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朱元璋4 李善长,刘伯温(1/2)
“朱元璋手下还有一个名叫李善长的文臣。”
“他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听这个也知道李善长是个什么类型的人才了。”
“萧何月下追韩信,李善长也善于调护诸将、因才施用。”
“萧何是在刘邦还在沛县的时候就跟着刘邦了,一路上给刘邦管着后勤,给他供粮供兵,立下不少功劳,在刘邦登上帝位后萧何就成了大汉的丞相,在秦律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九章律》,为汉初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李善长也是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在朱元璋称帝后又拜为右相,他组织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监修了《元史》,进爵韩国公,为六公之首,位极人臣。”
“可惜,这两个人的结局却是不同。”
“讲真的,在明哲保身这点上,李善长确实是差了萧何一截。”
“萧何早早看出来,刘邦称帝后一定会把屠刀对准他们这些功臣,于是自污自己贪财来自保,好在最后他的结局还算好,没有被皇帝清算,算是蛮好的。”
“但李善长不是。他没躲过洪武大逃杀。他跟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牵扯上了。”
“他在胡惟庸谋反之前跟胡惟庸还是很亲近的,这点在虞部郎中王国用上奏的奏折里能看出来,他们俩是“儿女亲戚”。”
“别的就不看了,就看胡惟庸企图谋反时安排人去劝说李善长也加入的时候李善长是什么反应。”
“朱元璋下令将李存义父子逮捕审讯,他们的供词上是这么说的:“胡惟庸企图谋反,派李存义暗地里劝说李善长。李善长惊叱道‘:你这么说到底为了什么?你们一定要慎重,否则九族都要被灭。’
不久,又派李善长的老友杨文裕去劝他说:‘事成之后,当以淮西之地封你为王。’李善长惊骇不已,仍不同意,却又颇为心动。
胡惟庸于是亲自去劝说李善长,仍然不同意。过了一段时间后,胡惟庸又派李存义去劝说,李善长叹道:‘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
天幕下不少臣子都被李善长这一行为弄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按常理来说的话,谋反这种事,最好的态度是要么就参与,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要么就严辞拒绝后向皇帝举报,李善长这样的态度是最不合适的。
要是他真的参与谋反被皇帝清理也就算了,可看起来他也没坚定的站队到谋反党派去,但他这样的态度,要么是回头皇帝处理完叛乱,这样态度模糊的臣子也捞不着好,要么是叛乱成功,他也基本捞不着好处,看这个样子李善长应该是被清理了。
而如萧何,张良,那样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或者卫青,霍光那样谨慎稳重的人,看到李善长这样的行为,都是倒抽一口冷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