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一九九九大连迪厅枪杀案侦破纪实(2/2)
他指认,当晚行凶者共有四人,分别是:陆振清(迪厅内保)、赵风波、惠安利和陈冲。他还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陈冲的传呼机号码。案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此时,已是案发后的第四天,凶手很可能已经远遁。
(五)紧急抓捕
时间紧迫,抓捕行动立即展开。10月23日晚,警方锁定了陈冲位于桃园街长利巷的住处,并进行了严密布控。24日上午9时许,目标出现!陈冲与一名年轻女子一同走出楼门,手中拎着一个看似沉重的旅行袋,行色匆匆。
侦查员们悄然尾随。陈冲二人在大连港客运站下车,与一名早已等候在此的高个子男子(后证实为惠安利)会合,三人迅速进入车站附近的一家风味餐厅。为了不打草惊蛇,几名便衣刑警潜入餐厅就近监视。
“他们在房间里干什么?旅行袋不见了!”对讲机里传来低沉的报告声。几分钟后,三人空手走出餐厅,搭乘出租车离开。警方判断,他们很可能已将行李托运,准备乘船离开大连。
果然,三人在友好广场下车后,并未直接前往码头,而是进入了附近的一家影剧院,似乎是在消磨开船前的时间。时机成熟,指挥员一声令下,守候多时的刑警如神兵天降,在影剧院内将陈冲、惠安利一举擒获。从他们身上,搜出了当天下午1点30分前往烟台的“飞鱼号”船票。
此时,时针已指向12点35分!
(六)跨海追凶
来不及喘息,突击审讯立即进行。陈、惠二人粗略交代了案发经过,并供出:陆振清和赵风波,此刻正在山东龙口市的一家招待所内,等候他们前去会合!
必须赶在陆、赵二人起疑心前将其抓获!此时已是下午1点10分,“飞鱼号”即将起航。刑警们带着两名嫌疑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码头,在舷梯收起前的最后两分钟,奋力登上了轮船。
海面上风急浪高,轮船剧烈颠簸。连续奋战多日、身心俱疲的刑警们开始出现严重晕船反应。但责任在肩,他们强忍不适,在摇晃的船舱内紧急商议着抵达烟台后的抓捕方案。他们通过电台与烟台警方取得联系,请求协助。
船一靠岸,两地警方汇合,马不停蹄地驱车近两小时,直奔龙口市目标招待所。然而,当抓捕组悄无声息地打开嫌疑人登记的房门时,只见屋内一片凌乱,灯光未关,却空无一人——陆振清和赵风波这只老狐狸,已经转移!
难道行动暴露了?就在气氛凝重之际,凌晨时分,前方侦察员传来好消息:经过连夜摸排,已锁定两名嫌疑人转移至郊区一家煤场的简易工棚内!
(七)最终擒魔
10月25日,天刚蒙蒙亮。侦查员们借着晨雾的掩护,悄然包围了那座位于煤场角落、破旧不堪的板房。空气中弥漫着煤粉和潮湿的霉味。确认目标在内后,行动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门而入!
“别动!警察!”几声断喝在狭小的空间内炸响。刚从睡梦中惊醒的陆振清和赵风波,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数双有力的手臂死死按在了床上。冰冷的手铐,终结了他们的逃亡之路。
(八)真相大白
随着主要嫌疑人的全部落网,1999年“10.17”青泥洼街枪杀案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案发当晚,“Nuberone”迪厅经理与小军、小易等七八人在包间内以扑克牌进行巨额赌博。经理手气颇佳,赢了一大笔钱后便起身离开。输得最惨的小易(输了近七八千元,在当年是一笔巨款)恼羞成怒,试图签单赊账,与服务员发生争执。服务员随即找来内保陆振清“镇场”。
陆振清的介入,使得本已火药味十足的冲突迅速升级。感觉自己失了面子的陆振清,一个电话召来了他的“兄弟”赵风波、惠安利和陈冲,准备“教训”一下小易。几人携带一支私藏的散弹枪,气势汹汹地赶到迪厅。
然而,在迪厅门口混乱的人影和昏暗的灯光下,他们产生了致命的误判。陆振清误将刚刚从迪厅出来、正准备离开的毕某一行人,当成了是小易及其同伙。在短暂的追逐和推搡中,赵风波在距离毕某数米远处,掏出了那把致命的散弹枪,对准那个模糊的背影,扣动了扳机……
毕某,这位与冲突毫无瓜葛的无辜者,就这样成了这场荒唐斗殴的替死鬼。
案发后,迪厅经理得知是自家内保闯下弥天大祸,既惊且怕。他一方面对警方询问闪烁其词,企图蒙混过关;另一方面,又急于了解毕某的死活,便暗中指派几名保安乘坐出租车前往医院打探。这才有了案发后那辆行为诡异、绕行医院后仓促逃离的“神秘出租车”。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起由赌资纠纷引发,因认错人而导致的恶性枪击命案,在大连警方不懈的努力下,历时数日,辗转千里,最终宣告侦破。陆振清、赵风波、惠安利、陈冲等犯罪嫌疑人,为他们无视法纪、草菅人命的暴行,付出了应有的法律代价。一声枪响,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再次印证了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