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 第675章 带着赵扩回天山绝境

第675章 带着赵扩回天山绝境(2/2)

目录

临安城头,大宋枢密使辛弃疾凭栏远眺,那双饱经风霜却依旧锐利的眼睛,紧紧盯着叛军大营的混乱景象。那无数慌乱移动的火光,以及隐隐传来的鼎沸人声,让他瞬间做出了判断。

“听到了吗,叛军大营中传出阵阵恐慌声,看来,韩小友定然是成功了!”辛弃疾胸中一块大石落地,豪气顿生,他猛地转身,声音沉凝而充满力量:“殿帅董夫戈!马帅徐彬文!”

“末将在!”殿帅董夫戈与马帅徐彬文踏前一步,甲胄铿锵。

“你两人速率殿前司、马军司禁军主力出城,包围叛军大营!记住,围而不歼,以威慑为主,非不得已,不可妄动刀兵,更不可滥杀一人!他们都是我大宋的军人,此次只是被逆贼裹挟!”辛弃疾命令道,目光如电。

“得令!”

很快,临安城门在沉重的嘎吱声中缓缓洞开。

早已集结待命的数万禁军精锐,如同决堤的洪流,无声却迅猛地涌出城门,在各级将官的率领下,分成数股,以娴熟的战术动作,快速向叛军大营两翼包抄合围。铁甲寒光映照着火把,形成一片移动的金属森林,肃杀之气弥漫四野。

叛军大营内的混乱更甚。有人试图组织抵抗,三五个职位较高的副将勉强收拢了数千人马,鼓噪着想要冲出营寨,但刚到大营边缘,便被眼前严整的军阵骇得止步。

只见营外火光冲天,枪戟如林,无数黑压压的禁军士兵已然列成坚实的包围圈,弓上弦,刀出鞘,冰冷的杀气几乎让空气凝固。

殿前司的精锐步兵结阵于前,马军司的骑兵游弋于两翼,已然将他们所有退路彻底锁死。

就在叛军将士心生绝望之际,包围圈忽然裂开一道缝隙。

只见一员老将,未戴头盔,花白须发在夜风中飘动,身披玄甲,单骑策马,缓缓而出。他来到两军阵前,目光扫过惊慌的叛军,运足中气,声音如同洪钟,响彻夜空:

“营内将士听着!我乃大宋枢密使辛弃疾!”

这个名字本身便带着一种无形的威慑与信服力。

“此次兵变,罪在李近功、何从良二逆贼!如今二贼已然伏诛,授首于叛军大营内!”辛弃疾的声音清晰传入每一个叛军士卒耳中?

“陛下仁德,念尔等皆受蒙蔽裹挟,并非本心作乱!此刻放下兵器,走出营门归降,老夫以枢密使之职担保,所有士卒将官,一律既往不咎!尔等仍是我大宋禁军一员!”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峻,指向四周严阵以待的大军:“如今局势明朗,尔等已无路可退,负隅顽抗,唯有死路一条!是求生还是求死,就在尔等一念之间!速速决断!”

营内的叛军们面面相觑,主将已死,大军围困,退路已绝,更何况出面劝降的是素有名望、重诺守信的辛枢密。那刚刚鼓噪起来的些许抵抗意志,瞬间冰消瓦解。

那几名还想拼死一搏的副将,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绝望与妥协。他们长叹一声,率先扔下手中兵器,翻身下马,朝着辛弃疾的方向深深俯身拜下。

“末将等糊涂!受奸人蒙蔽,犯下大错!谢枢密使大人恩典,给我等一条生路!我等……愿降!”

有人带头,其余士卒再无犹豫,如同潮水般纷纷丢弃武器,跪地请降。

叮叮当当的兵器落地声不绝于耳。一场足以倾覆大宋王朝的大叛乱,竟就在这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内,以这样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尘埃落定。

辛弃疾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降兵,心中亦是松了一口气,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保全这数万士卒性命,实乃大幸。他立刻下令接收降兵,清点营盘,安抚人心。

待一切初步稳定,辛弃疾立刻唤来殿帅董夫戈,面色凝重地吩咐道:“董帅,叛乱虽平,然官家与韩公踪迹未见。你即刻率领一队精干骑兵,以最快速度前往城外别院及周边区域搜寻,务必找到陛下与韩公下落!有任何消息,立刻来报!”

“末将遵命!”董夫戈抱拳领命,点起一队轻骑,风一般冲出大营,融入沉沉的夜色之中,开始了焦急的寻找。

而此刻的九天之上,韩牧与赵扩早已远离临安千里之外,正飞向那片渺远而纯净的雪山绝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