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朱元璋4 李善长,刘伯温(2/2)
“继李善长这样的态度后,有人又告发李善长说:“将军蓝玉俘获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绩,李善长却匿而不报。””
“于是,御史竞相上奏弹劾李善长。而李善长的奴仆卢仲谦等,也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互相贿赠,经常说悄悄话。”
“这些证言显示,李善长虽是皇亲国戚,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
“最后的结果呢,就是太祖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李善长之子李祺因为娶了公主免于一死,与公主被迁徙至江浦,过了一段时间后死去。李祺之子李芳、李茂,因公主之恩未被牵累判罪。李芳任留守中卫指挥,李茂任旗手卫镇抚,但被取消世袭韩国公的权利。”
看到这个,那些官员们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果然是不出所料。
“还有个很好玩的点,李善长死后第二年,有人上了这么一封奏折,主要意思就是,李善长这个事不对劲,
里面说第一李善长跟朱元璋一路上是出生入死,他是忠心的,第二李善长自己就是开国功臣,十分显贵,儿子也娶了公主,亲戚也拜官,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如果他自己谋反,或许可能,但说他帮别人谋反就荒谬,因为就算是参与谋反后成功,也差不多就是第一功臣,娶公主,封妻荫子,跟现在也没啥区别。”
“而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这封奏折责罚上奏折的人。”
“依朕看,这朱元璋不见得看不明白李善长并没有参与谋反。”刘邦说。
他觉得李善长这个态度确实是不对,但话说回来,他也不是切实谋反的人,没达到非死不可的地步,这个时候若是皇帝想的话,给他判个抄家后流放边疆,也不是不行。可最后朱元璋却判了这么个结局,而之后有人上奏折这么说这件事的时候朱元璋这个脾气这么不好的杀胚却又没因为这事重罚上书的官员,就很好品。
“李善长说完了,再说说朱元璋手下的其他文臣。”
“说起明初乱世的文臣谋士啊,最厉害,能力最强的或许没个定论,但若说这段时间里被后世吹得最神的,一定是刘伯温。”
“刘伯温这个人,有一说一,他在历史上是朱元璋手下的谋士,在朱元璋这一路上也是立下不少功劳,朱元璋赞他是“吾之子房”,可见他的功劳。”
“但在后世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的说法。他们两个人都是在戏剧小说里被神化的人。”
“比如说,《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奇门遁甲,无一不精,甚至在赤壁之战时,其余都已经齐备,却少了东风相助,无法实行火攻,也是诸葛亮一顿做法,借来的东风。”
“而刘伯温呢,在各种戏剧各种传说里,什么斩龙脉,定乾坤,他都能做,几乎就没有什么事他不会的。”
天幕下不少人还挺信这些神神鬼鬼的,看到这个也是一顿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