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小宫女到大将军 > 第174章 斗酒斗志老账房,西西卓玛喜结金兰

第174章 斗酒斗志老账房,西西卓玛喜结金兰(1/2)

目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吴府这宴席早闹得跟集市上的骡马大会一般,嗡嗡声能掀翻屋顶。那盘红烧肘子在瓷盘里卧着,油光锃亮得能照见人影子,酱色汤汁顺着盘沿往下淌,淅淅沥沥的,活像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在淌血;旁侧的清蒸鲈鱼更逗,鱼嘴张得老大,鱼眼瞪得溜圆,仿佛还在为自己没能游进黄河、反倒成了盘中餐而委屈巴巴地赌气。满屋子的宾客要么扯着嗓子划拳,“五魁首”“六六顺”的吆喝声震得窗纸都发颤,要么搂着肩膀称兄道弟,酒气混着菜香在梁上绕来绕去,连房梁上那窝燕子都似被熏得打了个醉嗝,翅膀扑棱了两下才稳住身形。

就在这片喧闹里,紫云的目光跟淬了钩子似的,牢牢挂在角落里那个背影上。那是吴府的大账房,姓周,府里上上下下都喊他周老账。此人背有点驼,穿件半旧的青布长衫,袖口磨得发亮,看着就像块在水里泡了十年的老松木,灰头土脸的,普通得往人堆里一扔,三秒钟准保找不着。

可紫云是谁?那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振国大将军,眼神比草原上的鹰眼还毒——这老东西脊梁骨虽弯,肩膀却绷得像拉满的硬弓,指节在袖管里悄悄攥着,分明是揣着天大心事的模样。

要说这周老账,刚才的表现可太有意思了,活像只想偷食又怕被猫抓的耗子。头一遭,他端着酒杯往紫云这桌挪,脚刚抬起来又猛地跺下去,震得旁边的锡酒壶都晃了晃,里头的酒洒出来,在桌面上洇出个不规则的圈,活像块没烙好的歪瓜裂枣烧饼。他自己倒跟没事人似的,转身就去给邻桌的管家敬酒,声音笑得比蜜糖还甜,“王管家您可得多喝几杯,您这身子骨比年轻小伙还硬朗!”可眼角的余光,却跟粘了胶水似的,黏在紫云背上没挪窝,连管家说的话都没听进去半句。

第二招更逗。他借着给上菜的小厮让路,脚尖点着地往这边蹭了三步,离紫云不过两臂远。紫云正跟旁边的副将说笑,说当年在边关如何用三坛烧刀子灌醉了突厥使者,眼角余光瞥见周老账的手在袖口里拧成了麻花,指关节都泛白了,那模样,活像揣着块烧红的烙铁,想扔又舍不得,急得额头都冒了细汗。

结果副将一转头,“周老账也来凑凑热闹?”老账房跟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噌”地往后退了两步,后腰“咚”地撞在廊柱上,疼得他龇牙咧嘴,腮帮子都抽了,却硬是没敢哼出声,只揉着腰往柱子后头缩,活像只偷鸡被抓现行的黄鼠狼,恨不得把自己塞进柱子缝里。

紫云心里直乐:这老小子,在吴府管了四十年账,算盘打得比谁都精,连掌柜的少算一个铜板都能被他揪出来,今儿个倒跟个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似的,磨磨蹭蹭的哪像个样子?

眼瞅着宾客们开始告辞,有的醉醺醺地被仆人架着走,有的还在扯着嗓子道别,桌上的菜也凉得差不多了,红烧肘子上的油都结了层膜,周老账终于跟下定了决心、要把全部家当押上去的赌徒似的,端着酒杯往这边冲。他走得急,袍角勾住了旁边的凳腿,“哗啦”一声,差点摔个嘴啃泥,亏得他手快,一把抓住了桌沿才稳住。这一下动静不小,好几双眼睛都朝这边看,老账房的脸“腾”地红了,跟刚出锅的酱肘子一个色,连耳朵尖都红透了。

他走到紫云面前,先是“扑通”一声作揖,腰弯得跟张满月的弓似的,脑袋都快碰到地面了,青布长衫的下摆都扫到了地上的酒渍。“草民……草民斗胆,想敬振国大将军一杯酒,不知大将军肯不肯赏脸?”声音跟被门夹了似的,又细又抖,手里的酒杯晃得厉害,酒洒出来,溅在他青布衫上,晕出几个深色的圆点,倒像他账本上没抹匀的墨迹。

紫云哈哈一笑,声音爽朗得震得旁边的茶杯都颤了颤,她端起自己的酒杯,杯沿“当”地碰了一下周老账的杯底:“多大点事,整得跟要上刑场似的。来,干了!”她仰头一饮而尽,酒液滑过喉咙,带着股子烈劲,比军营里的烧刀子还冲,辣得喉咙都发疼,却看得周老账眼睛直抽。

放下酒杯时,紫云故意瞥了眼周老账,见他捏着酒杯的手抖得更欢了,酒喝得跟吞药似的,眉头皱成个疙瘩,喉结滚动半天才咽下去,末了还咳嗽了两声,眼泪都呛出来了,活像喝的不是酒,是苦胆水。

“说吧,”紫云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声音里带着几分打趣,“你这来来回回瞅了我八回,总不能就为了敬杯酒。有啥话直说,痛快点!”

周老账这才直起身,手在衣襟上蹭了又蹭,像是要把汗都擦干,布料都被蹭得发皱。“回……回大将军的话,”他深吸一口气,胸膛起伏了两下,声音总算稳了些,“草民在吴府干了四十年,从青丝干到了白发,如今眼也花了,穿针都得凑到跟前,手也抖了,算盘珠子都快捏不住了。府里新招了年轻的账房先生,比草民活络,也比草民识字多,算起账来比草民快两倍……草民想着,不如告老还乡,回乡下种种地,晒晒太阳,也算……也算善始善终。”

他说这话时,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那鞋头都磨秃了,露出里头的布底,连缝线都松了。紫云看他这副模样,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四十年的老账房,吴府的银钱过了他手的,比护城河的水还多,真要眼花手抖,早被吴老爷打发走了,哪能留到现在?吴老爷那人,最是惜财,账房要是算错一笔账,都能被他骂得狗血淋头,更别说眼瞎手抖了。

“善始善终是好事。”紫云脸上堆着笑,端起茶壶给周老账倒了杯茶,茶水冒着热气,“回乡也好,落叶总要归根。祝你路上平安,晚年安康。”

“谢……谢过大将军!”周老账像是松了口气,肩膀都垮了下来,又作了个揖,转身就走。他的背影看着有点佝偻,可脚步却轻快得很,跟刚才磨磨蹭蹭的样子判若两人,活像偷到鸡的狐狸,急着往窝里钻,生怕晚了一步就被人抓了现行。

紫云瞅着他的背影,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眼神沉了沉。这老小子,背影看着跟块浸了油的老木头似的,普通得很,可藏的心思,怕是比吴府的账本还厚。四十年啊,在吴府这潭浑水里泡着,愣是没让人抓住一点错处,比庙里的菩萨还干净。

可这世上哪有那么干净的账房?就说去年查的那个粮商,账本做得比字帖还工整,一笔一划都跟印上去的似的,结果呢?背地里倒卖军粮,差点把前线的弟兄们饿肚子,最后被抓的时候,还抱着账本喊冤,说自己是清白的。太干净的东西,往往比满是污泥的更让人心里发毛,就像戏台子上的白脸奸臣,看着斯文,一肚子坏水,笑里藏刀才最吓人。

紫云呷了口茶,茶味有点涩,没了刚泡时的清香。这老狐狸,现在跳出来要走,怕是嗅到什么风声了。吴府最近不太平,前几日还听说账房里丢了几本旧账本,他这时候告老还乡,说是落叶归根,依我看,是想卷着什么东西跑路吧?

不过也不急。紫云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笑,带着几分胸有成竹。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他在吴府待了四十年,就算手脚再干净,也总得留下点脚印。就像墙角的蛛网,看着不起眼,真要较真去扒,总能找到被黏住的虫子翅膀,哪怕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翅尖,也能顺着蛛丝找到蛛网的根。

她看了眼窗外,月亮已经爬上墙头,银辉洒下来,照着吴府的飞檐翘角,影影绰绰的,像藏着无数秘密,连瓦片都透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紫云摸了摸腰间的玉佩,冰凉的触感让她心神定了定,心里暗道:老账房啊老账房,你这尾巴藏得再深,总有被虱子咬得忍不住抖落的时候。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你这四十年的账本里,到底藏了多少见不得光的勾当,又有多少银子沾了灰。

这边周老账刚走,送行宴也快散了,宾客走得七七八八,只剩下几个亲近的人还在闲聊。紫云招手把虞姬和春桃叫到身边,目光落在虞姬身上,又问了一遍:“你们真的想好了?边关可不是吴府,风餐露宿是常事,冬天冷得能冻掉耳朵,夏天热得像蒸笼,你们不怕到边关吃苦?”虽然之前虞姬已经说过不怕吃苦,可紫云还是要再问一次,她不想这两个姑娘是一时冲动,到了边关又后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