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立渊传 > 第240章 雪狐岭密会

第240章 雪狐岭密会(2/2)

目录

亲兵刚要应声,他又指向颍州方向:“给杨轩送信,让他无论如何死守颍水河,哪怕只剩一人,也要拖到铁门关布防完成。告诉他,退一步,便是东都,便是家国覆灭!”

最后,他的指尖划过青、莱二州,狠狠砸在“沧州”二字上:“令沧州水师放弃沿海防御,全速回防东海城近海!不必与郭淮硬拼,只许袭扰,断其补给线即可——把力气省下,护住东部海路!”

一连串命令下达,帐内众人皆是一震。放弃黑石关,放弃青莱二州,这几乎是将邺国东部一半江山拱手让人!可看着北境王眼底的血丝与决绝,谁也不敢多言,只能抱拳领命:“末将领命!”

亲兵们匆匆退下传令,帐内只剩北境王一人。他扶着舆图,身体晃了晃,终究是撑着没倒下。烛火映着他鬓边的白发与脸上的血污,像一幅苍凉的画。

他知道,这是饮鸩止渴——退守铁门关,不过是将决战延后,却未必能守住。可眼下,除了收缩防线,赌一把铁门关的天险,他已无路可走。

“立渊……”北境王望着舆图上“海州”的位置,低声道,“老夫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啃下铁门关这块硬骨头。”

帐外的风卷着雪粒拍打着帐布,像在催促,又像在哀嚎。铁门关的命运,邺国的命运,此刻都系在这位老将军摇摇欲坠的身躯上。

雪狐岭的风雪比别处更烈,卷起的雪粒打在临时搭起的毡帐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像无数只手在拍打着帐布。毡帐中央燃着一盆炭火,火星跳跃着,却驱不散帐内两人间的寒意。

秦王坐在轮椅上,裹着厚重的裘衣,手指在膝头轻轻敲击。对面的北狄单于披着狼皮斗篷,兜帽滑落,露出满是风霜的脸,眼神像岭上的饿狼,直勾勾盯着秦王:“亲家?你我虽有姻亲,可中原的土地,不是靠亲戚情分就能挡住我北狄铁骑的。”

“单于说笑了。”秦王语气平淡,目光扫过帐外——那里,单于的亲兵正牵着战马在雪地里踱步,马蹄子刨得冻土飞溅,显然是在示威。“可雅临盆在即,你此刻南下,是想让她在吴国难做?还是想让未出世的外孙,一落地就背上外祖侵掠中原的名声?”

单于猛地拍向案几,铜碗里的马奶酒溅出大半:“名声能当饭吃?我北狄在北庭冻了十数年,饿了十数年!邺国北境空虚,这是上天赐的机会!你让我眼睁睁看着?”他前倾身体,语气带着狠厉,“王爷您当年在黑水城能挡我,是因那时中原齐心。如今邺国乱了,梁国自顾不暇,您以为此刻还能拦得住?”

“拦不住!所以我便来劝。”秦王转动轮椅,靠近炭火些,“您南下攻邺,梁国必抄你后路——镇南王在灵州屯了三万兵,就等着你动。到时候腹背受敌,别说中原,怕是连北庭都回不去。”

“我早有防备!”单于冷笑,“西部大王已带本部人马守在朔北,梁国若敢动,我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哦?”秦王挑眉,从袖中取出一卷密报,扔在案上,“那这份呢?渤海的宏临已率兵出了北幽州,你猜他是冲邺国来的,还是想趁你南下,占了你漠北的草场?”

单于的目光落在密报上,瞳孔骤然收缩。渤海与北狄素有旧怨,若真在此时背后捅刀……

“你想让我怎么做?”他的语气终于松了些,却仍带着不甘。

“稳住。”秦王一字一顿,“帮我牵制梁国——你在朔北陈兵,梁国就不敢妄动,我便有法子让邺国的乱局再拖三月。三月后,若你还觉得有胜算,我绝不拦你。”

“三月?”单于攥紧拳头,“三月后,邺国缓过劲来怎么办?”

“缓不过来。”秦王望着跳动的炭火,眼底闪过一丝锐利,“渊儿在海州布的局,比你想的深。不出三月,邺国自顾不暇,你若真想南下,那时的胜算,比现在大十倍。”

帐外的风雪忽然停了,毡帐内只剩下炭火的噼啪声。单于盯着秦王,这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总能让他想起黑水城的惨败。他沉默了许久,忽然将碗里的马奶酒一饮而尽:“好!我信你这一次!但你记住,若三月后我看不到机会……”

“放心!”秦王打断他,语气平静无波。

单于猛地起身,抓起案上的狼毫,在和约上按下自己的印鉴。墨迹未干,他已掀帘而出,狼皮斗篷在风雪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

秦王望着他的背影,轻轻咳嗽起来。侍从连忙递上汤药,他却摆了摆手,只是望着帐外漫天的风雪——稳住北狄,只是第一步。这场中原的乱局,还得再烧得旺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