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 第275章

第275章(1/2)

目录

家中田地尚可勉强能糊口的农户们不愿意试种这新粮种,他们并非不相信高产的可能,而是输不起。一次错误的种植决定,可能就意味着接下来一整年的饥荒和债务。官府的承诺,在沉重的生存压力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于是田间便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象:官府大力推广,一部分人积极响应,而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保守的观望。田野里既有按照新法精心栽种红薯的田垄,也有依旧播种着传统作物的土地。

不过圣元朝还有一个地方,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听到是能亩产千斤的新粮种,地百姓便会争相涌向官府门前排队申领,人人都攥着劲唯恐落了后抢不到这能让自家粮仓满溢的好东西。

临平府。

晨光刚漫过临平府衙门前的石狮子,府前街就已排起了蜿蜒如长龙的队伍。

队伍从衙门口的石阶下开始,顺着水泥路绕了半条街,连街角卖早点的摊子旁都挤满了拎着布口袋揣着瓦罐的百姓。

人天不亮就带着小板凳来占位置,互相挨着肩膀往前挪,手里紧紧攥着写有家宅人口的纸片,生怕轮到自己时粮种不够。根本无需官府多费唇舌动员,百姓们自发争先恐后地涌向府衙。

还有孩童被大人架在肩头,小脑袋探来探去,好奇地望着衙门口那袋挂着红绸的新粮种,脆生生地问:“阿爹,这就是谢大人种出的谷子吗?真能让咱家仓里装不下?”

“是啊是啊!”

“谢大人种出的好粮种啊!”

“别挤别挤!排队!都排队!”

“哎哟!谁踩我脚了!”

“官爷!官爷!先给我登记!我家地好!我保证种好!”

“凭什么你先!我天没亮就来了!”

队伍里的议论声没断过但却没半分焦躁,反倒满是盼头。

官衙的门打开,差役们敲着锣鼓道,“谢大人献上的祥瑞红薯!亩产千斤!耐旱好活!欲种者速来登记按印......”

话还没说完,就被排队的人群笑着打断了:

“差爷!您就别吆喝啦!谁不知道是谢大人弄出来的好东西!”

“就是!谢大人弄出来的,还能有假?!”

“快些登记吧差爷,我家那十亩坡地,就等着这宝贝下种呢!”

人群里洋溢着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和热情。

官差们见此也不再多说些什么,是啊,这是谢大人,他们的谢知府弄出来的东西。

谢大人心里装着咱们老百姓呢!他弄出来的粮种,肯定是最好的!

李文远站在府衙二楼的廊下,凭栏望着楼下院外那黑压压挤得水泄不通却又异常有序的人群,听着那鼎沸的人声中不断传来的“谢大人”的呼喊,眼眶不由得有些发热,视线微微模糊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