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散席的未央阁》」(2/2)
「未央阁」永远为你留下一盏灯·为你指明前路的方向
巷口的风卷着灯笼的红影掠过,帝寒玄与帝弑姬站在老槐树下,望着远处渐渐散去的人群——有人拎着礼盒往家走,有人举着糖葫芦追逐嬉闹,像极了未央阁宴席散场时的模样。
帝寒玄的指尖划过树干上那道浅浅的刻痕,那是去年除夕时,他和她一起刻下的「未央」二字。此刻阳光落在上面,竟泛着与故事里因果罗盘相似的微光。
“故事有始有终。”他忽然开口,声音混着风里的鞭炮碎屑,“但有些话,总得说清楚。”
帝弑姬点头,抬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槐树叶,叶片的脉络像极了裂隙的地图:“就像未央阁的灯,从来不是为了把人留住。”
两人相视一笑,目光同时望向虚空,仿佛能穿透次元壁,看见每个曾为故事辗转的人。
“「未央阁」永远只是给各位迷途的愚者,留下一盏明灯。”帝寒玄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像老槐树的年轮在低语,“指明前方的路,驱散黑暗。”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帝弑姬的声音温柔却坚定,银蝶般的语调落在风里,“众人或许会离开,会走向各自的裂隙,会在新的故事里成为主角。”
她顿了顿,指尖凝聚起一点微光,在半空画出小小的灯笼:“但是你要是需要,只要回头喊一声,我们一定会来的。”
“无论是修裂隙时缺个帮手,”帝寒玄补充道,掌心腾起因果剑的虚影,又笑着散去,“还是包饺子时少双筷子。”
风突然静了,远处的喧嚣仿佛被按下暂停键。老槐树的枝桠轻轻晃动,像是在应和这句承诺。巷口的红灯笼明明灭灭,映着两人相携的身影,像幅永不褪色的画。
其实所谓「未央」,从来不是永不结束的热闹,而是知道无论走多远,总有个地方、一群人,在你需要时笑着说“我在”。
帝寒玄牵起帝弑姬的手,转身往家走。黑衬衫的衣角与月白长裙的裙摆相触,像极了故事开头那对初遇的仙魔。
“回家煮饺子吧。”
“嗯,加樱花醋。”
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尾时,老槐树上的银蝶突然振翅,在半空拼出一行字,转瞬即逝,却像烙印般刻在每个听见的人心里:
「路还长,灯亮着,我们,随时都在。」
关于魔帝与帝后的传奇故事完结了
消毒水味弥漫的病房里,七岁的小女孩正蜷缩在病床上,化疗留下的光头抵着玻璃窗,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床头的绘本翻开着,停在《永不散席的未央阁》那一页,帝寒玄与帝弑姬的剪影在光里相携而立。
忽然,护士轻轻推开门,手里的平板电脑上正播放着那段话——
“「未央阁」永远只是给各位迷途的愚者留下一盏明灯,指明前方的路,驱散黑暗。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众人或许会离开,但是你要是需要,我们一定会来的。”
女孩的睫毛颤了颤,看向屏幕里那双相握的手,又看了看自己打着吊针的小手。不知过了多久,她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绘本上的未央阁灯笼,小声说:“我也需要……灯。”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天台,刚失业的青年正望着楼下车水马龙,指缝间的烟燃到了尽头。手机推送的短视频里,传来帝弑姬清冽的声音:“但是你要是需要,我们一定会来的。”
他猛地抬头,看见屏幕上老槐树的枝桠间,红灯笼一串接着一串,像在给他指往下的路。烟蒂从指尖滑落,他忽然掏出手机,拨通了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电话:“喂,有空吗?想跟你聊聊……”
校园的角落里,被霸凌的少年正攥着衣角发抖,书包里的《永不散席的未央阁》露出一角。同桌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抄着那段话,字迹歪扭却用力:“我奶奶说,灯亮着,就有希望。”少年抬头,看见同桌眼里的光,突然没那么害怕了。
这些话像蒲公英的种子,落在无数迷茫的角落——
在抑郁症患者的日记本里,它成了夹在页间的书签;在仇恨者紧握的拳头上,它化作松开的指缝;在绝症孩童的枕边,它是每晚睡前必听的安眠曲。
有人把它刻在轮椅的扶手上,有人把它绣在化疗服的衣角,有人在心理诊室的白墙上,用便签贴出整面“未央墙”。
多年后,当年的小女孩成了儿科护士,给每个住院的孩子读《永不散席的未央阁》;失业的青年开了家心理咨询室,门牌上写着“灯亮着”;被霸凌的少年成了老师,在班会课上讲未央阁的故事。
那段话渐渐成了流传在人间的暗号,当有人说“我需要”,总会有人接“我在”。就像帝寒玄与帝弑姬说的那样,它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是一句温柔的承诺,却能在黑暗里,点亮千万盏灯。
因为最好的话语,从来不是治愈所有伤痛,而是让每个迷途的人知道:你不是孤单一人,总有人带着灯,在找你。
口口声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