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天下为棋(2/2)
身为智谋之士的程昱很快意识到,吕布这“莽夫”竟是假意投降......引曹军入瓮!
可惜......为时已晚!
吕布统领并州铁骑,以中央突破战术,瞬间击破正与魏延小沛守军缠斗的夏侯渊大军。
李典率部奋力死战,却被吕布率军突阵,单手持方天画戟斩杀,程昱在逃命之中,亦被并州铁骑踏作了肉泥......
魏延率军猛攻夏侯渊,二人奋力死斗,慌乱震惊之余,夏侯渊渐渐难敌魏延,其腹部中了魏延一刀,被麾下亲卫拼死救出,往兖州方向突围,魏延总算报了昔日汝南的“一箭之仇”!
此番以徐州,以吕布为饵,引曹军入瓮,自然是诸葛亮,庞统,徐庶,陈宫几大军师联手设下的“反计”!
霍骁麾下烛龙秘谍,早得知辽东太守公孙康与曹操勾结,却故意让糜芳“投敌”,扮演“反贼”角色,并通过暗中支会吕布,精心表演了这一场“大戏”!
徐州文武之中,仅有吕布,糜芳,陈宫,魏延寥寥几人早知真相,连被吕布“骗回”下邳的吕玲儿,亦是被霍骁,吕布这对“好翁婿”蒙在鼓里!
刘备听小沛传来捷报,当即命张辽,赵云率左右骁骑,长驱直入,先行攻入兖州腹地,追击夏侯渊溃军。
同时,霍骁率荆州军猛攻宛城,关羽率江东军渡江北上,支援张飞,太史慈,自江夏攻入汝南!
吕布,魏延亦马不停蹄,放出下邳被囚禁的臧霸,孙观,在陈宫的悉心解释,与主公刘备的密信之下,目瞪口呆的臧霸,孙观才随吕布,魏延,对“入侵”徐州北部的曹仁所部曹军发起反攻!
曹仁同样被“盟友”吕布打了个措手不及!
其麾下大将史涣,被吕布一箭射杀,谋士荀攸则被臧霸,孙观二人所部泰山兵生擒,张合与魏延大战,好歹拼死突围得脱......
至于曹仁本人,却不那么幸运,他被徐州军团团包围,欲奋力突围却难脱身,最终他呼喝死战,力竭而亡于乱军之中!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七月,曹刘两家的中原战局,已是攻守之势大逆!
曹仁,夏侯渊两路大军因吕布反计,折损极大,夏侯惇,荀彧还要固守许都,因此宛城张绣,汝南曹洪便难有援军!
曹仁战死的“噩耗”传到邺城,曹操大哭怒极之下,头风发作,直至昏厥于地。
待曹操调集冀州兵马,回军兖州之际,重镇汝南已被关羽,张飞,太史慈攻破,追击战中,张飞一马当先,以蛇矛挑曹洪于马下!
而宛城也在霍骁所部猛攻之下陷落,张绣幼子张泉,被养在曹操府中为质,顾及爱子性命,张绣只得率亲卫向霍骁发起决死突击,最终......其战死于霍骁骁龙戟下......
汝南,宛城皆破,许都便彻底暴露于刘备军兵锋之下!
夏侯渊率残军欲回援许都,却被张辽,赵云左右骁骑截断归路,双方大战一场,夏侯渊险些死于张辽枪下,只得被迫逃往陈留!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陈宫与沮授联手设计,以势弱的袁谭军诱敌,引于禁所部攻打青州,结果于禁被吕布,魏延率并州铁骑大破于临淄,其麾下青州兵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本人亦被生擒活捉......
与此同时,霍骁,关羽,张飞,太史慈等刘备军大将,以八万大军围困许都。
许都城内仅有夏侯惇,荀彧所部一万五千兵马,二人决定死守许都,等待曹操亲自率军来援。
然而......霍骁提前安排于许都的烛龙秘谍,与暗中投效刘备一方的伏完(伏皇后之父,即伏囯丈),伏德父子,会同当朝公卿起事!
夏侯惇大怒之下奋力镇压,一时间......许都城内血流成河。
然而,内忧外患之下,还是被“内鬼”打开许都南城门,霍骁率虎步军长驱直入,并攻打其他四方城门!
夏侯惇暴怒之下,命荀彧前去挟持天子,并开始放火焚烧宫殿。
面对汹涌如潮水的刘备军,夏侯惇奋力死战,最终死于关羽青龙刀下......
荀彧面对瑟瑟发抖,抱在一起的天子与伏皇后,终究是叹息一声,命麾下亲卫扑灭火焰,放下兵刃,选择了向霍骁,关羽投降......
刘备听闻许都攻克,天子获释,心情激动难眠,在白毦军陈到护卫下,星夜赶往许都,参见天子。
天子得见刘备,当即口呼皇叔,涕泪齐下,刘备亦情难自禁,跪地嚎哭不止......
得知许都告破,夏侯惇战死,荀彧归降,已率军至陈留,与夏侯渊汇合的曹操,大笑复又大哭......
此时,郭嘉已病重身故,程昱战死,荀彧,荀攸(被吕布擒住)叔侄归降......贾诩,司马懿二人劝曹操陈留难守,当速做打算!
曹操咬牙切齿,誓与刘备周旋到底,其命夏侯渊进驻虎牢关,守备洛阳,自领军返回邺城,准备倚仗黄河天险,虎牢雄关抗拒刘备大军!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九月,天子刘协以皇叔刘备匡扶汉室,解救天子之大功,敕封其为“淮南公”,并下令赐九锡!
刘备再三推辞,最终拜谢“淮南公”之爵位,却对九锡坚持不受,刘协见皇叔非是故作矜持,乃是真心不受,这才作罢。
如此一来,曹操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反而刘备扶持天子于许都,又受封“淮南公”,声望一时无两。
曹操无奈之下,只得诈称天子刘协被刘备挟持,自封为魏公,立誓反攻许都,“解救”天子!
在荀彧,荀攸叔侄默许下,杨修,祢衡,孔融(被刘备召回)等朝臣,怒斥曹操自封魏公为谋逆之举!
曹操一方的御用文人陈琳等辈亦反唇相讥,称刘备欺世盗名,挟持君上,许都朝廷已名存实亡!
就在天下一片纷乱之中,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三月,陆逊所部终于攻破交州治所交趾,士燮在绝望中归降。
同年六月,霍骁受命为北伐军统帅,庞统为参军,与吕布,魏延,赵云,张辽,高顺,田豫等众将,统兵六万进攻河北,兵锋直指邺城。
关羽则受命为西征军统帅,诸葛亮为参军,与三弟张飞,太史慈,陈武,周仓,廖化等众将,统兵七万进攻虎牢关,兵锋直指大汉故都洛阳。
甘宁,徐盛统领锦帆水军北上,于延津大破曹操大将吕虔所部水军,吕虔战死,至此黄河沿岸畅通无阻,曹军只得凭借河北腹地固守!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九月,霍骁攻克冀州重镇黎阳,先锋魏延阵斩曹军悍将乐进!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十月,霍骁命人修书前往幽州,力邀袁熙,以及小舅子袁斌南下冀州助战。
在对曹操的刻骨仇恨中,袁熙命四弟袁斌统领颜良,牵招等袁氏大将,以及一万五千精兵前往。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十一月,被日益严重头风困扰的曹操,一力坚持固守邺城,此时,邺城仅剩余三万曹军驻守......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十二月,曹昂与徐晃率两万并州军,兵出壶关,来援邺城,却被吕布,赵云,张辽三将统领的并州铁骑,左右骁骑,合计万余精骑大败于魏郡!
徐晃挥舞大斧,拼死掩护大公子曹昂撤往晋阳,自己却被赵云盘龙枪挑于马下......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五月,被霍骁所部围城近半年之久的邺城,终于到达了极限......连大将张合,亦在惨烈的攻城战中被乱箭射杀!
而日渐繁重的军务引起的头风,终究也还是压垮了曹操......于病榻之上,弥留之际,曹操命贾诩,司马懿以保全曹氏一族为条件,与霍骁进行和谈。
若刘备一方正式允诺,则邺城开城投降,并传信身在并州的长子曹昂,一同归顺许都朝廷......
霍骁与曹军出城信使交谈后,命人前往许都禀报主公刘备,刘备为免无辜将士攻城殒命,允诺曹氏一族只要真心归降,绝不加害!
待霍骁,袁斌领大军进城,除了低头不语的贾诩,司马懿等曹氏重臣,还有立于孤寂冷清灵堂之上的曹操灵位......
身在并州的曹昂得知父亲病亡,悲痛万分,大哭几近昏厥,待看完曹操留下的密信,一番挣扎之后,曹昂还是选择了献上晋阳,正式归降......
至此,河北的并,冀两州,已在霍骁掌握之中,面对小舅子袁斌,霍骁开诚布公,与其进行了一番密谈......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六月,曹操病亡,曹昂归降的消息传至虎牢关,夏侯渊起初不信,大骂刘备军诡诈,直至接到了曹昂的亲笔信,并附上父亲的绝笔密信......夏侯渊瞬间如老了十岁,他终于开关而降......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七月,大汉东都洛阳,西都长安相继光复!刘备激动万分,亲自逢迎天子刘协,还于洛阳旧都!
同月,在袁斌多番劝导之下,二哥袁熙终于献出幽州,就此归降霍骁北伐军!
而霍骁继续命吕布,张辽,赵云统领麾下精骑,会同袁斌辽西边军为前锋,继续进攻“墙头草”辽东太守公孙康!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十月,霍骁北伐军攻克辽东治所襄平城,公孙康在绝望之中选择了自刎,公孙氏族人也大多在负隅顽抗中被剿灭......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一月,在刘备匡扶汉室,辅佐天子平定天下,还于旧都的巨大声势,以及谋主沮授的多番谏言下,袁谭动身前往洛阳,亲自拜见天子与淮南公刘备,表示自己为大汉忠臣,其治下青州亦愿奉大汉朝廷之命,正式“归顺”!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五月,经过一年多休整的刘备军再度攻伐雍,凉二州。
经过霍骁多番运作,以麾下大将赵云迎娶马腾之女,马超之妹马云禄为“条件”,两方正式联姻,共攻韩遂!
在吕布,赵云,张辽,马超,马岱等当世一流骑将的猛攻之下,韩遂连战连败。
最终,马超凭借西凉马家声望,以及自己天神威将军之名,集结羌族强援,与霍骁一同大破韩遂于陇右,韩家大将阎行被马超一枪贯喉,韩遂本人亦死于赵云右骁骑乱箭之下......
马超命麾下凉州铁骑,在阎行,韩遂尸身之上往来奔驰,将二人踏作肉泥,以告慰二弟马休在天之灵!至此,雍凉二州亦重回大汉朝廷治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割据汉中的张鲁,在霍骁师尊左慈,南华等人劝导下,又目睹淮南公刘备当朝新政畅行于天下,远胜自己的五斗米之道,最终其决定纳汉中之地而降!
刘备大喜之下,上表天子,封张鲁为天师,允许其兴建义舍,自由传教。
张鲁脱去一身俗务,与其子张盛及张氏族人,回归祖先张道陵成道之豫章龙虎山,潜心修道,再不问世事。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九月,南中豪强雍闿,高定,联合南中蛮部首领孟获,朱褒等人进犯荆南,交州之地。
大都督陆逊奉命平叛,其以归顺的五溪蛮首领沙摩柯为先锋,彭材,韩义,胡车儿等无当飞军为主力,阵斩雍闿,高定等南中豪强,又将孟获,朱褒等蛮族首领赶回南中。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五月,历时半年之久的南中讨伐战落下帷幕,陆逊大幅削弱孟获,朱褒等蛮族部落实力,让其主动投降,又扶持叟族,濮族等其余部族制衡各方势力,南中局面渐渐安稳。
此时,这大汉天下,便只剩益州一地尚未真正臣服于大汉朝廷。
不过......在南中(南),永安(东),汉中(北)三个方向的刘备军威慑之下,性情懦弱的益州牧刘璋,还是颇识时务地选择了归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正旦新年,刘璋亲自前往洛阳,拜见天子刘协与淮南公刘备。
刘备以刘璋同为汉室宗亲,刘姓血脉为由,擢升刘璋为大汉九卿之一的宗正,留其于京师洛阳,益州牧之职则由朝廷另派人选委任。
(注:宗正负责掌管皇族事务,是维护皇族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的核心官职~)
至此,大汉天下终于归于一统!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六月,天子刘协晋淮南公刘备为淮南王!命其助自己协理天下,推行大汉新政!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三月,幽并二州传来急报,乌桓大单于蹋顿,联合南匈奴大单于呼厨泉,鲜卑大人步度根,以及新晋崛起的拓跋部,轲比能部纠集十万铁骑,一同南下犯境。
同年六月,冠军侯霍骁受命领军出征,其统领吕布,张辽,赵云,太史慈众将,与辽西侯袁斌汇合于上谷,以四万精骑出塞。
同年七月,霍骁所部精骑斥候,在朔方追踪到蹋顿异族联军踪迹,五日之后,大漠戈壁之上,双方爆发激战!
霍骁命吕布率五千并州铁骑,张辽率五千左骁骑,以中央穿凿战术,猛攻敌方前锋,南匈奴大单于呼厨泉。
在吕布奋力掩护下,张辽率军冲阵,于万军之中刺呼厨泉于马下!
袁斌率辽西边军紧随其后,击杀檀石槐之后,鲜卑大人步度根!
眼见汉军如此凶猛,己方一连折损两员大将,势力稍弱的拓跋部已萌生退意,唯有柯比能依旧高声呼喝,率部族勇士与霍骁麾下精骑死战。
然而......面对赵云五千右骁骑的奔射战法,拓跋部,柯比能部损失惨重。
柯比能本人,更是被太史慈一记飞射,正中眼窝而亡!
拓跋力眼见柯比能身死,肝胆俱裂,当即率众逃离了朔方战场。
蹋顿所部足有三万铁骑,战力在草原群雄之中最为雄厚,可惜......他遇到的......是霍骁为首的大汉精锐,这些声威如雷贯耳的猛将,无一不是汉末乱世百战余生的英雄豪杰!
在吕布,张辽,赵云,太史慈,袁斌等众将的助攻之下,霍骁率三百玄甲卫,突破蹋顿铁骑层层围堵,骁龙戟阵斩蹋顿,将其首级高悬火红的大汉战旗之上!
这些自命彪悍善战,将汉人视为牛羊的乌桓,匈奴,鲜卑等异族,这才感觉到这支汉家铁骑的骁勇!
他们的士气一触即溃......随后,便是三天三夜的追击战!
此役,霍骁下令不留俘虏,一律格杀,意在彻底打断北方异族的“脊梁”。
霍骁众将一路追击至燕然山下,此役至少击杀乌桓,匈奴,鲜卑五万余骑......俘获无数战马牛羊,却并无一个活人!
眼见这些所谓草原勇士已如丧家之犬,率残兵败将遁入北面的风沙之中,霍骁这才下令罢手,他率众将登上燕然山,目睹了昔日车骑将军窦宪纪功的刻石(即燕然勒石~)。
这块刻石已历经百年,饱受风沙腐蚀,字迹却仍旧依稀可辨......沉默良久,霍骁命人仿效窦宪,另刻一石,置于其旁......而他的目光,却仿佛看见了风沙漫天的极北之地!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十月,霍骁率军班师回朝,洛阳百姓得知霍骁仿效百年前大汉铁骑燕然勒石的壮举,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淮南王刘备亦亲自相迎,与霍骁同乘一车,以彰显大汉之荣耀!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太史令上报“五星连珠”,“紫气东来”等异象,同时民间亦多报“嘉禾生,芝草出”,“醴泉涌,甘露降”等吉兆......
天子刘协命人勘察求证之后,当即手捧传国玉玺,欲仿效尧舜先贤,主动禅帝位于皇叔,淮南王刘备!
同时诸葛亮,庞统,关羽,霍骁等百官劝进,民间更有万民上表,直言刘皇叔乃天命所归,当继大统,再兴汉室!
三请三让之后,推辞不过的刘备,当即昭告天下,接受刘协禅让,继皇帝位,转封刘协为弘农王。
大位既定,刘备立长子刘禅为太子,糜贞为皇后,甘梅为贵妃,糜竺,糜芳皆为国舅爷。
诸葛亮为丞相,庞统为御史大夫,徐庶为司徒,陈宫为司空。
二弟关羽为大将军,晋赵国公。
三弟张飞为车骑将军,晋燕国公。
冠军侯霍骁为骠骑将军,晋梁国公。
温侯吕布为卫将军,晋五原郡公。
张辽为征东将军,赵云为征北将军,陆逊为征南将军,马超为征西将军。
高顺为镇东将军,刘磐为镇北将军,甘宁为镇南将军,黄忠为镇西将军......刘备军文武功臣皆有封赏。
随即,刘备下令改元黄龙,大赦天下,休养生息。
黄龙二年(公元215年)六月,大汉天子刘备应张掖,酒泉,敦煌等河西诸郡之请,重开西域都护府,并命梁国公霍骁出任西域大都护,征西将军马超为西域副校尉!
黄龙十五年(公元228年)九月,匡扶汉室,终结乱世的一代明君刘备,驾崩于洛阳,天下臣民皆哀,两位结义兄弟关羽,张飞更是痛哭晕厥,直欲寻兄长而去。
先帝刘备谥号昭武,被安葬于洛阳邙山帝陵,遵其遗言,陪葬之物一切从简,并废除一切人殉旧礼。
太子刘禅正式继皇帝位,并于次年(公元229年)改元建兴。
同年,鄯善,于阗,焉耆,龟兹等西域诸国,欲趁主少国疑,以七万联军进犯敦煌。
西域大都护霍骁闻之大怒,与马超统领大汉安西军三万,于乌垒城大破西域诸国联军,屠戮五万余众,并将“首恶”鄯善,于阗二国主头颅传示西域!
至此,无西域小国再敢冒犯大汉安西军天威,更无人敢缨西域大都护之锋!
时光如白驹过隙,吕布,关羽,马超,张辽,张飞,赵云,庞统,徐庶,诸葛亮,陆逊......这些当世英杰相继离世,皆陪葬于昭武帝刘备帝陵之侧......
数十年间,霍骁辅佐天子刘禅,镇抚四夷,还让大汉水师扬帆远航,陆续发现了夷洲,倭国,南洋诸国等大汉从未踏足之地,更亲自培养了姜维,邓艾,陆抗,羊祜等可塑之才,作为日后大汉栋梁。
建兴二十八年(公元256年)六月,威震西域,北疆的一代名将,梁国公霍骁,也终于走到了人生尽头......
霍骁被天子刘禅赐葬于洛阳邙山帝陵,长伴先帝刘备之侧......
其随葬之物,唯有昔日先帝亲赐之骁龙戟,及一枚冠军侯印绶。
-----------------------------
本书正式完结,感谢各位书友观看~
202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