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391章 颍州军哗变作乱

第391章 颍州军哗变作乱(2/2)

目录

更要有几部忠义军汉……

要有的放矢,自就要研究一下,朝臣之名单,京畿诸部之军将名单,都要一一看过,先接触谁,后接触谁……

一时间,李邦彦也是兴致大起……

第一个想到的自就是白时中,自头前太上皇复辟之事后,白时中已然慢慢淡出了朝堂……

此时此刻,岂不正是白时中再起之时?

只管先去寻……

李邦彦到处忙碌来去,一忙好几日过去了……

忽然,枢密院副使刘延庆派人来请,不仅仅是请他,更是请得诸多衙门之人。

何事?

颍州军哗变,消息刚刚入京……

诸多相公皆至,倒也无人当真着急,李邦彦更是一点都不急,甚至隐隐间,还有些高兴……

为何?

因为如今,天子已然退位,明面上,是燕王在国。

那颍州军哗变,自就不是天子之事,而是燕王之事,自是燕王焦头烂额……

当然,众人也不是不能出力,但有一个前提,就得燕王亲自来说,亲自来请,请大家出力!

李邦彦也问:“颍州军为何哗变啊?”

刘延庆一语去:“还能为何?缺粮缺饷,军汉们活不下去了,岂能不哗变?”

“头前,不是我等一人出了几万贯钱吗?钱呢?”此时此刻,李邦彦自是已朝堂第一人自居了,自然要出言出头……

“那点钱,加在一起不过三四百万贯,还是人家荣国公一人出了几十万贯去……这点钱,与天下各路州府而言,不过杯水车薪,好在燕王安排了钱粮从京东来补,不然,这天下只怕要大乱了,只是万万没想到,颍州军连这几日都等不及了……”

这真是刘延庆心中所想,他说的,都是他真实了解的事情。

对于苏武要做的其他事,他自是一概不知。

却道李邦彦说了一句什么?

他说:“京东是真有钱啊……竟是能补天下度支……那这倒也不需要什么三司户部了……”

刘延庆心中觉得奇怪,今天李邦彦是怎么了?失心疯了?

刘延庆一语去:“还是先想一想怎么解决此事吧……”

“京东有钱有粮,那还不好说吗?”李邦彦又道。

一旁荣国公钱忱,那是实在看不下去了,一语去:“李相公,你少说几句吧……”

李邦彦两手一摊:“正好,我自不言,如此大事,自有燕王解决就是……”

刘延庆也是无奈,这些相公,他着实是搞不懂,只能不理会,左右去看:“诸位,可否再凑一些钱粮,如此,我以枢密院的名义派使节去,便也好说项,安抚下来就是……不然当真打得一团糟,燕王在北,一时又难以回头来,不免……到时候肆虐州府又多起来,从贼也多,难以收场……苦的都是百姓啊……”

“京东的钱粮不就来了吗?”李邦彦又接话了。

“如此大笔的钱粮,这不还要一些时日吗?此时颍州兵不过刚刚哗变,影响不大,当机立断之时,自是要诸位先出力……”

刘延庆是认认真真在解决事情。

李邦彦左右看了看,不言,意思就是没钱。

也是一个道理,哪里有国家缺钱,就找当官的要?

那要真是如此行事,岂不成了惯例?

那还当什么官?

钱忱也左右去看,自是无一人抬头,他欲言又止,上一次他也大出血了,这一次,也不是一个钱两个钱的事……

这……一时也有犹豫……

“唉……”刘延庆无奈叹气,他叹的不是哗变,叹的是军汉们当真成了贼寇,劫掠一起,不知多少百姓遭受灭顶之灾。

李邦彦忽然一语来:“刘枢相是常胜之将,领兵去打就是……”

领兵去打?

领哪里的兵?京畿的兵?如今这京畿之兵,刘延庆真怕领到半路上就散了……

西北之兵?那来得及吗?

这倒是其次,出兵,也是要钱粮的……

军汉在家里,拖欠几天粮饷,他们还能想办法撑一撑,不到真正要饿死的时候,没有谁会提着脑袋造反……

撑一撑,京东钱粮也就来了。

但出征不一样,开拔要发钱,上阵要发钱,你更得把路上的粮食先行备好,不然半路上饿起来,岂不又是十数万贼?

没有粮,怎么开拔?

“唉……”刘延庆一圈看去,心中凉得透透……

不论怎么说,不论谁是皇帝……这天下还是天下,这万民还是万民,这社稷还是社稷……

天下为公乎?天下为私乎?

无奈,刘延庆一语:“那就散了吧,等上几天再说……”

这朝廷,没什么用了……从女真来的那一日开始,乱成了一锅粥,皇帝更易,又更乱,燕王一起,乱上加乱……

这朝廷,废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稳定下来……

李邦彦第一个起身来:“如今,天下退位,燕王为尊,如此家国大事,自有燕王定夺,散了吧……”

颍州远不远?

其实远,六百里。

颍州近不近?也近,六百里,真行军快赶,步行而来,也不过十日之事。

当然,众人也想,打仗嘛,沿路皆有大军,城池无数,那定不是眼前之事……

连刘延庆也这么想……

不免,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也去信京东,看看京东能不能派一支部曲来,不要太多,五七千就足矣……

京东之兵,自不是刘延庆这个枢密院副使可以轻易调动的,所以只能去信问……

去要把这件事赶紧报给燕王知晓……

只道此时苏武在何处?

正在京东,正在京东点兵,诸军,能点的全点了,北上去……

反正,刘延庆的书信来的时候,自是徒劳,京东一时也无兵可用……

但苏武也不能真不管这事,只待京中的消息追上苏武的时候,苏武自然就会带着一部快骑疾驰南下,救援东京……

这一点,那是不会假的……

枢密院的会议散了去,李邦彦当真心情大好……

第一时间就往皇城去,第二次去了,倒也还有些担忧,担忧军汉又不准他进了……

没想到,军汉们还不拦他,只管让他去……

再见到赵佶,赵佶当真精气神好了几分,只待赵佶又看到了李邦彦,更是欣喜非常,奔到延福宫院子中来迎……

便是不等行礼,就一把拉住李邦彦的手,入宫殿内,更往里屋去进……

“陛下,好事好事,大好事啊……”李邦彦当真欣喜。

“喜出何来?快说快说!”天子闻言也激动不已。

“颍州军哗变作乱!”李邦彦一语。

“这有何喜……”赵佶有些失望。

“陛下未想其中详细啊,此时颍州军哗变,岂不是让那苏武焦头烂额?他自一边要分兵来平叛,一边还要应对女真去决死,他苏武邀买人心,拢共也不过那几万军,如此岂不分化了他的兵力?让他少了许多胜算?”

李邦彦一语说完,只看赵佶连忙眉眼一开:“是极是极,此大好事……”

“此一好也!”李邦彦还要卖关子,让自己在赵佶面前更显得高明。

“那还有二好?”赵佶喜出望外,捏着李邦彦的手连连使劲。

“自还有二好,老臣想着……能不能联系上颍州军的军将,那军将好似名叫梅展,昔日还在大同与苏武战过一场,就是随着王黼去的那一番,就是头前……”

李邦彦还真研究了一下。

“那再好不过,那他与苏武定有仇怨!他说不得,就是因为苏武篡国,所以哗变!”天子自动脑补,逻辑很通。

“然也,所以,老臣联系上他,只管让他打到京城来,说不定,还真就成了救国之力!”

李邦彦岂能无谋?

赵佶闻言更是惊喜非常:“谁说天下无忠义?有此第一人,自是有一就有二,到时候,只怕勤王之军,遍野都是!”

“陛下勿急,静观其变,且看那刘延庆有没有得手段,反正现下,朝廷是无钱无粮,什么大军都动弹不得……局势向好,局势向好啊……刚才陛下之语也有道理,许那梅展,就是忠义无双之辈,正是救亡图存之举!”

李邦彦是越想越好。

赵佶激动非常:“李卿快快出宫去探,探军情,只看那梅展每日都到了何处,最好真的一路狂飙突进,速速打到京中来!”

李邦彦也点头:“好,老臣这就再去探!有好消息,立马就来告知陛下!”

第二日,倒也不必如何探,枢密院又来请。

刘延庆是焦头烂额在与众多相公们来说:“诸位,诸位啊,颍州叛军,已然进陈州了,连破项城,南顿,已然就要围困陈州城了……州县人马,哪里堪用啊,当真毫无抵抗,沿路真是势如破竹,若还不管,只怕真又要肆虐京畿了,到时候,只怕东京城也危……诸位,诸位,难道真要让叛军打进东京城来?”

钱忱闻言,皱眉不止,心中真急了起来,终于起身一语来:“头前已然交割过一回了,此时我在京中,真无有多余之钱粮,最多最多,还能凑个六七万贯的钱粮之物,一并与你就是了……”

钱忱之言,自也真不假,上一次,他就是量力而行,结的是与苏武的善缘,那是真没有留手。

现钱现粮,那是真没多少了,所以刘延庆第一次找他的时候,他是欲言又止……

这一次,看起来是越发紧急了,一破陈州城池,那就真入京畿了,东京岂能还远?

都给了吧,不留了……

也是人家产业实多,京城与江浙,今年的用完,明年的还有……

刘延庆闻言大喜,当真作拜:“拜谢国公大义为国!”

钱忱只管摆摆手去:“速速去解决此事吧……”

这点钱粮,显然不够,差得远。

安抚叛军,人家已然连破城池,胃口必然大了,这胃口已然不是钱的事了,再去招安,只怕大笔钱粮除外,还要官职之类……

这都是以往大宋朝的惯例……

京畿之军开拔平贼,这点钱粮,那更不够……

刘延庆只能再出言:“诸位,诸位……荣国公已然再出巨资,诸位……是不是也当……”

左右扫去,无有一人抬头对视……

刘延庆凉透了的心,更是到了冰点……

他也更不知道,李邦彦低头之下,忍不住都差点要笑了,心中只夸,颍州梅展,悍勇得紧,打得好,赶紧打到东京来……

也想着,这回真要派人往陈州方向去了,赶紧把梅展见到……

派谁呢?

想来想去,取舍无数,都不稳妥,唯有儿子李禄……

这事吧,还是要有后手的,派别人去,着实不行。也怕来日,那苏武还真就南北皆战,大胜梅展还大胜女真而回,登顶大宝,那这些事,自都要隐秘非常……

只管等会议散了去,赶紧就办……

办好之后,还得入京去见天子,天子这回,只怕要喜得手舞足蹈了……

天下忠义,唯他李邦彦一人尔!

梅展,快来快来!

最好沿路裹挟……不对,沿路招募忠勇,真有个忠勇百万入汴京,护社稷,护天子!

(兄弟们,七千三,已是疲惫不堪……精气神真的不比少年时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