政府组织,但根基不稳,更不敢真把我得罪死。所以港口的核心权益,终究还是我的。”

唐·本杰明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又皱起了眉头:“既然是您的,那直接交给我运营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说有难题?”

“难题不在叛军,在大国博弈。”伊莱亚斯的语气沉了下来,“利比里亚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是西非的门户,不管是龙国还是美国,都想插一脚。龙国想通过港口扩大在西非的影响力,方便运输矿产资源;美国的能源公司想把港口当成中转站,输送石油。现在他们都在找利比里亚新政府谈,我夹在中间,也不好直接把港口给你,不然就等于同时得罪了两边。”

他看向唐·本杰明,眼神里带着几分考验:“所以我把这个难题交给你。你得想办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或者说,让其中一方支持你,把港口的运营权拿下来。记住,这件事不能左右逢源,两边都想讨好,最后只会两边都得罪。”

“那我有多少时间准备?”唐·本杰明问道,心里已经开始飞速盘算。

“三个月的缓冲期。”伊莱亚斯说道,“我已经跟利比里亚新政府打过招呼了,让他们三个月内不准和任何国家或公司签订港口协议。这三个月,你得拿出方案来。”

他又特意叮嘱道:“还有,你最好隐藏在幕后,别亲自出面。你现在的实力还不够,要是让龙国和美国的资本盯上你,他们有的是办法搞垮你。让你的人去谈,或者找个傀儡公司出面,把自己摘干净。不然你这小胳膊小腿的,选择了一方,另一方肯定会找你的麻烦。”

唐·本杰明重重地点头,心里瞬间明白了这件事的难度。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商业谈判,而是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一步走错,不仅拿不到港口,甚至可能把贞观集团都拖进去。

看着唐·本杰明一脸苦瓜相,伊莱亚斯忍不住笑了:“行了,别愁眉苦脸的。你小子运气一向好,说不定能想出好办法。这件事你自己想办法解决,我就不插手了,让我再看看你的能力吧。”

“虽然给你出了个难题,但好处也不会少你的。”伊莱亚斯话锋一转,语气又轻松起来,“港口的重建资金,你只用出一千万美元就行,剩下的都由我来出。别跟我客气,就当是给你的启动资金。”

唐·本杰明连忙道谢:“太感谢您了,伊莱亚斯先生。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多了。”一千万美元对现在的贞观集团来说不算多,但能省下来一大笔资金,就能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其他业务上。

“还有,我在中东有几个港口的股份,比如迪拜港、吉达港。”伊莱亚斯继续说道,“以后你的货船要是经过这些港口,装卸费、停泊费都给你打五折,要是紧急运输,还能优先安排泊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能帮你省不少钱。”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惊喜。中东的港口是连接欧亚非的关键枢纽,有了伊莱亚斯的这层关系,贞观集团的航运业务就能顺畅不少,成本也能大大降低。唐·本杰明再次起身鞠躬:“您给的帮助太多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

“报答我的最好方式,就是把事情做好,照顾好莉莉。”伊莱亚斯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这些好处,都是看在莉莉的面子上给你的。你要是敢对不起她,或者把事情搞砸了,我能给你的,也能亲手收回来。”

这句话带着几分警告,唐·本杰明连忙点头:“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对了,中东的油田,你找个时间自己去看看。”伊莱亚斯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我在伊拉克和沙特都有油田的股份,虽然不多,但足够你研究研究。能源是未来的核心产业,你现在做的功能饮料只是小打小闹,真正能撑得起集团的,还是能源和港口这种重资产。”

他顿了顿,说道:“我会安排人在中东接应你,到时候带你去油田看看,了解一下开采、运输的流程。对你以后做能源生意,有好处。”

唐·本杰明眼睛一亮,这可是接触核心能源产业的好机会。他一直想涉足能源领域,只是苦于没有门路,现在有伊莱亚斯牵线,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谢谢您,伊莱亚斯先生,我尽快安排时间过去。”

“不用急,等你把利比里亚港口的事情理出点头绪再去也不迟。”伊莱亚斯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时间不早了,我上午还有其他事,下午的飞机去华盛顿。”

唐·本杰明也跟着站起身,知道该告辞了。他看着伊莱亚斯,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感激,有敬畏,还有一丝被推着前进的压力。

“今天,虽然没说太多,但该告诉你的都告诉你了。”伊莱亚斯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期许,“好好干,年轻人,未来是你们的。我还有不少事要处理,下次见面,希望能看到你的好消息。”

“一定!”唐·本杰明重重点头。

伊莱亚斯挥了挥手,示意保镖送他出去。走到门口时,唐·本杰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伊莱亚斯正靠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报纸,阳光洒在他身上,显得有些落寞,又带着几分威严。

走出华尔道夫酒店,阳光已经变得刺眼。杰森早已将车停在门口,见他出来,连忙下车打开车门:“老板,谈得怎么样?”

唐·本杰明坐进车里,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谈得很顺利,不过也给我出了个大难题。”他把利比里亚港口的事情简单跟杰森说了一遍,最后感慨道,“伊莱亚斯先生的能量,比我们想象的大多了。”

杰森也吃了一惊:“没想到利比里亚的叛军都是他扶持的,这也太厉害了。不过老板,利比里亚港口的事情不好办啊,龙国和美国都盯着,咱们夹在中间,很容易出事。”

“我知道不好办,但这是个必须抓住的机会。”唐·本杰明眼神坚定,“拿下利比里亚港口,咱们的航运线路就能打通西非,再加上伊莱亚斯先生在中东的港口资源,以后贞观就能畅行欧亚非了。这对集团的长远发展太重要了,就算再难,也得试试。”

车子缓缓驶离酒店,唐·本杰明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脑海中不断回响着伊莱亚斯的话。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为的“自主创业”,其实从认识诺亚莉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卷入了一个更大的棋局。伊莱亚斯的扶持,既是机遇,也是枷锁——他必须不断变强,才能配得上这份扶持,才能护住身边的人。

“对了,老板,诺亚莉莉小姐刚才给你发了微信,问你谈完了没有,说在学校门口等你,想跟你一起吃午饭。”杰森突然说道。

唐·本杰明拿出手机,果然看到了诺亚莉莉的消息,后面还跟着一个可爱的表情包。他忍不住笑了笑,刚才的沉重心情消散了不少。

“去南加州大学。”他对杰森说道,“正好跟她聊聊,说不定能从她嘴里多知道点伊莱亚斯先生的事情。”

车子调转方向,朝着南加州大学的方向驶去。唐·本杰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开始盘算利比里亚港口的事情——龙国的企业注重长期合作,或许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美国的能源公司看重短期利益,说不定能用利润分成打动他们……

他知道,接下来的三个月,将是对他最大的考验。但他也充满了信心,有伊莱亚斯的暗中支持,有安德烈、汤姆这些兄弟们的帮忙,还有诺亚莉莉这个“意外之喜”,他一定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唐·本杰明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