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503章 西域发展会议

第503章 西域发展会议(2/2)

目录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尤其要注意,适龄男女的婚配问题,必须解决。中原迁来的单身士卒,优先与本地女子婚配;部族中的单身男女,由官府牵线,彩礼、嫁妆由官仓补贴一半。”

这话让堂下一片哗然,随即又转为兴奋。一些部落将领官员低声议论:“娶婆姨还能领补贴,这好事哪儿找去!”

薛玖听见了,却没打断,只是补充道:“婚配后,按户划分土地和房屋——男子年满十八,分二十亩地、一间房;女子出嫁,随夫家分地,若丈夫是士卒,额外多给十亩军功田。”

“诺!”众人齐声应和,声音比之前响亮了不少。谁都明白,户籍定了,土地有了,家就稳了,西域才能真正太平。

西域的稳定,离不开军队的支持。薛玖看向军中将领:“今年征战的军队,如今要分两类处置——最精锐的六万人,保留军籍,驻守边境和重要城镇;其余的人,全部解甲归农,从牧民转为农户。”

这话一出,军中将领们却没反对。他们清楚,西域不可能一直养着接近三十万大军,而且不少人常年征战,早已疲惫,能解甲归农,有自己的土地和家,是求之不得的事。

“解甲的士兵,按功劳分地。”薛玖继续说道,“立过战功的,多给十到五十亩军功田;普通士兵,分二十亩地,再给一头耕牛或者那匹。另外,官府会组织他们学习耕种,中原老农会专门指导。”

郭孝恪起身抱拳道:“都护,部落士兵多擅长骑马放牧,即便有人教导,种地怕是难……”

“不难。”薛玖笑着摇头,“以前贺兰州的突厥农户,不也学会了种小麦?再说,他们可以先从种棉花、养牛羊入手,慢慢过渡到种地。官府不会强求,只看他们愿意做什么。”

这话让郭孝恪放下心来。他知道薛玖不会搞“一刀切”,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样士兵们才愿意转型,也方便安置。

除了士兵转型,军民互助也是关键。薛玖规定,春耕、秋收时,军队要协助农户耕种、收割;农户则要给军队提供粮食和蔬菜,按市价结算。

“西域要稳,不能靠中原人压着部族,也不能靠部族排斥中原人。”薛玖的目光扫过堂下,“只有大家一起种地、一起织布、一起过日子,才能真正成为一家人。”

最后,薛玖谈及吏治与民生,语气再次严肃起来:“今年清理了西域的旧官、豪强、地痞流氓,但是要防止死灰复燃。各地官员要严查,若有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的,不管是中原人还是部族首领,一律押往长安问罪。”

他看向负责监察的官员:“你部要派人巡查各州县,每月上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别等小问题酿成大麻烦。”

“诺!”监察官员连忙应下。

在民生方面,薛玖也做了细致安排:各州县建学堂,招收适龄儿童,中原的先生教汉字、汉语;建医馆,从中原调派郎中,道士,免费给百姓看病,还组织一些人种植药材;建集市,每月初一、十五开市,允许百姓自由贸易,严禁豪强垄断市场。

“百姓要的,无非是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医看。”薛玖的声音柔和了些,“咱们把这些事做好了,西域自然就稳了。明年辛苦一年,下半年大家就能看到成效——到时候,百姓有粮,军队有饷,西域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战乱不休。”

堂下官员们纷纷点头,眼神里没了之前的疑虑,多了几分坚定。他们知道,薛玖的计划虽然繁琐,却处处透着务实,只要按部就班执行,西域必定能迎来太平,以后这片土地,将成为大唐的稳定领土。

散会时,夜色已深,寒风依旧呼啸,却没人觉得冷。执失思力带着突厥部将去安排牧人,阿史那明去督促户籍登记,负责工程的官员去筹备水渠建设,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目标。

薛玖站在衙堂门口,望着龟兹城的灯火,心里清楚,治理西域比打下西域更难,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总能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