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韩牧向辛弃疾打听韩家后人(1/2)
夜色已深,丰乐楼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韩牧与辛弃疾、杨万里、陆游四人并肩而行,沿着湖畔道路缓步向前。
三人酒意微醺,谈兴却更浓。夜风自西湖水面拂来,带着湿润的水汽和莲叶的清香,驱散了夏夜的些许闷热。
陆游与杨万里走在稍前,正低声探讨着近日所得的诗句。
陆游吟出“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闲适,杨万里则对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两位诗坛巨擘在月色下细品文字之妙,不时发出会心的轻笑。
韩牧与辛弃疾稍落后半步。辛弃疾正谈及一些军中趣事,豪迈的笑声在寂静的夜空中传出很远。韩牧含笑听着,目光随意地扫过湖畔那些影影绰绰的亭台楼阁。
忽然,他的目光被前方不远处的一处巨大宅邸吸引了过去。
那宅院规模极大,依湖而建,占地面积极广,高墙深院,隐约可见院内亭台楼阁的轮廓,可以想见其昔日的鼎盛与风光。然而,在清冷的月光下,这宅院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破败之气。
朱漆大门颜色黯淡,甚至有些剥落,门前的石狮也蒙着一层灰暗,檐角蛛网暗结,院墙内草木似乎也无人修剪,显得有些杂乱荒芜。与周围其他一些维护得当、灯火依稀的宅邸相比,它像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巨人,沉默而落寞地矗立在西湖之畔。
能在此等风水宝地拥有如此规模的府邸,其旧主绝非寻常人物。
韩牧心中生出几分好奇,不由停下脚步,指着那宅院问道:“辛老,你久在临安,可知前方那处宅邸,昔日是哪位贵人的府第?瞧这气象,当年必是极显赫之家,如今怎地如此……寥落?”
辛弃疾闻言,也收住话头,顺着韩牧所指望去。他眯着眼,借着月光仔细打量了一下那宅院所处的具体方位,又看了看那虽显破败却依旧能窥见几分不凡格局的宅门,沉吟片刻,忽地恍然:“哦,此处啊……若我所记不差,这应是昔日的蕲王府。”
“蕲王?”韩牧心中猛地一动。这个封号他并不陌生——中兴四将之一,抗金名将韩世忠!
他再次凝目细看,夜色朦胧,加之此次是从正门方向观看,与他之前几次在湖上远眺的角度不同,故而未能在第一时间认出。此刻经辛弃疾点破,那宅院的轮廓渐渐与他记忆中的影像重合起来。
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悄然涌上心头。韩世忠,说起来,正是他这具身躯的先祖父。尽管灵魂来自异世,但这血脉的联系以及承袭的记忆,却让他对这个名字有着天然的亲近与敬仰。
想不到,不过短短五十载光阴,一代名将身后的府邸,竟已荒凉至此。
韩家后人,竟连这祖宅也未能守住,其中沧桑,令人唏嘘。真可谓“眼看起高楼,眼看楼塌了”,英雄身后,亦难免家道中落。
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怅惘:“原来是蕲王旧宅……确是赫赫威名,可惜了。却不知,如今这宅院是何人居住?”他想着,纵然韩家后人无力维持,若能租售于其他显贵,或许也不至于如此破败。
辛弃疾捻须思索,摇了摇头:“这……我倒不甚清楚了。自我回朝任职以来,似乎从未见此处有何人进出,像是空置已久。”
这时,在前方谈论诗词的陆游和杨万里也注意到两人的对话,走了过来。
陆游听得问题,接口道:“稼轩老弟不知亦是常情。老夫倒是记得,约莫五年前,居住于此的,似是先帝一位贵妃的娘家人。后来那贵妃失宠,其家族亦受牵连,这宅邸便被朝廷收了回去。”
“算起来,空置于此,怕已有四五年光景了。因这是御赐的官宅,产权属公,不得私自买卖,朝廷又一直未曾将其另行赏赐出去,故而便一直这么空着,无人打理,日渐荒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