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632章 太庙大搬迁

第632章 太庙大搬迁(1/2)

目录

就在朱由校下达对徐宏基等一众参与谋逆勋贵的处置旨意后,第二天,他又收到了江宁派人送来的急报。

朱由校先是一愣,还以为江宁那边又出了什么事,随即赶忙拆开急报仔细查阅。

看完之后,他直接吓得脸都白了,额头冒出一层冷汗,原来江宁在急报中提及,自己前段时间梦到了太祖、成祖及列祖列宗,诸位先帝都跑到南京找他,把他差点吓尿了。

更重要的是,成祖永乐爷表示不喜欢“成祖”这个庙号,希望改回原来的“太宗”庙号。

江宁担心朱由校不信,还以个人名义发誓绝无戏言,恳请朱由校慎重考虑成祖他老人家的意见。

当然,他也直言,若是朱由校不相信,自己也没办法,只是回头成祖怕是要亲自找朱由校好好聊聊了,希望朱由校有个心理准备。

仔细看完急报,朱由校的手都在发抖。

原因无他,只因他前段时间也做了个一模一样的梦,梦中不仅见到了太祖、成祖,还有列祖列宗,甚至被太祖老朱狠狠收拾了一顿。

想到这里,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猛然站起身,在大殿内来回踱步,心思翻腾不止。

大明开国时,参考周礼设天子七庙,后改为九庙,严格遵循“亲尽则祧”的制度。

可自从成祖永乐“靖难”上位,建文帝便被他彻底拉黑,既无谥号,也无庙号。

再后来,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将景泰帝废为郕王,赐谥号“戾”。

直到宪宗朱见深即位,才为朱祁钰恢复帝号、上了谥号,却始终没给庙号。

除了这几位,其余几位倒还按规矩办事,没有胡来。

然而到了世宗嘉靖年间,事情彻底乱了套。

世宗以藩王入继大统,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与朝臣斗了数年。

先是给生父兴献王朱佑杬上了帝号与庙号,满朝大臣捏着鼻子认了。

接着他又想把老爹请进太庙,这下朝臣炸了锅,双方斗得不可开交。

最终世宗棋高一招,先是将太宗永乐的庙号改为“成祖”,定为“万世不祧”。

又把在太庙供奉了百余年的仁宗洪熙帝朱高炽请出,挪入祧庙。

这么一折腾,他总算把老爹睿宗朱佑杬塞进了太庙,再加上自己的位置,天子九庙重新满员。

可这嘉靖这一手骚操作,无疑把永乐朱老四给坑惨了。

永乐朱老四当年“靖难”上位,一辈子兢兢业业,最后死在北征的马背上,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甚至还给老爹太祖老朱加了四年阳寿,死后好不容易挣得“太宗”庙号。

世宗改其为“成祖”,看似尊崇,实则变相否定了他皇位的正统性,毕竟“祖”号多用于开国或肇基之君,永乐朱老四本意是承继太祖正统,哪想被后世子孙摆了一道?

想到这里,朱由校眉头紧锁。

江宁专门写信给自己,显然是被吓得不轻。

而自己也做了同样的梦,看来成祖朱老四是真不高兴了。

身为后世子孙,自然要尊重老祖宗的意见。

换在以前,这事未必能办成,但如今的他,办这事不过是小菜一碟。

京城上下二十多万兵马全听自己号令,满朝文武多是自己人,要钱有粮,要人有兵,自己在紫禁城打个喷嚏,整个大明都得抖三抖。

琢磨着,朱由校忽然兴奋起来,给成祖他老人家办事自然该办,但自己向来公正无私,何不趁机捞点油水,成祖老人家在天有灵,想必也不会反对自己捞油水。

毕竟他登基时接手的是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朝堂党争四起、官场腐败、军备废弛、辽东建奴作乱、江南士商抱团,国库穷得叮当响。

可短短几年,国库已充盈,军备精良,京营更有二十万精锐,满朝文武俯首帖耳。

在江宁等人辅佐下,党争平息,商税征收顺畅,新政推行无阻。

先是平定西南土司之乱,后又新增两省之地,又收回丢失许久的河套地区。

如今江宁正在江南收拾江南士绅,等那边妥了,便可腾出手剿灭辽东建奴,顺带收拾蒙古残余势力,届时全面推行新政,天启盛世指日可待。

后世子孙怎么也得给自己上个“祖”号,这可是凭本事挣来的,自己的皇位是合法继承,并非非法上位,更重要的是,自己和江宁都还年轻,只要不出昏招、不摆烂,闭着眼都能造就中兴盛世。

所以这次给成祖办事,得顺便把自己的身后事也安排了。

太庙共九个位置,如今满员,看来得再迁出去一位。

思来想去,朱由校盯上了世宗嘉靖的老爹睿宗朱佑杬。

毕竟生前只是藩王,毫无功绩,当年能进太庙全靠世宗耍手段。

可再一琢磨,光迁睿宗,会显得自己吃相太难看了,自己如今是天子,可不是街边撂地,得办得让所有人挑不出理。

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仁宗朱高炽,顿时有了主意,成祖他老人家总不能光顾着自己,不给儿子操心吧?

把仁宗迎回太庙,既能显自己大公无私,又能堵住悠悠众口。

想到这里,朱由校乐出了声,自己可真是太聪明了!

可笑着笑着,他又愣住了,迎回仁宗,太庙又满了,自己将来没地方放了,这不白忙活了一场?

看来还得再请出去一位。

略一思索,他把目标锁定在英宗朱祁镇身上,对于这位老祖宗的事迹,实在让后世子孙难以恭维。

随即,朱由校便打定了主意,先将睿宗、英宗迁出太庙入祧庙,给成祖改回“太宗”庙号,再迎仁宗朱高炽回太庙,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