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气候边缘 > 第189章 地基

第189章 地基(1/2)

目录

青藏高原的狂风卷着冰碴,撞在工地临时板房的彩钢瓦上噼啪作响。李墨飞摘下护目镜,镜片内侧凝结的冰霜簌簌落在图纸上,洇湿了刚画完的抗震地基结构图。他摸出怀里的黄铜怀表——父亲留下的老物件,表链上还缠着盐矿带来的晶簇——凌晨四点二十七分,冻土钻孔机已经连续运转了19个小时.

“李工,三号钻头又卡住了!”刘宇裹着军大衣撞开门,带进来的雪粒子在电暖器红光里飞舞。他手里攥着半截断裂的合金钻头,断口处粘着奇怪的黑色胶质物,“这鬼地方冻土层的冰碛岩比钛合金还硬。”

李墨飞抓起地质锤敲了敲钻头,金属震颤声里夹杂着细微的脆响:“不是岩石,是千年冰核里的沉积物。”他掰下块黑色胶质放在酒精灯上,腾起的青烟带着柏油味,“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车队,就是用这种青藏柏脂润滑车轴。”

工地突然剧烈震动。两人冲到观测窗前,看见藏族工人多吉正领着二十个汉子跳夯土舞。他们脚绑牦牛皮底木屐,腰缠粗麻绳,随着古老歌谣的节奏重重踏地。每次落脚,插入冻土层的钢钎就下沉半寸。

“你们汉人的机器不行。”多吉掀开毡帽,露出被紫外线灼伤的脸颊。他掏出牛角杯舀起酥油茶,茶面浮着的油花映出李墨飞发青的眼圈,“我爷爷那辈建布达拉宫偏殿时,靠300人跳了7天7夜的夯土舞。”

刘宇刚要反驳,钻探区突然传来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李墨飞抓起防寒服冲出去,胶靴陷进半融的冰泥里。钻进平台在零下二十五度冒着热气,俄罗斯产的tK-9钻机正在颤抖,仪表盘显示钻头每分钟只能推进3厘米.

“停钻!”李墨飞拍下急停按钮。钻杆缓缓拔出时,带出的冰芯在探照灯下泛着诡异的蓝光。多吉突然跪下,用藏刀刮下冰芯表层的黑色胶质:“这是大昭寺地宫封门用的圣土!”

实验室的氙气灯下,冰芯切片在显微镜里呈现蜂窝结构。刘宇调整物镜焦距时,手腕上的念珠磕到载物台——那是他祖母在五台山求的开光之物。“这些孔洞结构……”他猛地抬头,“和我们在计算机模拟的理想抗震模型完全一致!”

多吉抱来只布满裂纹的陶罐。罐身用汉藏双语刻着“贞观十七年戍卒王五郎”,内壁残留的碳化青稞散发陈年酒香。“工地西头挖出来的,”他粗糙的手指抚过罐底裂缝,“当年戍边军把青稞酒倒进冻土,天神就会赐予地基力量。”

李墨飞突然夺过陶罐冲出帐篷。众人追到钻探区时,看见他正将陶罐碎片撒入钻孔。黑色胶质遇到陶片瞬间膨胀,结成蛛网般的结构体。地震模拟仪显示,这种复合材料的抗震性能比常规混凝土提升七倍。

“这不是巧合。”李墨飞抓起把混着陶粉的冻土,“唐代戍卒早就发现青藏柏脂与高原黏土的化学反应。”他的钢笔尖戳破图纸,墨水在冻土样本上洇出个雍仲符号,“我们要用老祖宗的智慧造新地基。”

多吉摘下胸前鎏金嘎乌盒,倒出把混杂青稞和碎玛瑙的混合物:“加上这个,山神才会认得出自己的骨头。”刘宇刚要阻拦,李墨飞已经将混合物倒入混凝土搅拌机。

黎明前的黑暗最浓时,第一块试验地基开始浇筑。30头牦牛拖着石碾子转圈,牛铃铛声与夯土歌谣混成古老咒语。多吉带领工人跳起改良的夯土舞,每踏一步,掺着陶粉和玛瑙碎的混凝土就下沉夯实.

当朝阳染红念青唐古拉山尖时,李墨飞趴在未干的地基上。他耳朵贴着混凝土表面,听到内部传来细微的爆裂声——那是青稞炭化产生的纳米级孔隙正在形成缓冲结构。多吉往地面洒了勺青稞酒,酒液渗入混凝土的速度比普通建材快3倍。

“透水性达标。”刘宇盯着监测仪,手指无意识拨动念珠,“但是抗压强度……”

话音未落,5公里外的冰湖突然炸裂。巨大的冰浪裹着千年沉积物扑向工地,多吉吹响骨笛,200多个藏族工人手挽手围住地基。冰浪撞上混凝土墙的瞬间,刘宇的监测仪爆出刺眼红光——抗压指数直线飙升到设计值的23倍。

烟尘散去后,李墨飞从瓦砾堆里爬出。他抹了把脸上的血,看见试验地基巍然矗立,表面浮现出与陶罐裂纹相同的雍仲纹路。多吉跪在地上,将牛角杯里的青稞酒缓缓浇在裂缝处:“山神收下供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