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631章 国之栋梁定国公

第631章 国之栋梁定国公(1/2)

目录

“兄弟们,不好意思,我都把定国公给忘了,如今才想起来,实在是对不起大家,希望兄弟们能够原谅(?_?)”

第二天,江宁领着老魏、朱由检二人亲自登门,前往临淮侯府祭拜。

至此,临淮侯一脉算是成功上岸。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南京城彻底归于平静。

江宁随即派杨涟、大侄子邓云飞率领两万兵马前往苏州,由杨涟牵头,再次借文字狱对苏州进行清洗。

毕竟张文和几日前传来消息,苏州明面上协助徐宏基谋反的乡绅、读书人已尽数抓捕,但私下里仍有不少乡绅、读书人在与朝廷对抗,所以江宁打算调些人手前往苏州支援。

谁知平江伯陈启、怀远侯常明良二人也找上门来,希望能前往苏州帮忙。

听着二人的请求,江宁心中一愣,这两位勋贵早早就投靠了朝廷,自己一路南下时他们还帮了不少忙,这会儿又主动要求去苏州,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见江宁未点头,二人神情都有些忐忑。

江宁在原地踱了几步,片刻后便想通了其中关节。

平江伯陈启先前上书,希望卸任漕运总兵官,前往前线杀敌报国,显然是想用行动证明对朝廷的忠心。

怀远侯常明良虽在自己到南京后帮了些忙,却都是些小事,且先前也表示过希望能去京城,让常家后人为国出力。

想明白后,江宁便知这两位是要向朝廷表忠心了,毕竟都准备搬去京城了,在江南没了牵挂,行事也能毫无顾忌。

随即,他点了点头,安排二人跟着杨涟等人一同前往苏州展开行动。

众人领命后,便率兵马匆匆赶赴苏州。

江宁等人则留在南京,等待京师朱由校的圣旨。

毕竟还有一大堆善后工作没做完,他也不敢贸然离开,生怕紫金山上的老朱夜里又来找自己。

与此同时,身在京城的朱由校收到了江宁的急报。

得知参与谋逆的一众勋贵已被抓捕、叛乱已平息,朱由校松了口气,南京作为陪都,若是徐宏基等人闹得太大,传出去朝廷实在颜面无光。

他立马召集内阁、八部、五军都督府的一众大佬,开启御前会议。

众大佬接旨后,火急火燎赶往皇宫。

到了御书房,朱由校让人将江宁送来的奏书给众人传阅。

文官以内阁首辅孙承宗为首,武将以英国公张维贤为首,两位大佬看完后都陷入沉默,这种事他们实在不好直接开口。

见无人说话,朱由校率先开口:“诸位爱卿,朝廷待他们可不薄啊!

自永乐年间迁都顺天,南京降为陪都,可镇守南京的这些勋贵,荣华富贵一样没少。

魏国公一脉坐镇南京,放眼大明,也就先前的云南黔国公府能与之相比。

更何况南京还是我大明陪都,结果徐宏基这狼心狗肺之徒,竟与一众勋贵阴谋造反!

若非忠义侯及时发现,还不知要闹出多大动静,到那时,我大明朝的脸可就被丢尽了!”

他顿了顿,沉声道:“所以朕决议,此次参与造反的勋贵,一律处决,诛三族,查抄所有家产。

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孙承宗等人心中暗自嘀咕:好家伙,你都拍板了,我们还能反对吗?

随即纷纷表示赞同。

毕竟大明如今正全力中兴,上下忙得不可开交,徐宏基这些勋贵不安分守己,反倒添乱,若是轻饶了,朝廷和他们这些大佬的脸面都无处搁放。

这时,英国公张维贤却犯了嘀咕,总觉得忘了什么重要的人或事,一时想不起来。

朱由校又道:“对了,诸位爱卿,忠义侯送来的另一封奏疏里,还有件事想请教大家,你们可听说过‘定国公’这号人物?

忠义侯说他是中山王之后,希望朝廷别将其牵扯进徐宏基一案。”

在场大佬闻言,全都满脸疑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片刻后,孙承宗等人摇了摇头:“回陛下,臣等并未听说过这号人物。”

朱由校转头看向陈策、沈有容等武将,二人也摇了摇头。

定远侯邓文明、镇远侯秦良玉同样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