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空降汉东主持人,问政领导干部! > 第1211章 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

第1211章 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1/1)

目录

第三天下午,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主动联系了专案组——东海新能源集团董事长,王兆国。

与钱立勇那种草莽起家、行事张扬的风格不同,王兆国在京海市一直以儒商形象示人。他毕业于名牌大学,热衷于慈善,公司主营的光伏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绿色能源项目。在公开场合,他总是侃侃而谈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看起来与高俊峰的腐败网络格格不入。

当王兆国面色憔悴地坐在林纾面前时,他身上那件手工定制的西装显得有些松垮,往日里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他没有等待林纾开口,便主动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推了过来,声音沙哑地说:“林组长,我知道你们迟早会来找我。这些,是我这些年……犯下的糊涂事。我想主动向组织交代清楚。”

林纾没有立刻打开纸袋,他只是平静地看着王兆国,目光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人心。他知道,这种主动投案的背后,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利弊权衡,是弃车保帅的自保之举。他们交代的,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

“王总,‘糊涂事’这三个字,太轻了。”林纾缓缓开口,“我们想听的,是实话。”

王兆国的身体猛地一颤,他苦笑了一下,开始了他的讲述。他的行贿方式,比钱立勇的“雅贿”更加隐蔽,也更加“温情脉脉”。

他行贿的对象,是高俊峰唯一的儿子,高远。

高远五年前从国内大学毕业后,便被送往英国一所顶尖学府攻读金融硕士。这所学校的学费和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是天文数字。

“高书记这个人,戒心极重,从不直接沾钱。”王兆国回忆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恐惧,也有某种“佩服”,“我曾经也想过用一些传统的方式,但都被他不动声色地挡了回来。有一次在一个饭局上,他无意中提起,说儿子在国外很辛苦,一边读书一边还要打工赚生活费,言语间满是‘心疼’。”

王兆国是何等聪明的人,他立刻就听懂了这弦外之音。他知道,机会来了。

他没有愚蠢到直接给高远汇款,而是精心设计了一个“合法”的外衣。他以东海新能源集团的名义,设立了一个名为“东海未来领袖国际奖学金”的项目,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选拔”一到两名优秀青年,全额资助其海外深造。

“这个项目的所有流程都是公开透明的,我们聘请了专业的教育咨询机构来运作,评选标准、公示名单,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王兆国说到这里,嘴角泛起一丝诡异的弧度,“而高远的申请材料,自然是所有候选人中最‘优秀’的。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一届奖学金的获得者。”

纸袋里的文件,正是这份奖学金的全部资料。从项目章程,到评审记录,再到银行的付款凭证,每一份都看起来无可挑剔。然而,在资金流向那一页,调查人员发现,这笔每年高达二十万英镑的“奖学金”,并非直接支付给学校或高远本人,而是汇入了一个注册在开曼群岛的信托基金账户。

“这笔钱,不仅仅是学费和生活费。”王兆国的声音越来越低,他从纸袋里拿出另一份文件,那是一份房产购买合同的复印件。“高远说学校宿舍住不惯,我就通过这个基金,在伦敦市中心肯辛顿区,为他全款购置了一套高级公寓,价值两百多万英镑。”

林纾看着合同上那个属于一家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离岸公司的签名,心中已是一片冰冷。高俊峰一家的贪婪和狡猾,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他们不仅在国内用权力织网,更在海外为自己铺设了如此奢侈的金丝雀巢。

王兆国的交代,为专案组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通往境外的调查方向。林纾立刻让组员以此为突破口,对高俊峰所有直系及旁系亲属的资产状况,进行一次彻底的、不留死角的排查。

调查结果在一个星期后汇总到了林纾的办公桌上,那份厚厚的报告,看得他触目惊心。

报告显示,高俊峰的亲属们,包括他的两个弟弟、妻子的妹妹等人,在过去十年间,先后在北京、上海、海南三亚以及香港、温哥华等地,购买了总计十一处房产。这些房产无一例外都登记在他们本人或其子女名下,但购买资金的来源却极其诡异。

技术组的金融专家小陈指着一张巨大的资金流向图,向林纾解释:“林组长,您看,这些购房款,每一笔都经过了至少五次以上的转移。它们从几十家看似毫无关联的建筑、贸易、咨询公司账户流出,汇集到几个由职业经理人代持的投资公司,然后再以‘投资收益’或‘借款’的名义,转到高家亲属的账户上。整个链条被刻意拉长、打碎,每一次转移都设置了防火墙,就是为了让我们无法直接追查到源头。”

这是一张精心编织的洗钱网络,其复杂和专业程度,堪比专业的金融犯罪集团。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发现,还在后面。在调查高俊峰的妻子江澜时,一个巨大的疑点浮出水面。

江澜,今年五十二岁,出身书香门第,平日里举止优雅,热衷于慈善和艺术,在京海市上流社会的太太圈里声望极高。她名下有一家名为“经纬战略咨询”的公司。这家公司注册于八年前,业务范围非常模糊,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市场准入”等咨询服务。

“这家公司很奇怪,”负责调查江澜的小组组长汇报道,“它的客户名单,几乎囊括了所有在京海拿到过大型政府工程或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包括钱立勇的鼎泰建设和王兆国的东海新能源。但它的业务量却少得可怜,有时候一年只签一两份合同。”

“一两份合同?那它的利润从哪里来?”林纾皱起了眉头。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组长将一份财务报表递给林纾,“它的每一份合同,咨询费都是天价,动辄上千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