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回港岛百年 > 第425章 惦记(5200字)

第425章 惦记(5200字)(1/2)

目录

这些东西直接送往京都,而且还是用李松的私人飞机送的,毕竟李松的私人飞机就在长安飞机制造厂,而且速度快。

长安飞机制造厂可是有保卫科,说是保卫科,其实就是武装部,只是这是私人企业。

武器装备可是很不错的,而且这个飞机产业工业区里面也有武装部,人数也不少。

上级部门拿到周科长提交的文件之后,立即召开会议。

“李松他们负责卫星技术,这就太好了。”想要卫星遥感技术的部门领导看到文件里面的内容,高兴得不得了。

因为李松拿出来的技术是很成熟的,不需要太大的投资,只是需要照猫画虎的吃透技术就可以了。

就像现在的火箭技术,李松拿出来的技术,让国内相关技术直接飞跃几个层次,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而且技术很全面,从火箭的燃料,材料,设计,控制,遥感定位等等的。

可以用在火箭上,难道就没办法用在导弹上?

比如拿出来的火箭发动机材料,让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更强,这样可以携带的弹头就越大越重。

而且距离也越远。

自己研究时间更长,因为你不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需要不断的实验。

“哈哈,造船技术,好,好。”造船的部门领导看到文件,哈哈大笑。

造船业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也很庞大。

造船需要的钢铁各种材料,带动设计,冶炼,运输,加工,等等行业。

国内现在是优势在我,第一配套齐全。

造船业第一首要的就是配套齐全。

有人说历史上造船业从阿美转移到小本子,棒子,内地是人力成本。

这其实是一方面,三当家人力成本是不是更低,但是为什么造船业转移不了?

首先是配套,造船需要的技术一点也不低,船用发动机,船的螺旋桨加工,传动轴加工。

这是一整个体系。

当然人力成本也是一样的。

三当家自己维护船舶都能爆炸,造航母在海上磕头?

买的飞机修修就刷刷的落,谁还敢买他造的船?

造船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很多的技术工人。

这也不是一般国家有的。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人要勤劳。

让造船相关部门领导高兴的是,李松不但给技术,还要给订单。

当然造船还可以为后面造舰艇打下基础。

铁路部门的领导也是笑呵呵的,铁路现在本来就是发展重点,现在有了盾构机,修隧道更快更好了,而且可以把危险降低更低。

另外盾构机因为不需要爆破,所以对山体造成的破坏最小。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盾构机产量暂时没办法扩大,主要还是因为钱。

因为每一个盾构机都涉及一个大工程,因为盾构机是定制的产品。

比如某地要挖地铁,根据地质情况来定制。

某个铁路要挖隧道,也需要先有工程,后面才有盾构机。

铁路部门领导巴不得一起上一百个盾构机,但是工程要钱。

铁路部门领导心里琢磨:要不让李松他们投资?

毕竟李松投资高速公路,那么投资铁路也不是不可以……,当然这个要请示领导,铁路运营肯定没办法给外资入股,但是其他的配套可以。

“其他的不用说了,电力方面,我觉得李松的建议很好,我们的国情不同,所以发展方向也不一样。”主要领导看了看议。

“我也觉得李松说的很好,不过我们可以借鉴李松他们提供的技术,比如去年李松提供的火力,水力发电技术,对于我们的电力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加上五万吨的水压机,我们的发电设备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电力部门的领导深深吸了一口烟,然后说道。

“不过相关方面投资也很大,因为整个电力系统都面临着技术升级换代。”

“而且国内工业发展太快,电力缺口太大了。”电力部门领导开口说道。

现代工业,离不开电,国内从去年到今年,生产了多少工业产品。

别的不说,就李松出口的摩托车,生产摩托车需要的材料,设备,这些都需要电力。

“很多工厂现在不得不限产,优先保证出口,所以我们电力部门需要更多的投入。”电力部门的领导现在也发愁。

其实这个时候计划经济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资源可以向某个行业倾斜。

历史上西方只要彻底斩断内地的某种技术或者产品供给,那么内地很快就会拿出替代品。

最怕的是西方封锁不彻底,然后国内一帮人因为利益给西方充当马前卒。

西方甚至在国内扶持代理人,国内某些企业技术突破了,这些代理人的企业一下子就拿出了相同的产品,对国内企业进行打压。

当然这些代理人的企业本身也是外资。

所以从法律上来说,对这种根本没办法,因为别人不违法,当然能成为代理人,也是需要一定本事的。

当然在后来,很多人就开始觉醒了,国产哪怕差点,也要买国产,当然这个不是说必须要买,毕竟大部分人的钱都是辛苦挣来的,花自己的钱肯定是自己喜欢就好。

“这个以后再谈。”主要领导开口说道。

因为电力分火电,水电,核电,那么哪种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现在看水电好处多,可以蓄水,发电,防洪。

当然这只是现在看,等到水电站建好了,有些人为了保水发电,在降雨之前不放水,反而成为了灾难。

因为对于这些电站管理者来说,发电挣钱关系到自己的利益,至于谁洪水把谁淹了?又没淹自己。

水电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而且还要选择合适的地方,而且面临着输电的需求。

火电好处多,很多地方都可以建设,降低了输电的要求。

核电这个现在还好,等几年肥熊核电站出事情,全球才对核电安全表示担忧。

而且阿美在79年三里岛核电事故之后,几乎没有再修建新的核电站。

哪怕就这样,在几十年之后,核电站阿美也是数量第一,在25年还有94个反应堆,54个电站。

但是在25年这么多反应堆93%都是70——80年代建立的。

当然这也侧面证明了阿美工业的空心化。

“大家对这份文件有没有什么异议?”

“要是没有异议,那么我们就选择这几个方面的技术。”主要领导生怕还有人要吵,于是开口说道。

“没问题。”

“没问题。”

“领导,能不能问问李松,以前他说的要提供农药化肥之类的技术,什么时候可以给我们,我们的化肥技术,还有农药技术,还比较落后。”农业相关部门的领导眼巴巴的问道。

上次李松说过要在北疆开荒种地,顺带说了一起提供化肥,农药技术。

化肥,农药其实就是化工。

不同的工艺,产出比不一样,成本不一样,生产效率也不一样,当然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制剂,设备,技术工艺。

“嗯。”主要领导松了一口气。

“那就这么决定了,你们相关的部门回去赶紧准备。”主要领导开口说道。

一些部门领导离开了,还有一些来到了小会议室,大家又拿出一份文件。

这就是李松有关买麦道飞机的那一番话。

“货运物流?这成本得多高?”有人看到李松要买麦道的飞机做货运飞机。

“估计要不了多少吧?”另外有人开口说道。

飞机托运货物,成本非常的高,国内只是一些紧急的东西采用空运,而李松做物流运输,空运工业产品成本太高了。

“也许是芯片吧?”有人猜测。

李松搞航空物流,就是为以后的手机电脑等等做准备。

芯片出来之后,李松就搞手机,搞电脑等等。

到时候李松要在欧洲开拓市场,比如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但是核心要用自己的芯片。

扶持一些欧洲的电脑手机企业,甚至可以在欧洲生产芯片。

运送这些高科技产品,用飞机没毛病,毕竟一飞机的芯片价值多少了?

还有一飞机的手机,电脑,又价值多少,完全没问题。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应用,比如各种自动化模块,各种的加工设备,比如数控芯片。

因为手机电脑现阶段的市场,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而且那边国家单个国家小,很容易搞定。

国内市场也有,但是比较少。

毕竟国内现在的消费能力根本比不上西方。

抢占欧洲市场,也可以间接的抢夺了阿美的市场。

利用成本优势,直接干阿美,小本子。

“很有可能是这样!”

“李松他们的根基在西方,虽然没办法明面上支持,但是暗中支持还是没问题。”

“芯片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