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池中之物(1/2)
船行顺着河道蜿蜒,白日里看两岸芦苇荡随风起伏,夜里就泊在僻静水湾,就着星光啃几口干粮。
郑轩起初还觉得新鲜,追着水面的鱼群跑,几日下来也乏了,多半时候窝在林氏怀里睡,倒让夫妻俩少了些牵累。
这般风餐露宿走了数日,直到某日清晨,远远望见河道尽头立着青灰色的城墙,城楼上“诗梳风”三个大字隐约可见,船家才扬声喊。
“到地方了!”
郑信抱着郑轩立在船头,看那城墙虽不算巍峨,墙垛却修得齐整,城门处有兵卒值守,往来行人按序查验,竟无半分混乱。
他微微蹙眉,原以为此地该是兵荒马乱的模样,没成想这般井然。
刚下船,就见一人快步迎上来,一身军装熨帖,脸上带着爽朗笑意。
“郑兄,可算把你盼来了!”正是张煌。
郑信忙将郑轩递到林氏怀里,拱手见礼。
“张将军!”
张煌摆摆手,引着他们往城里走,边走边笑。
“叫我老张便好。诗梳风这地界,清军刚修了城墙,又调了官吏整饬秩序,商户敢开门了,百姓也敢上街了,倒比从前热闹不少。”
郑信目光扫过街边——铺子里掌柜正笑着招呼客人,巷口有孩童追跑嬉闹,连墙角的流民都得了粥棚施济,确实比暹罗统治时那副萧索模样好上太多,心里惊讶更甚,对大清的治理又多了几分认知。
到了城府衙门,屏退左右后,张煌才正色坐下,从案上取过一份文书。
“郑兄,不瞒你说,你能来此,可不是我一人的意思。”他推过文书,“前些日子皇上传了旨意,里头特意提了你的名字——说你在暹罗领兵时,以少胜多守过要塞,又懂安抚部众,是难得的将才。”
郑信拿起文书,指尖触到“郑信”二字时微微一顿,心头涌上些复杂滋味——他从未与大清有过交集,没想过远在京城的皇帝竟知晓他,连过往战绩都清楚。
“皇上还说,”张煌继续道,“若你愿意归顺,便授予第43师副师长之职。这职位本是陈西山兄的,他前些日子阵亡了,正好空缺。
往后你若立了功,提拔为师长也不是难事。”
“副师长?”郑信抬眼,是真有些震惊,他原以为能得个安稳容身之处已是幸事,没想过能授这般实职。
张煌这安排,既给了他体面,也给了他施展能力的余地,确实让他颇为满意。
林氏在一旁听着,悄悄松了口气,看郑信眼中虽有惊讶,却无抵触,便知这事多半成了。
郑信将文书仔细叠好,起身对着北方拱手,又转向张煌。
“皇上恩重,张兄抬爱。郑信愿归顺大清,往后定当尽力,不负所托。”
张煌见状笑起来,起身拍了拍他的肩。
“好!有郑兄这话,我就放心了。明日我便带你去营中见将士,往后咱们就是同僚了!”
次日天刚破晓,张煌便带着郑信往城西军营去。
刚近营区,就听见整齐的呼号声穿透晨雾。
校场上,清军将士列着方正队列操练,踢正步时靴底砸在地上,竟踏出统一的重响,连扬起的尘土都顺着队列方向飘,不见半分散乱。
郑信下意识攥紧了腰间佩刀,从前在暹罗领兵,他麾下将士操练时总爱偷懒凑数,队列松散如散沙,哪见过这般连呼吸节奏都近乎一致的军阵?
正怔愣间,张煌已引着他绕过校场,眼前景象让他彻底驻足。
只见一片开阔空地上,数十门火炮如列阵的巨兽般整齐排列,黑黝黝的炮口朝向前方,炮身擦得锃亮,阳光落在上面泛着冷硬的光。
更远处的棚下,数排火炮被帆布半掩,望过去竟看不到尽头,连炮轮上的铜钉都透着精致。
“这是大清的重型火枪,”张煌走上前,指尖轻触炮身,“每门炮都配了测准兵,三炮齐发时,落点偏差超不过一丈。”
郑信蹲下身,指尖抚过炮尾细密的瞄准刻度——这比暹罗军中那些粗制滥造的铁炮精良数倍,连炮膛内壁都打磨得光滑无比。
他想起此前与清军对阵的场景,对方一轮火炮齐射,就将他苦心布下的木栅防线炸得粉碎,双方军备差得太远。
“怪不得……”郑信低声呢喃,语气里有释然,也有几分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