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番外(2/2)
王晏去世的翌年,在位三十二年的宣宗刘因病驾崩,寿四十七岁,在位时期人口突破三亿。
在其驾崩后,二十八岁的太子刘贤即位,即孝宗。
孝宗性子懦弱散漫,不能制內阁、五军、南衙三省六部,所以將军政都委託他们。
这种情况下,许多被海商、豪强扶持起来的官员开始为背后那群人爭取利益。
地方吏治开始变得糟糕,而这进步恶化了百姓对皇权的感官,“虚君”的思想浪潮不断出现並衝击著民间。
大汉二百五十年,在位十二年的孝宗驾崩,寿四十岁。
孝宗驾崩后,群臣依照遗詔,扶持十四岁的太子刘意即位,即哲宗。
刘意虽然年幼体弱,但表现得十分聪慧,在位对於政务处理十分上心,並重用了当时眾人眼中的名臣赵的,並且大力整顿吏治。
只是由於大汉並未迈入蒸汽时代,小冰期如期而至,各地天灾不断,呈现北旱南涝的局势。
刘意在这种情况下,挑灯理政十二年时间,最后因为积劳成疾加上体弱的驾崩,寿二十六,庙號哲宗。
由於彼时刘意已经诞下三子,被託孤的辅政大臣赵敬扶立不足五岁的太子刘蘄即位为帝,即为中宗。
接下来的歷史就是大汉连续四代都是幼主即位,且即位几年便驾崩,最后赵敬以民间“虚君”的思想浪潮为由头开始假意改革。
当时还是宋王的成祖刘昭藉此机会调往陇右,最后赵敬藉助虚君改革扫除政敌,在最后反悔拒绝“虚君”,而是的选择改国號为大燕,弄出了个名义上虚君,实际依旧是君主集权制的虚假制度。
由於赵敬只是名义虚君,实际上仍旧是皇帝集权,所以各种新政搞得並不好,弄得民间混乱不堪。
那些原本赞同“虚君”的官员百姓都不由开始反思,甚至怀念起了刘氏天子当政的时期。
在这种情况下,诸如刘昭等宗室率先举义旗反正,並费七年时间平定群雄,中兴大汉。
他在恢復大汉宗藩体系的同时,出兵將天竺地区恆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占领,同时以政治手段让中南半岛上的真腊、南詔等国尽数內附,镇压了日本道的旧倭人叛乱。
“这也是个穿越的吧,王莽对刘秀的剧本”
回忆起这位成祖在日本道血腥镇压的手段,刘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將目光重新投向面前的全球地图。
“刘邦建立大汉第一帝国,刘秀建立大汉第二帝国,刘继隆建立大汉第三帝国,然后刘昭建立大汉第四帝国,这大汉还真是没完没了了。”
“不过”刘英看著这占据陆地面积七成的庞大“汉家宗藩体系疆域”,忍不住看向所谓的西洲和蛮州。
他已经了解了这个时代的科技背景,差不多就是自己前世所处二战前的科技水平。
如今的世界人口在十亿左右,大汉独占五亿,宗藩体系还有约两亿人口,其他三亿人口基本生活在西洲、蛮洲之上以大汉的实力,完全能发动世界大战,成为世界霸主,但大汉並没有那么做。
刘英觉得,这大概率是大汉为了营造外部压力来分散內部问题的做法,毕竟现在的这个“大汉第四帝国”虽然才立国不到一百二十年,但各类矛盾已经激化得难以调节了。
“歷史果然是个轮迴。”
想到这里,他抱著书走出已经空荡荡的教学楼,而教学楼外则是具有汉唐风格的混凝土建筑群。
穿过空荡荡的校园,刘烈很快就看到了学校的大门,以及大门外那热闹的景象。
无数身穿圆领袍,头戴噗头的青少年们正在三五成群的坐在街道对面的酒肆之中,宽阔五丈的双向四车道上,时不时可以看到类似甲壳虫、吉普车的汽车在缓慢行驶。
这是大汉在三十五年前发明並进入市场的汽车,如今已经成为大部分精英阶级的代步工具,而普通百姓的代步工具则依旧是自行车或电车。
想到这里,刘英回头看向自己身后,但並非看向校门,而是看向校门前摆放的景观石。
【吕宋道第一大学】
“吕宋。”刘英心念同时,不由看向满大街的汉家面孔和穿搭建筑,不由得喷喷有声。
思绪间,他沿街穿梭起来,很快便走入了大学附近的一条饭食街。
还未走入街內,便已经嗅到了空气里那复杂而诱人的味道。
这是由油烟、香料和人潮热气搅拌在一起的味道,令人食指大动。
刘英走到街口,只见眼前街道食肆摊棚鳞次櫛比,人头攒动。
那些宽裕些的店家支著门面,掛著古意盎然的招牌或亮晃晃的玻璃柜;更多的则是流动摊贩。
“来两笼包子!”
“来嘞!”
食客在呼唤,而跑堂的伙计则是肩搭白巾,嗓音嘹亮地回应著。
刘英的耳边是自行车的铃鐺声与食客的谈笑声,不少店铺里还摆放著柜式留声机,机器里不断传出咿咿呀呀的歌声。
“涂...
刘英忍不住暗骂,在走马观的同时,脑海中不断涌出相关知识。
如今的大汉,阶级虽然不至於彻底固化,但平民百姓很难出头。
大学毕业的学生,年收入也就在两万汉钱左右,普通百姓的年收入则是在一万五千钱不等。
那些世袭贵族、大工业家、金融家的收入无人知晓,但是如律师、医生、工程师、经理的年收入则是在五万钱不等。
在吕宋城內,每斤米麵的价格在三到五钱不等,家禽牲畜的肉蛋奶价格在十五到五十钱不等,
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在两三千钱左右,汽车价格则是在十万钱。
吕宋城內,面积不足三十平的单间,每年租金在一千钱左右;院落则在二到五千钱。
普通人想要维持基本的衣食住行,基本需要拿出自己每年六成的收入,若是想要买个属於自己的院子,哪怕就算是最简陋的院子,也需要十五万钱。
对於普通人来说,起码需要十几年才能攒下这笔钱,而这还只是最普通的院子,空间小到狗都没办法撒欢跑。
至於那种小单间,在大汉是外出务工才会居住的地方,有家人的人,是不会居住这种鸽子笼的能达到这样的生活情况,还是大汉已经掌握了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科技水平,並占据了世界七成资源的结果。
那些大汉臣属之地,以及更遥远的西洲和蛮洲诸国,他们的日子更是惨烈的令人无法想像。
想到这里,刘英不由看向了那些店铺之中,只见那些店铺中基本都张贴著一张画像,而画像的主人便是汉中祖刘继隆。
刘英发现,儘管一百二十年前的成祖刘昭才是开创了如今大汉的功臣,但百姓心里始终掛念的还是这位数百年前的汉中祖昭武皇帝。
他在脑海中搜寻记忆,很快便得知了答案,
首先从精神来说,刘继隆开创了如今的教育体系,在世家豪强为主的世道为平民百姓开创了一条上升通道,且对百姓政策仁厚,无时无刻都在想著收上去的赋税用其他方式发还给百姓。
这种做法,在刘英看来没有什么,唯有后者类似自己世界的支付转移,但是在这个时代的百姓看来,这就是变相的劫富济贫。
吕宋在南洋六道中虽然算是富庶的代表,但放在中原就根本不够看了,所以他们才会渴望出现位类似中祖的皇帝。
毕竟大汉直领四十二道中有四亿百姓,可是能生活在核心十八道的百姓却並不多。
三百多年时间过去,哪怕是曾经人口稀少的岭南道,如今也聚集起了一千五百多万口百姓,是仅次於江南道、浙江道、河南道、河北道和两地区的富庶之地,是平头百姓挤破了头都想回去的地方。
只是出来容易回去难,大汉中原十八道,听闻早已用上了內燃拖拉机,而不像他们这些地方,
使用的还是需要四个人操作的蒸汽拖拉机。
“我出生於洪武二十年,当时父母都是二十三岁。那时正处於太平盛世,各地安乐繁荣,昭武圣人怜惜我们,募工每天发三十钱,而各种东西都很便宜,哪怕是贫穷的人都能因为昭武帝的照顾而过上安稳的生活,没有差役和役,各行各业的人都和乐自得———“
忽的,留声机的歌声將刘英唤醒,不由得微微动容:“都快四百年了,这大汉百姓还记得这位中祖,到底是因为现在的皇帝干得不好,还是因为—“
“天下为公!还政於民!!”
在刘英思考的时候,突然饭食街尽头有乌压压的人群举著横幅而来,领头的几个人则是扛著架子,架子上则是摆著汉中祖刘继隆的画像。
无数青少年人跟在他们身后吶喊,使得刘英下意识后退,看著这乌决决人群从他面前经过,忍不住在心底咋舌。
“枪桿子里面出政权,这种道理都不懂,天天举著画像游行,只懂得喊口號有什么用”
刘英忍不住摇头,抬腿便往相反方向走去,不多时便见到许许多多身穿粗布的普通百姓,並轻而易举的搭上了一辆电车並坐下。
“鐺.鐺.鐺.—
电车徐徐远离,钟楼上的大钟则是在时间来到正午时准时作响,惊起无数飞鸟,也惊醒了广场上正在仰望那座铜像的其它吕宋百姓。
阳光照在铜像上,使得这座汉中祖铜像增添几分光彩,赋予了他更多神韵,仿佛他能看到如今的大汉,感受到如今的一切。
“圣人,保佑某家孩子通过高考—“
“圣人,日子太苦了,您什么时候回来。”
“圣人—.”
纵使时间推移,可近四百年后的如今,每日前来瞻仰刘继隆的人却依旧络绎不绝。
许多百姓受了冤屈,便会跑到铜像面前哭诉,比报官还好用,这也被人们戏称为“哭中庙”。
刘英坐在电车上,看著窗外人物景色不断倒退,回忆著脑海中的这些碎片化记忆,但是却始终无动於衷。
直到他看到那座铜像和铜像面前的数百百姓,並且回想起关於中祖昭武帝的许多事情后,他才略微来了几分精神。
“兴许、我也该做些什么,不然这种混吃躺平的生活,似乎有些无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