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韩牧向辛弃疾打听韩家后人(2/2)
陆游说完,有些好奇地看向韩牧:“小友,你为何独独问起这蕲王宅?可是想起了什么旧事?”
韩牧默然片刻,目光再次掠过那沉寂的府门,缓缓开口道:“不瞒三位先生,说起来……贫道说起来,也算是蕲王之后。”
“什么?”此言一出,辛弃疾、陆游、杨万里三人皆是一惊,脸上同时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蕲王韩世忠的赫赫功勋与威名,他们自是如雷贯耳,但其直系后裔的情况,外界所知确实不多。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横空出世、道法高深、又立下护国大功的年轻国师,竟身负如此将门血脉!
杨万里急问道:“韩小友,你此话当真?你竟是韩忠武之后?”
韩牧点了点头,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追忆的苍凉:“应是不假。此事关乎身世性命,晚辈亦不敢妄言。我尚在襁褓之中时,家中便遭巨变。金人忌惮韩家,派江湖高手追杀,欲斩草除根。是一位年长我十五岁的族中姐姐,名唤韩灵儿,拼死护着我,一路血战,逃出临安,向北奔逃,直至终南山下的一处偏僻村落,方得暂歇。”
“彼时灵儿姐姐已经不敌贼人,幸得我师兄重阳真人从大理归来,途经该地,出手救下。师兄怜我身世,又见我根骨奇佳,便将我带回重阳宫抚养,授我武艺道法。自此,我便在终南山上出家,成了道士。”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诉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往事,但其中蕴含的惊险、惨烈与艰辛,却让辛弃疾、陆游、杨万里这三位数经风浪的老臣都听得心神震动,仿佛看到一幅血雨腥风、忠仆护主、真人救难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竟是如此……”辛弃疾长叹一声,声音沉重,“金贼可恶,竟行此卑劣之举!若非王真人恰逢其会,我大宋岂非又要痛失一位栋梁之材,韩忠武一脉亦将断绝?万幸!真是万幸!”
陆游亦是唏嘘不已:“颠沛流离,死里逃生,终南学艺,乃有今日。韩小友你这番经历,堪称传奇,令人慨叹造化之奇,天道之公!”
杨万里抚掌道:“想必韩忠武在天之灵,若知有后如此,必当欣慰无比!韩小友你虽出家为道,然此番下山,屡立奇功,匡扶社稷,正是继承先祖遗志,光大门楣!”
韩牧微微摇头:“贫道不敢当三位先生如此盛赞。只是身为韩氏子孙,见先祖旧宅如此荒芜,心中难免感触。虽已出家,亦想寻根问祖,认祖归宗,以安先人之灵。只是不知,如今临安韩家,可还有直系后人在?”
辛弃疾闻言,面色凝重起来,认真思索良久,方道:“自我回朝,似乎确未听闻蕲王直系近支仍有在朝中担任要职者。或许有旁支散落民间,亦或迁往他处……此事关乎宗族谱系,需得仔细查访。牧之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明日我便遣人去宗正寺及相关府衙仔细查问,定要为你寻个明白。”
韩牧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拱手郑重道:“如此,有劳辛老费心了。韩牧先行谢过。”
“份内之事,何须言谢。”辛弃疾摆手道,“能助韩小友认祖归宗,亦是辛某之荣。”
夜色更深,月光洒在湖面上,碎银般跳动。四人一时无言,皆望着那沉默的蕲王府旧宅,心中各有感慨。英雄功业,世家浮沉,朝代兴替,个人命运,尽数交织在这片静谧的夜色与湖水之中。
良久,陆游轻声道:“往事已矣,来者可追。小友既归,韩门有后,便是最大的幸事。”
杨万里亦点头:“正是此理。走吧,夜色正好,你我四人,沿这西湖再走走。”
于是,四人不再言语,默契地继续沿着湖畔小路,踏着月色,缓缓向前行去。
身后的蕲王旧宅,依旧沉默地矗立在黑暗中,仿佛一个古老的注脚,见证着一段刚刚被重新提起的往事。
湖水轻轻拍岸,声音细微而持久,如同历史绵长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