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必须时刻保持畅通(1/2)
赵承平没有离开,而是留在现场监督整改。他看着工人们一点点清理安全通道,看着杂乱的材料被分类整理,看着脚手架被逐一加固,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依旧保持着警惕——他见过太多施工方“应付检查”,检查人员一走就恢复原样,必须盯着整改到位。
两个小时后,安全通道终于被清理干净,宽宽的通道上没有任何障碍物,墙上重新贴上了醒目的“安全出口”标识;水泥被重新堆放在木方上,盖上了崭新的防雨布;钢筋被搬到指定区域,正在进行除锈处理;脚手架经过加固后变得稳固,工人都系好了安全带;消防器材也更换了新的,整齐地摆放在通道两侧。
孙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赵承平面前:“赵工,您检查一下,都整改好了。”
赵承平沿着工地仔细巡查了一圈,确认所有问题都整改到位后,才点了点头:“整改得不错,但后续要保持。安全管理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要形成常态化,我会不定期来抽查的。”他拿出笔记本,写下整改情况和后续要求,“材料要实行分批进场、分类堆放,安全通道必须时刻保持畅通,每天开工前要检查安全设施,工人要进行安全培训,这些都要落实到位。”
“一定一定!”孙老板连连点头,这次的态度比之前诚恳了许多,“赵工,谢谢您的提醒,之前是我太急于赶进度,忽视了安全,以后肯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从农贸市场出来时,时针已经指向下午三点。赵承平的旧桑塔纳刚驶离老城区,天空就飘起了细密的小雨,雨丝打在车窗上,模糊了前方的视线。
他打开雨刮器,调到最快档位,心里盘算着最后一个检查项目——社区养老院装修工程。
这项目虽小,建筑面积不足八百平米,却是专为周边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打造的“暖心工程”,细节里藏着老人的安全与舒适,容不得半点马虎。
下午四点,车子缓缓停在社区养老院门口。雨势渐小,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
养老院是一栋三层小楼,外墙已经刷成了温暖的米黄色,门口的小花园里种着月季和冬青,透着几分温馨。
施工负责人李姐早已在门口等候,她穿着干净的工装,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赵工,辛苦您了,这么大老远跑过来,还赶上了下雨。”
“应该的,养老院的工程,细节最重要。”赵承平摆摆手,戴上安全帽,跟着李姐走进楼内。
装修中的养老院还带着淡淡的油漆味和水泥味,但整体环境比农贸市场整洁得多:材料分类堆放在走廊一侧,用防雨布盖得严实,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墙上贴着醒目的“小心地滑”“禁止吸烟”等标识。
赵承平没有先看整体进度,而是径直走向卫生间——这是养老院安全隐患的重点区域。老人们腿脚不便,卫生间的防滑性能、扶手安装、地面坡度都直接关系到安全。
他蹲下身,用手摸了摸刚铺贴好的防滑地砖,表面有细密的凹凸纹路,触感粗糙,符合防滑标准。
但他没有就此放弃,从帆布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倒在地面上,然后用脚轻轻滑动,感受地砖的防滑效果。“不错,防滑性能挺好。”他点点头,又拿出卷尺测量地面坡度,“坡度1%,刚好符合要求,不容易积水。”
接着,他检查了卫生间的扶手安装。扶手是不锈钢材质的,牢牢固定在墙上,他用力摇晃了几下,没有松动。“扶手高度85厘米,间距30厘米,符合老年人生理特点。”
赵承平一边记录,一边对李姐说,“但要注意扶手的转角处,最好加上防撞条,避免老人磕碰。”李姐赶紧拿出笔记本记下:“赵工想得真周到,我们马上安排人加装防撞条。”
离开卫生间,赵承平又检查了房间的门窗。卧室的门是向内开的,门上没有尖锐的棱角,门把手是圆形的,方便老人握持。他反复开关门几次,门轴转动顺畅,没有卡顿。
“门窗的安全性挺好,但要确保窗户的限位器能正常工作,防止老人不小心把窗户开得太大,发生意外。”他说着,亲自测试了窗户的限位器,确认能固定在不同角度后,才放心地在笔记本上打了个勾。
最关键的是紧急呼叫系统检查。赵承平从一楼到三楼,逐一测试每个房间和公共区域的紧急呼叫按钮。他按下卧室里的呼叫按钮,值班室的铃声立刻响起,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房间号,响应速度很快。但当他按下走廊尽头公共区域的呼叫按钮时,铃声却没有立刻响起,过了三秒钟才微弱地响了一声,屏幕上的房间号也显示错误。
“这个按钮有问题。”赵承平皱起眉头,又连续按了几次,情况依旧。“还有这个房间的按钮,反应也不灵敏。”他走到旁边的房间,按下呼叫按钮,铃声时断时续。
李姐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紧张:“怎么会这样?我们之前测试过,都是好的啊。”
“可能是线路接触不良,或者按钮本身有故障。”赵承平语气平静,“紧急呼叫系统是老人们的‘生命线’,必须保证零故障,一旦老人发生意外,呼叫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他让李姐立刻叫来电工,当场调试。
电工很快赶到,打开呼叫按钮的面板,果然发现是线路接头松动导致接触不良。“赵工,确实是线路的问题,我们马上处理。”电工说着,拿出工具重新接线、固定。
赵承平没有离开,一直守在旁边,看着电工逐一检查所有呼叫按钮的线路,测试每个按钮的响应情况。直到所有按钮都能即时响应,铃声清晰,屏幕显示准确,他才松了口气:“这样就好了,后续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
检查完所有重点区域,已经是傍晚六点。赵承平站在三楼的阳台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满是欣慰。这个养老院的装修工程虽然不大,但施工规范、细节到位,只要后续保持,一定能给老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李姐,整体情况不错,但细节还要再打磨。”他对李姐说,“除了加装扶手防撞条,还要在房间里增加床头小夜灯,方便老人夜间起床;公共区域的桌椅要选择圆角设计,地面的电线要收纳整齐,避免老人绊倒。”
李姐连连点头:“赵工,您放心,我们一定按您的要求整改,绝不马虎。养老院是良心工程,我们会像对待自己家老人一样,把每个细节都做好。”
离开养老院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雨也停了,夜空里缀着几颗稀疏的星星。赵承平肚子饿得咕咕叫,在路边找了家亮着灯的小面馆,点了一碗番茄鸡蛋面。
面馆不大,只有几张桌子,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手脚麻利地煮面、端面。赵承平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心里却还在回想今天检查的三个项目:阳光小学扩建工程井然有序,农贸市场经过整改焕然一新,养老院装修细节到位但仍有提升空间。
吃完面,他驱车前往提前预订的招待所。招待所就在县城边缘,设施简单但干净整洁。他推开房门,放下帆布包,没有休息,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今天的检查情况。
他把手机里的照片一张张导入电脑,分类整理:阳光小学的浇筑作业、农贸市场整改前后的对比、养老院的防滑地砖和紧急呼叫按钮。
每一张照片都配上详细的文字说明,比如“阳光小学楼板浇筑作业规范,钢筋间距符合要求”“农贸市场安全通道整改后宽度2米,畅通无阻”“养老院3楼走廊紧急呼叫按钮反应不灵敏,已现场整改”。
他还把每个项目的问题、整改要求、后续建议一一列出,写成简要报告。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疲惫感一阵阵袭来,眼睛酸涩难忍,他就揉一揉眼睛,喝一口矿泉水,继续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