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 第391章

第391章(2/2)

目录

黜退?

开什么玩笑。

难不成真能把这么多功臣之后、皇亲国戚全都革退回家?

龙椅上的萧云舒接过内侍转呈的奏本,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哦?竟有此事?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一位与镇国公府交好的武将率先出列,瓮声瓮气地道:“陛下,少年人贪玩些也是常情。国子监课业枯燥,些许懈怠也是有的。祭酒大人未免过于严苛了,些许小过,训诫一番便是,何至于动辄黜退?寒了功臣之心啊!”

另一位文官也附和道:“是啊陛下,法理不外乎人情。如此多数量的监生若一并黜退,恐国子监为之一空,传扬出去,于朝廷颜面有损,亦恐让天下士子以为朝廷不恤勋贵之后。还请陛下圣裁,予以宽宥。”

几位皇亲也纷纷表态,言语间皆是为自家子侄开脱,认为谢清风小题大做,不通人情。

场面似乎又陷入了以往的循环:祭酒参奏——勋贵求情——陛下和稀泥——最后不了了之。

就在所有勋贵大臣都以为谢清风会像以往的御史学官一样,参奏完毕等待陛下几句不痛不痒的“朕知道了,着国子监严加管束”之类的套话,然后此事便轻轻揭过时,谢清风却并未退回班列。

他再次躬身,声音清越,竟在庄严肃穆的大朝会上,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话:“陛下,臣近日目睹监内顽风,心有所感,夜不能寐,遂作得一篇陋文,不知可否在此诵读,请陛下与诸位同僚品评?”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愣。

作文?在朝会上念文章?这谢清风是气糊涂了,还是想转移话题?这唱的是哪一出?

龙椅上的皇帝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但略一沉吟,还是微微颔首:“准。”

只见谢清风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个薄薄的小本子。

展开,深吸一口气,他开始朗声诵读起来:

“《斥纨绔子》”

他甫一念出题目,那些勋贵大臣们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紧接着,他念道:“勋爵何巍巍,纨绔满京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莫道父祖功,可庇子孙瑕。可知寒窗士,苦读盼云霞......”

谢清风边念,边在心里道歉,对不住了杜甫诗圣,我也是没招了才借用您的诗句,学生文采有限,实在是作不出能与您那句话相媲美的句子。

诗句铿锵,字字如钉,毫不留情地钉穿了荫监生们依仗父祖、荒嬉度日、辜负皇恩的丑态。

尤其是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鲜明,辛辣无比,直接将个人的品行不端上升到了辜负皇帝恩典的高度。

刚开始听了前面那句勋贵还带着几分轻蔑和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篇酸腐文人的牢骚之作。但听着听着,他们的脸色开始变了。

青一下,白一下。

他们都是读书人出身,不说是什么大文豪,至少都通晓文墨,立刻就能听出,这开篇之诗,言辞犀利,对仗工整,气韵沉郁顿挫,其文学功底和喷薄而出的愤慨之情,已然跃然纸上,绝对是上乘之作,足以流传!

而这样的千古佳文,竟然是用来骂他们儿子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