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595章 三辞三让!朱标继位

第595章 三辞三让!朱标继位(2/2)

目录

他只是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这位岳丈大人:“此事,岳父同娘子她们商量过了没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老爷们之间的事,何须跟他这女儿家商量?

我跟你岳母都已经说好了的,这件事就这么着。”

徐达直接定下了此事,看上去特别有底气。

陆羽听了微微一笑,竖起一个大拇指:“不愧是岳父大人,小婿佩服万分。待到稍后回到府中,将此事跟娘子诉说一番,想必娘子一定会佩服岳父大人万分的。”

“那倒是不用了,直接说是他娘亲开的口。

毕竟之前的选秀仪式也对不起人家汤家姑娘,正好借着这件事情做个顺水人情嘛。

反正一举三得,也委屈不了姑爷你,你还占了一个大便宜。”

徐达拍了拍陆羽的肩膀。

陆羽心想,如果可以的话。

他都宁愿不要这么一个大便宜。

从大明军校的仪式上跟旁边的老岳父分开,陆羽看向面前的一众国公们:“此事便由定远侯王弼、江夏侯周德兴二人负责。”

陆羽开了这金口,一众国公们忙忙答应下来。

而在这大明军校之内,刚才一直竖着耳朵听着的一众侯爵,顿时将目光齐齐看向了王弼和周德兴两人。

两人更是大喜过望,原以为自那南征一行之后,陆羽早把他们二人给忘得精光,没成想,先生心里面还有着他们。

两人顿时感激涕零,一个个从队伍里走出,拱手抱拳,武将的悍勇之风扑面而来,大声喊道:“定会让先生心满意足。我大明军校这次军演,定会继续展我大明国威,绝不会给先生丢脸的。”

“好好去做。”

对于这两人的脾气秉性,陆羽早有了解,二人都是性情沉稳之辈,所以陆羽才能够放心得下。

与其交给旁人,反倒不如交给熟人。

不会出事的。

“现在,诸位国公们可以放我走了吗?”

陆羽可不想在这大明军校之内继续多待了。

其他国公们自然满口答应,不过,徐达却依旧摇头。

‘长辈’两个字便能够胜过一切。

“在大明军校用过一顿午膳再去也不迟,耽搁不了你多长时间。”

徐达开口道。

陆羽也就只能接受下来,还是那句话,长辈的面子总不可能不给的。

“好,那成。”

陆羽微微答应。

随后来到这大明军校的食堂,不过并非是在一楼的食堂,而是在二楼的食堂之内。

荤菜、素菜也算是搭配得当,膳食也算是营养丰富、齐全。

陆羽美滋滋地吃了一顿,随后又在大明军校之内小憩了一下。

醒来之后,这大明军校的门总算是开了,陆羽也成功离开,上了马车。

回身看着这大明军校的大门,陆羽心里默默发誓。

以后再也不来了,每来一次都要被坑一次。

而大明军校这边的事刚一定下。

私事上,信国公汤和可算是满怀喜悦。

下午时分。

顾不得在这大明军校之内多待,便已回了他的信国公府,将此消息告知给了夫人还有女儿:“如今为父可算是为你筹谋来了这上好的姻缘。日后记得嫁入陆家之后,虽说不需伏低做小,但也不可仗着是信国公府的出身便肆意妄为。”

“陆羽此人对女子极为宽厚,可这并不是你们这些女儿家可以越发张狂的本钱。”

“明白了没?”

女儿家即将出嫁,作为父亲,信国公汤和终归是要说上几句中听的话,若是不说,这女儿家又怎么能够记得住。

“女儿明白的,父亲。”

汤玉含羞带怯,面若桃花,心头的小鹿砰砰直跳,开心得很。

旁边的老妇人见了,也是满脸笑意。

之前随着选秀落选,家里面还为此吵了好大一回架,如今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还是老爷有本事。”

“那是,也不看看,我可是当今堂堂的信国公。他陆羽一个晚辈,能不给我这个长辈面子吗?”

汤和毫不掩饰地大声开口。

母女二人见了,眼底间尽是浮现出笑意来。

很快,大明军校也要参与这登基大典的仪式传到了礼部之内。

礼部尚书马君则面对着面前的众多属下,踌躇不语,面目极为复杂,也大概能够明白他们的心理路程。

如今礼部将近有三分之一已是实学官员,而大明军校也是实学之举,如今左右手互搏,自己人打自己人,这显然不是他们愿意见到的情况。

可若是直接把这登基之功让出去一半。

他们又不太甘心,这可是大涨资历的关键时期。

“尚书大人,这事,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如今圣上都已经下旨了,难道我们还能拂了圣上的颜面吗?而且之前在开春大典,大明军校军演一事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再由《大明日报》一出,百姓还有朝堂上的众臣,包括陛下、太子殿下皆都应允,我们礼部也就只能够奉命行事。”

“恐怕日后这朝堂之上。他们这些武将怕是又要上蹿下跳了。”

“应该不太可能,毕竟如今可是实学当道,终究还是需要我们闻人治国的,这是他们武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本质。”

随着礼部其中一位官员开口如此见解,这一众礼部官员才就此安心。

任何一朝的武将之所以会没落,可并非真的只是文武之争,而是帝王天子的刻意之举。

闻人治国,就算权力大到天上去,也无非是手中的权势;而武将若权力大到天上去,那便是要造反。

宋朝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一事,这让后世王朝的众多帝王天子心生嫌隙,这才是真正的武将没落之因。

可不是实学来了便能够改变的。

很快,奉天殿之上的群臣百官皆都通晓此事,心里面也明白,不过也就只是这些武将勋贵一派的垂死挣扎。

所以也便成全了他们,并未闹出太大的风波。

然后。

在这奉天殿上,三辞三让的戏码徐徐展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