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拿下光州城(2/2)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李星群和杨延昭都来到了府衙。李星群脸上沾着烟灰,却难掩兴奋:“大哥,粮草库全烧了!陈安囤积的十万石粮食,一点都没剩!”
杨延昭也拱手道:“前辈,城内的残兵已经清剿完毕,共俘虏三千余人,斩杀五百余人,投降的兵卒都已集中看管,百姓也都安定下来了。”
张亦凝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一张地图,铺在堂案上:“光州到手了,接下来就该按计划行事。杨将军,你立刻派人把光州破城的消息传给云莘兰,让她在徐州城内发动攻势,牵制方腊的主力。李星群,你带五百人守住西城门,防止方腊的援军反扑。李助,你负责整编投降的兵卒,挑选精锐补充到咱们的队伍里。”
“是!”三人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匆跑进府衙,单膝跪地:“启禀前辈、将军、大人,方腊派来的信使正在城外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张亦凝和李星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李助摸着胡须道:“方腊的信使?怕是来探咱们虚实的。不如先把他带进来,看看他要说什么。”
张亦凝点头:“好,带他进来。”
很快,一名穿着青色锦袍的信使被带了进来。他看见堂案后坐着的张亦凝,又看了看旁边的李星群和杨延昭,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却还是拱手道:“在下是方腊大王麾下信使,特来给陈安将军送信,不知陈安将军何在?”
张亦凝冷笑一声:“陈安已经死了,光州也被我们拿下了。你要是识相,就乖乖投降,不然就和陈安一个下场!”
信使脸色大变,转身就要跑,却被李星群甩出的铁链缠住了脚踝。他“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挣扎着喊道:“你们敢杀我?方腊大王不会放过你们的!”
“方腊自身难保,还敢说放过我们?”杨延昭走上前,一脚踩在他的背上,“说!方腊让你给陈安送什么信?”
信使咬着牙,不肯开口。张亦凝抬手一道剑气,擦着他的耳朵飞过,削断了他的一缕头发。信使吓得浑身发抖,再也不敢顽抗,哆哆嗦嗦地说:“方……方腊大王让我告诉陈安,让他坚守光州,他已经派田虎带五万兵马赶来支援,很快就到了……”
张亦凝和李星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李助摸着胡须道:“田虎的五万兵马?正好给咱们送上门来!前辈,不如咱们就在光州设伏,再给田虎来个瓮中捉鳖?”
张亦凝摇头:“田虎是方腊的爪牙,杀了他固然解气,但咱们的目标是方腊的腹地。让他来吧,等他到了光州,发现陈安已死,光州已破,定会方寸大乱。到时候咱们再趁机进军,直捣方腊的老巢!”
她顿了顿,对着杨延昭道:“把信使关起来,严加看管,别让他跑了。另外,加强城防,做好迎接田虎的准备——咱们要让他知道,光州不是那么好进的!”
杨延昭领命而去,府衙内只剩下张亦凝、李星群和李助。李星群看着窗外的夜色,兴奋地说:“大哥,咱们拿下了光州,接下来就能直捣方腊的老巢了!这场仗,咱们赢定了!”
张亦凝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带着笃定:“没错,赢定了。但不能掉以轻心,方腊还有几十万兵马,田虎的五万援军也快到了,接下来的仗,会更难打。”
李助也点头道:“前辈说得对,咱们得尽快巩固光州的防御,整编队伍,做好应对田虎援军的准备。另外,还要派人联络周边的义军,争取他们的支持,这样咱们的力量就更强了。”
张亦凝深吸一口气:“好,就按李助说的办。从今天起,光州就是咱们的根据地,咱们要以此为起点,一步步打败方腊,平定江南!”
夜色渐深,光州城的火光渐渐熄灭,只剩下城头的火把还在燃烧,像一颗颗守护城池的星辰。城内的百姓已经睡熟,只有巡逻的兵卒还在街头走动,脚步声清脆而坚定。张亦凝站在府衙的屋顶上,望着远方的夜空,心里清楚——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但他们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第二天一早,光州城的街道上就热闹起来。李助让人在街头巷尾设立了粥棚,给百姓们分发米粥,又让人打开府衙的粮仓,给缺粮的百姓发放粮食。百姓们看着和蔼可亲的兵卒,又尝着温热的米粥,都纷纷称赞:“还是朝廷的军队好啊!陈安在的时候,可没给我们过这么好的日子!”
李星群带着五百人在西城门巡逻,看着进城的百姓脸上都带着笑容,心里也暖洋洋的。他走到一个粥棚前,接过一碗米粥,尝了一口,对负责粥棚的兵卒道:“粥熬得不错,再给百姓们多放些米,让他们吃饱。”
兵卒笑着应道:“是,李大人!我们已经准备了足够的粮食,保证让每个百姓都能吃饱。”
就在这时,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走过来,拉着李星群的手,哽咽着说:“大人,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陈安的亲信王三,抢了我的儿媳妇,还杀了我的儿子,您一定要杀了他,为我们报仇!”
李星群心里一沉,赶紧扶着老婆婆坐下:“老婆婆,您别着急,慢慢说。王三现在在哪里?”
老婆婆擦了擦眼泪,道:“他昨天趁乱逃跑了,听说躲在城外的破庙里。大人,您一定要抓住他,为我们报仇啊!”
李星群点点头:“您放心,我一定会抓住王三,为您报仇雪恨。”他立刻让人去城外的破庙搜查,自己则陪着老婆婆,安慰了她许久。
没过多久,去搜查的兵卒就回来了,还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汉子。那汉子看见李星群,立刻挣扎着喊道:“大人饶命!我不是故意的,是陈安逼我的!”
李星群冷笑一声:“陈安逼你?你抢民女、杀百姓的时候,怎么不说陈安逼你?”他对着兵卒道,“把他拉下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兵卒领命而去,很快,王三的首级就挂在了城门上。百姓们看着王三的首级,都拍手称快:“杀得好!杀得好!这下我们可算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与此同时,杨延昭正在整编投降的兵卒。他让人把投降的兵卒集中在教场,亲自挑选精锐。对于那些愿意归顺的兵卒,他让人给他们发放铠甲和兵器,编入自己的队伍;对于那些不愿意归顺的兵卒,他也没有为难,只是给了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回家务农。
“将军,我们愿意归顺!”一个身材魁梧的兵卒站出来,对着杨延昭拱手道,“陈安在的时候,我们就早就不满他的所作所为了,只是不敢反抗。现在将军来了,我们愿意跟着将军,一起打败方腊,为民除害!”
杨延昭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只要你们真心归顺,我就不会亏待你们。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朝廷的兵卒,要为百姓着想,为国家出力!”
那兵卒激动地说:“是!我们一定听从将军的命令,绝不辜负将军的信任!”
教场上的投降兵卒见有人带头,也都纷纷表示愿意归顺。杨延昭看着眼前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心里也越来越有底气——有了这些精锐的补充,再加上张亦凝的道境实力和李助的智谋,打败方腊,指日可待。
张亦凝则在府衙内和李助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李助指着地图上的庐州,道:“庐州是方腊的重要据点,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如果我们能拿下庐州,就能切断方腊的粮草供应,让他的主力不战自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