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重用老十四,乾隆朝越来越兴盛!(1/2)
这一天,赤日当空,禾苗皆垂头避日。
老十四允禵在这时,正骑马行进在临一片禾苗不远的驿路上。
他没有等到暑热褪去后再去要扩建的驿路沿线监管,而是急不可耐地在见了弘历后,就起程离开了京师。
仿佛,德妃生的儿子和孙子都是急性子。
弘历在见了允禵后,就收到了户部呈递的一份财政开支题奏。
整本题奏就一个核心内容,那就是他这位乾隆皇帝,在乾隆元年上半年还没过完的情况下,已经预支了三千多万两银!
也就是,他已经快要花掉眼下大清岁入的一半。
户部的官员这是在委婉的劝他,皇上您还是要节制点,别这么败家。
当好皇帝也不是这么当的。
“他们哪里懂朕的心思。”
弘历对此只是淡淡一笑。
但弘历也明白,农耕文明下长大的官员,不可能不会因为他这样的花钱方式而不安。
特别是有点在乎大清死活的忠臣。
所以,他可以肯定的是,他要是再这样“败家”下去,可能真的还是会有骨鲠之臣站出来,批鳞直谏,来一句:“请皇上节俭!”
为此,弘历决定早做打算。
他也就给闽浙总督郝玉麟去了一封谕旨,要他募民去台湾府开采金矿。
而且,弘历还对他明言,自己这个皇帝已收到来自台湾的密奏,金瓜石一带确实有大规模的金山,藏有不下三百万两的金子。
但这其实是弘历在吹牛。
他只知道,台湾金瓜石在近代被发现有大型金矿,且在日本殖民台湾期间得到了大量开采,最终开采总量在两百万两左右。
自然远远达不到弘历所的三百万两。
但他相信,郝玉麟会识趣的帮着他吹着个牛,以稳住朝中大臣,而让朝中大臣知道,眼下花的这点钱,不至于伤筋动骨。
与此同时,弘历还已经先让《京师新报》开始大肆宣扬这事,直言台湾有司,已经在金瓜石发现大量金矿,现已奏明朝廷,储量不下三百万两。
朝野为之议论不休。
不过,也有人怀疑这事真假,而结合着当下弘历的疯狂“败家”行为,猜得到可能这是在转移天下人的视线。
“这一定是在故意蛊惑陛下继续靡费国帑!”
“台湾怎么可能有金山,一下子成了宝岛?”
“要是如此,当年郑氏何至于到那步田地?”
“这绝对是欺骗!
“是奸臣在欺骗,首先是这台湾官员,只怕还有闽浙总督郝玉麟,甚至可能是军机处的大臣!”
“他们在联合起来欺瞒天子!”
协办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徐本就为此直言不讳地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侍郎班第对此深以为然:“公所言极是,我们应该上本参他们,也劝主子不要轻信天下有什么金山!”
“金山从来是可遇不可求,与其指望一虚无缥缈的金山补如今开销之靡费,还不如接下来节俭,而削减用度。”
“当如此!”
徐本为此赞同不已。
弘历倒也在接下来收到了这些质疑金山、乃至暗旨郝玉麟等欺君的奏折。
“朕要给臣子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所以,朕选择相信郝玉麟,告诫这些中外上疏参劾郝玉麟等的臣工,真相未明之前,不得妄奏!言官虽可风闻奏事,也不能揪着这事不放!”
“这天下没有那么多奸臣,更没有那么多敢欺君的大臣,要相信自己的同僚!”
弘历在军机大臣们面前也对此表了态。
只是他表现出的是给郝玉麟撑腰。
其实,弘历就是给他自己撑腰。
而郝玉麟在收到这样的谕旨自然不得不照办,自然不敢质疑。
为了不耽误这位皇帝主子下达的艰巨任务,他还亲自操办着此事,而且给的待遇也不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