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立渊传 > 第196章 灵儿救全州

第196章 灵儿救全州(1/2)

目录

暮色浸透雕花窗棂,明玉承执起鎏金酒壶为韩王斟酒,琥珀色的酒液在夜光杯中泛起涟漪:"听说西州城的桂花开得早,多年前,你我兄弟二人也曾在那里赏花。"

韩王指尖叩了叩杯沿,酒液微微震颤:"端王既知西州,想必也听说了全州的战事。卢家军与凤翎军在城郊激战,吴国西南半数州县已烽火连天。"

明玉承轻笑一声,将一碟蜜饯推至案中:"世人皆知夏国觊觎西州,前些日子边境小冲突,不过是些游骑滋事罢了。"他把玩着腰间的螭纹玉佩,"陛下将我从梓州调来奉州,为的是守住我夏国东境门户,兄长总不能让我越俎代庖,去管西南的闲事?"

韩王猛地将酒杯重重搁下,杯盏与青玉案相撞发出脆响:"若真无意西南,为何枝州屯驻三万精锐?那可是夏国三成的精锐都在那里!"

"兄长这话说得有趣。"明玉承倚着蟠龙柱,玄色蟒袍上的金线暗纹在烛火下流转,"就像陛下派兄长出使夏国,不过是例行邦交。我等做臣子的,不过是遵朝廷安排罢了。"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道,"听说吴国太子前日送来密函?西州城的箭痕,怕是比表面上更深吧?"

帐外秋风呼啸,将窗纸吹得簌簌作响。韩王凝视着明玉承眼底若有若无的笑意,忽然明白这场对话早已沦为心照不宣的周旋。鎏金香炉中青烟袅袅,却掩不住空气中愈发凝重的火药味。

驿馆烛火昏黄,伴花猛地将披风甩在榻上,银饰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义父!那端王分明在睁眼说瞎话!枝州屯兵三万,还敢说是寻常部署?"她杏眼圆睁,鬓边的珊瑚珠随着怒意轻颤。

韩王解下腰间染尘的玉佩,指尖摩挲着温润的纹路:"他看我,又何尝不是觉得我揣着明白装糊涂?"烛火突然晃了晃,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伴花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到案前:"还有那密函!他怎会知道太子派人送来急件?咱们连火漆印都没拆!"她盯着那封被搁置在角落的信笺,封皮上鲜红的朱砂印犹在,却已经焦黑——显然是被火舌舔舐过的痕迹。

韩王轻笑一声,拾起案上的火折子轻轻吹熄:"从余州送来的密函......"余音未落,伴花已是面色骤变:"余州?太子正在那里与刘建德鏖战,难道战局有变?"

"若他当真在余州,倒好了。"韩王望着窗外翻涌的乌云,目光穿透重重夜幕,"我那皇兄......"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叩着檀木桌案,"余州?渊儿若将心思放在余州,怎么对得起皇兄多年的培养?"

伴花浑身一震:"您的意思是......太子根本不在余州?"

"这密函,不过是抛给端王的诱饵罢了。"韩王看着案上的灰烬,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渊儿想让端王以为他被困余州,好安心守着奉州按兵不动。如此一来,西南战局......"他没有说下去,只是轻轻摇头。

秋风卷着枯叶拍打着窗棂,像是在为这场无声的博弈叹息。

湘州大营的营帐被秋雨捶打得簌簌作响,烛火在风隙间明灭不定。灵儿攥着浸透雨水的玄铁令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嫂嫂!全州城墙年久失修,如今全州只靠三千凤翎军守着,算上其他士兵,不过万余人......"她的声音被雷声劈碎,发间银饰随着颤抖叮咚作响。

贞孝垂眸抚过案上泛黄的舆图,指尖在余州与湘州交界处反复摩挲。这个素来端庄的太子妃,此刻眉间凝着化不开的阴云:"灵儿,太子的计策是用湘州兵力牵制刘建德,若此时分兵......"

"可全州是爷爷的心血!"灵儿突然跪倒在地,鬓边珍珠坠子砸在青砖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当年爷爷拿下全州时,夏国十万大军都没能越过城墙半步!如今......可如今……!"她的哭诉被帐外呼啸的风声扯得支离破碎。

立洵突然上前半步,玄色衣摆扫过满地雨水:"嫂嫂,全州若失,湘州侧翼将暴露无遗。"他腰间玉佩随着动作轻晃,"况且陈显章老将军久未出征,此次或许能震慑敌军。"

贞孝的睫毛剧烈颤动了一下,终于将案上兵符推过去。调令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只此五千,陈将军随行。"她按住灵儿冰凉的手,声音压得极低,"等你的好消息!"

夜雨滂沱的校场上,灵儿翻身上马。陈显章老将军的银发在雨幕中几近全白,腰间那柄跟随他征战四十年的青铜剑,此刻却裹着崭新的牛皮剑鞘——湘州大营,竟找不出第二把趁手的兵器。

望着渐行渐远的火把,贞孝握紧了绣着金线的披风。湘州城墙上新征的民兵还在冒雨夯土,那些由刘建德残部拼凑的士兵,连盾牌都缺角少边。她忽然想起太子的密信,指尖不自觉抚过藏在袖中的蜡丸,雨水顺着发梢滴进衣领,寒意顺着脊梁骨直窜天灵盖。

帐内烛火摇曳,舆图在案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夏世安的指尖反复摩挲着湘州与余州间的山道标记,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当帐帘被掀起时,他甚至未抬头便开口:"可安,你觉得该如何?"

"刘建德在等我们入局。"可安将披风甩在椅上,衣服勾勒出利落身形,发间银饰随着动作轻响,"他最恨太子,只要见到'太子'出城,定会不顾一切亲自追击。"她伸手按住舆图上湘州方向,指尖重重叩击:"我扮作太子模样,率三千精兵假意救援全州。刘建德若上钩,副将便率两千人马衔尾偷袭,断他后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