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一一八九章 黑水激流(1/2)
天会十一年九月廿三,松花江汇入混同江的三江平原段,「海东青号」蒸汽快艇拖着沉重的木筏,如同一头疲惫却坚定的巨兽,在混同江浩荡浑浊的江水中奋力前行。锅炉轰鸣,烟囱喷吐着滚滚黑烟,与江面上弥漫的晨雾混合在一起。顺流而下的速度明显快于来时逆流潜行,两岸的景色在薄雾中飞速向后掠去。
木筏上,用油布和树枝勉强搭起的简易棚子里,惊魂初定的赵佶和韦太后相拥着取暖。最初的狂喜和逃离魔爪的庆幸过后,一种新的、更深的恐惧开始在他们心中蔓延。
韦太后忍不住撩开油布一角,向外望去。只见两岸是无边无际、色彩斑斓却明显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远处是连绵起伏、看不到尽头的山峦。寒冷的风从北面吹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嬛…嬛嬛…」韦太后声音颤抖地呼唤正在检查伤员情况的赵多富,「我们…我们这是往哪里去?这江…这方向…怎么像是在往北走?不是应该往南,回中原吗?」
赵佶也挣扎着坐起身,苍老的脸上写满了困惑和不安:「是啊,嬛嬛…朕…我观星象,辨方位,此确是向北无疑啊!再往北,便是吉里迷、乌底改野人所居之不毛之地,苦寒更甚五国城!我等好不容易脱困,岂可再入绝地?是不是…是不是引路的将军迷失了方向?」
他们好不容易升起的希望,眼看又要被这「错误」的航向所摧毁,语气中充满了恐慌。
赵多富处理完一名战士手臂上的箭伤,走到他们身边。她理解他们的恐惧,对于一生足迹几乎未离开过中原繁华之地、对地理认知仅限于内陆的宋朝皇室成员来说,向北航行深入蛮荒,确实难以理解。
她蹲下身,尽量用平静而肯定的语气解释道:「父皇,太后,请稍安勿躁。我们并非迷路,此行方向正是计划之中。」
她伸出手指,蘸了点冰冷的江水,在木筏的粗糙木板上画了一道弯曲的线:「您看,我们脚下这条,是混同江,乃天下有数的大江大河之一。您可知,天下万千江河,无论其发源于何处,流向何方,其最终归宿,是否皆为浩瀚无垠之大海?」
赵佶和韦太后茫然地点点头,这个道理他们书本上是读过的,「百川东到海」嘛,但这与他们何干?
赵多富的手指沿着那道水线,一直向东北方向划去:「此混同江,正是如此。它一路向东北而流,最终将会注入一片极北之海,我等称之为北海(鄂霍次克海)。而我们的船,‘海东青号’,正是海船!只要抵达大海,便是蛟龙入海,金虏纵有千军万马,再也奈何我们不得!我们便可扬帆南下,绕过金虏控制的辽东,返回我大明疆土!」
她看着父皇依旧将信将疑的表情,继续耐心道:「若是向南,确实看似更近中原。但正因如此,金虏在南面布下了重兵封锁,营口、庄河一线堡垒森严,堪称天罗地网。我们这点人马,强行南闯,无异于自投罗网。唯有出其不意,行此北线,方能避实击虚,绝处逢生!」
赵佶怔怔地看着女儿在地上画出的那道简单的水线,仿佛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百川归海」的含义。原来,这条看似通往绝地的北流之江,竟真的是一条通往生路的坦途?韦太后也似乎明白了一些,虽然对那未知的「北海」依旧充满恐惧,但看着柔福帝姬那双坚定自信的眼睛,心中的慌乱渐渐平复了一些。
就在这时,负责了望的战士传来好消息:「报告!后方未见金虏船只追来!两岸也无大规模骑兵踪迹!」
显然,完颜乌古论确实认为他们向南逃窜了,并未派兵沿江向北追击,或者派出的少量侦骑根本跟不上蒸汽船顺流而下的速度。
康师闻闻报,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松快。他大声下令:「传令动力舱!加足燃煤!马力全开!我们必须赶在下游江面封冻之前,冲出入海口!」
「海东青号」的轰鸣声更加震耳欲聋,航速再次提升。它不再需要像来时那样隐藏行迹,此刻,速度就是生命!
「海东青号」破开灰色的江水,坚定不移地向东北方向航行着。最令赵佶和马尔科·波罗里奥感到惊奇甚至有些不安的,并非两岸愈发荒凉的景色,而是这艘船本身。
它没有一张帆!那高耸的烟囱却日夜不停地喷吐着浓黑的烟雾和白色的水汽,发出持续而低沉的轰鸣,仿佛一头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在胸腔内咆哮。正是这股看不见的力量,推动着船体,甚至还能拖拽着后面那艘巨大的木筏,逆着风、顺着水,以远超任何帆船或桨船的速度稳定前行。
赵佶蜷缩在皮袍里,浑浊的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那轰鸣的烟囱和下方传来规律撞击声的船舱。他一生浸淫艺术,对奇巧机械也有所涉猎(如当年的「神光筒」),却完全无法理解这力量的来源。这难道是南方明国的新式法宝?
马尔科·波罗里奥更是看得如痴如醉,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他走南闯北,见过威尼斯桨帆船、阿拉伯三角帆船、甚至听说过传说中的大宋福船,但何曾见过如此完全违背常理、无需风帆人力却能自行奔驰的舟船?这简直是神话中太阳神或海神的座驾!他几乎要认定这就是「女巫魔法」的造物了。
终于,马尔科·波罗里奥忍不住用结结巴巴的汉语,夹杂着手势,向正在船尾观察航道的赵多富询问:「尊贵的…女巫将军…这船…没有帆…没有桨…为何能…如此快速?是…是神的伟力?还是…女巫陛下的…魔法?」
赵多富回过头,看着父亲和这个红毛番人好奇又敬畏的眼神,略一沉吟,觉得并无保密必要,便简略解释道:「并非神魔之力。此乃‘蒸汽机’。简单说,便是燃烧石炭(煤),将水煮沸,产生大量水汽。水汽之力,沛然莫御,可推动机括连杆,带动船底下的巨轮转动,划水前行。」她用手比划着燃烧、沸腾、推动的过程。
虽然她的解释极其粗浅,但「燃烧」、「水沸」、「气力推动」这几个关键概念,还是让赵佶和马尔科·波罗里奥瞬间抓住了核心!
赵佶恍然大悟,随即陷入巨大的震撼和感慨之中。他喃喃自语:「竟…竟是如此?以水火之力,代风帆人力…巧夺天工…真是巧夺天工…朕…我被囚北国不过六年有余,南方…南方竟已换了人间吗?」一种被时代狠狠抛下的落寞感和对明国技术实力的惊畏,油然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