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授粉(2/2)
放飞的信鸽掠过莱蒙湖面,爪间花粉落入各国培育的耐候植物中。卡尼克追着鸽群跑到岸边,发现每株植物叶片背面都印着协议条文的水印。陈曦的怀表突然停摆,表盖坐标的阴影指向湖心——那里正缓缓升起块蜂窝状的生态浮岛。
暮色中的莱蒙湖泛着铁灰色的涟漪,李墨飞指尖残留的花粉在湖面激起细密波纹。当最后一把混合花粉撒入水中时,晶簇折射的虹光突然凝聚成光束,将湖心浮岛的蜂窝结构投影在联合国大厦玻璃幕墙上。刘宇手背的条形码红痕随之明灭,像是某种古老部族的火把信号。
“校准完毕。”陈曦的声音从对讲机传出,带着冻土样本的碎冰声。她站在浮岛最高点,脚下钢化玻璃板内封存着六大洲的土壤样本。当刘宇举起发红的手背,浮岛的蜂巢结构突然展开花瓣状的太阳能板,边缘处镶嵌的复活节岛石像碎屑在暮光中泛着血色的光。
79国代表陆续登上浮岛。沙特亲王的长袍扫过郑和沉船打捞的柚木甲板,秘鲁工程师的彩虹绳绊住因纽特少年的骨雕刀。李墨飞注意到,每个代表登岛时携带的器物——从柏柏尔陨铁匕首到越南竹笛——都与浮岛某处构件产生磁吸或共振。
授粉仪式在信鸽归巢时启动。卡尼克吹响骨哨,300只转基因信鸽从光伏穹顶的蜂巢孔洞中涌出。它们的爪间携带的花粉囊经过特殊设计,遇湿气便会绽开六瓣,如同微型的玛雅太阳历石雕。当鸽群掠过湖面时,羽翼掀起的风流在水面刻出楔形文字的涟漪。
“看这里!”刘宇突然抓住李墨飞的手腕。他手背的红痕正随着信鸽飞行轨迹蠕动,形成立体的水利管网图。陈曦在浮岛另一端举起怀表,晶簇折射的光束将管网图投射到陨铁砧表面,与信鸽尾羽扫出的楔形文字重叠。
沙特亲王突然跪地,用陨铁匕首刮取砧石表面的金属屑。当他把粉末撒向空中时,李墨飞发现这些微粒的排列竟与刘宇手背的管网图完全一致。“这是汉志铁路的铆钉碎屑,”亲王用阿拉伯语低语,“一百年前它们连接圣城,现在……”
秘鲁工程师玛利亚突然高歌起印加太阳颂。她的彩虹绳在歌声中自动编织成安第斯山脉的等高线模型,绳结处绽放出改良后的古柯花。卡尼克用骨雕刀轻触花朵,释放的花粉竟在冷空气中凝结成冰晶,折射出北极定居点的全息影像。
极光出现的瞬间,所有代表手中的器物开始共鸣。李墨飞的怀表晶簇迸发七色光束,陈曦的冻土样本箱自动解锁,诺克长老的海豹油灯无火自燃。浮岛的蜂巢结构在多重频率共振中重新排列,形成与盐矿抗震模型完全相同的应力分布。
“这才是真正的授粉。”李墨飞喃喃重复着,看着自己的影子被拉长投在陨铁砧上。那阴影中浮现出父亲笔记里的鲸尾纹,与卡尼克刻在浮岛基座上的北极狐迁徙路线交织成网。
最后一只信鸽降落时,爪间的花粉囊恰好落在李墨飞肩头。囊体遇体温绽放,露出微型芯片上蚀刻的全球气候网络图。刘宇用红痕发光的手指触碰芯片,浮岛突然向湖底投射出巨大的全息地球仪——郑和宝船、撒哈拉暗河、北极光轨在球面流转,最终汇聚成信鸽尾羽的楔形文字。
暮色完全降临前,李墨飞将剩余花粉撒入父亲笔记的夹页。纸页吸水后显现出隐藏的盐矿地图,与浮岛管网在暮光中重叠。卡尼克在浮岛边缘刻下最后一道迁徙符号,骨雕刀刮落的碎屑被信鸽衔起,融入横跨大陆的授粉航线。
当夜,全球气象站同时记录到异常低频波动。陈曦的监测屏显示,这些波动曲线与授粉仪式上的器物共振频率完全吻合。在莱蒙湖底,沉睡的郑和沉船钟突然自鸣,声波通过暗流传递,惊醒了撒哈拉暗河中的古罗马水神像,震碎了北极冰层下的柴油机组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