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置之死地(1/2)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吴明握紧拳头,声音沙哑。
杨帆沉默良久,缓缓道。
“办法…或许还有一个。
那便是…等。”
“等?”
“等裕王…与严家…反目!”
杨帆眼中重新燃起锐利的光芒。
“裕王…他不会真要我的命。至少…现在不会。”
吕坤一怔。
“部堂何出此言?”
杨帆嘴角勾起复杂的笑意。
“我的身份…太过特殊。无论是‘建文余孽’的谣言,还是…陛下可能存在的另眼相看,都让裕王投鼠忌器。
他若杀我,非但坐实了自己戕害兄弟的恶名,更可能…触怒陛下那最深不可测的心思!
他要的,是废掉变法,将我囚禁,让他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寺外苍茫的远山。
“故此,眼下我等…并非全无筹码。当务之急,有两件事…必须立刻去办!”
“部堂请吩咐!”
吕坤与吴家兄弟精神一振。
“其一,景德镇那些被卷入的契奴新户!马森、范应期为求口供,定会对其严刑逼供!必须…想办法保住他们!绝不能让他们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其二…”杨帆目光变得无比锐利。
“景王!安陆那位‘景王’!
他背后的秘密…必须尽快查清!
我总觉此事…绝非装疯那么简单!严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他脑海中闪过与徐文长那次开诚布公的深谈,种种线索交织在一起,指向那个被囚禁的亲王。
“我有预感…揭开景王之谜,便是揭开严家最终底牌之时!”
吕坤重重颔首。
“部堂明见!如今之计,唯有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保护好手中的力量,查清敌人的底牌,等待…他们内部破裂的时机!届时,方可…一击制胜!”
杨帆点头。
“正是如此!沈淳烧毁那批五爪龙器,以及彭山才等人的口供,如今皆在我手!这便是…将来反戈一击的利器!但现在…还不到打出的时候。”
他看向吕坤,决断道。
“正甫,你心思缜密,善于周旋。保护景德镇新户之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你可动用一切能动用的资源,必要时…可向俞大猷求助!务必…尽量减少伤亡!”
“下官领命!”
吕坤肃然应道。
“至于查探景王之事…”杨帆揉了揉眉心,露出苦笑。
“此事千头万绪,凶险异常…看来,只得我…亲自走一趟安陆了。”
吕坤担忧道。
“部堂!安陆乃是非之地,严党定然看守严密!您亲自前往,恐…”
杨帆抬手打断他,眼中闪过决绝。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此事关乎最终成败,我必须亲自去弄个明白!放心,我自有分寸。”
杭州城外,观音寺。
杨帆的目光缓缓扫过吕坤、吴明、吴亮兄弟,最终落在窗外那片象征着变法的屯垦卫田地上,声音低沉而坚定:
“景德镇那些契奴…他们如今之生死,已不仅关乎他们自身。
他们…代表着变法之成败,代表着…我等所坚持的一切!若他们被屠戮,被牺牲,则变法…将彻底失去民心,失去道义,沦为权贵倾轧的牺牲品…我等…也将万劫不复!”
他话锋一转,眼中却并未完全绝望。
“然则…世事无绝对!严家与裕王联手,看似势不可挡,然其内部…绝非铁板一块!利益交织,各怀鬼胎…其中…必有可趁之机!
只是…这契机何在?我等…暂时还未找到那把…破局的钥匙。”
吴明闻言,眼中闪过决然,猛地站起身。
“部堂!既然京城朱七爷或许尚存香火情,且…陛下虽深居简出,却未必全然不知外间之事…属下…愿冒险前往京城一趟!设法求见朱七爷,哪怕…哪怕只是探探口风,或能…觅得一线生机!”
吕坤摇头叹息。
“京城…如今是龙潭虎穴,严世藩新任枢密,必然广布耳目…此行…恐是九死一生,且难有收获。”
杨帆沉默片刻,却点了点头。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纵然希望渺茫,也…值得一试。吴明,你…多加小心!若事不可为,即刻撤回,保全自身为上!”
“属下明白!”
吴明重重抱拳。
商议既定,几人不再多言。吴明、吴亮兄弟先行告辞,准备北上事宜。
禅房内只剩下杨帆与吕坤二人。
吕坤看向杨帆,神色凝重。
“部堂,探查安陆景王之事…凶险异常,您…究竟有何打算?”
杨帆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
“此事…千头万绪,扑朔迷离。
我思前想后,或有一人…能助我等拨开迷雾。”
“何人?”
“徐文长,徐渭。”
杨帆缓缓道。
“此人虽看似疯癫,然才学见识,远超常人,更曾游历四方,交游广阔,且…对朝野秘辛,似有异乎寻常的洞察。
我欲…先往山阴寻他,听听他的见解。之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亲赴安陆,一探究竟!”
吕坤眼中露出担忧之色。
“徐渭此人…行踪不定,性情乖张…部堂亲往,是否…”
杨帆摆手打断他。
“此事关乎最终成败,非我亲往,难以取信,更难窥得全貌。正甫,你是我最信赖之人,我走之后,江南之事…便托付与你了。”
他郑重嘱咐道。
“你即刻返回杭州,暗中联络刘应节、张翰等尚可信任之人,将今日我等商议之事,酌情相告,稳住局面!切记!未得我消息之前,万不可轻举妄动,一切…以保全实力,静待时机为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