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太后病重(2/2)
年轻的如襄太嫔,静太嫔、熙太嫔等人,皆是康熙五十年后,才为先帝诞育皇嗣,如今阿哥年纪还小,没有出宫开府,也只能暂时留在宫中,待阿哥成年后再议。
……
“主子,慈宁宫刚刚请了太医。”白芍得到消息,立刻向主子回禀。
妍清握笔的手微顿,“太后病了?可知情况如何?”
“刚听说慈宁宫请了太医才知道的,应当不严重,主子可要前去探望?”白芍询问。
“是要去的。”太后抱恙,她身为皇后自然是要去的,妍清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往外走。
她正在围房中处理宫务,离慈宁宫很近,不过外面正在下雪,就算有宫人清扫,宫道也有些滑,好在她今天穿的是厚底旗鞋,走路更方便些。
白芍伺候主子穿上披风,满吉撑着伞跟在主子身边,为主子遮挡落雪,一行人簇拥着妍清往慈宁宫而去。
看着鹅毛般的大雪,妍清心中叹了口气,转眼又到年下了,有道是年关难过,寒冷的冬季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为难熬。
太后今年六十有五,在古代算高龄了,这两年请太医的次数频繁了许多,怕是……
思及此,妍清加快了脚步,进了慈宁宫,慈宁宫地龙烧的旺,室内温暖如春,嬷嬷请妍清进殿,妍清脱了披风走进内室,便见太后靠在榻上,面色苍白憔悴。
“臣妾给皇额娘请安,臣妾听说皇额娘这里请了太医,特意过来看看,皇额娘哪里不舒服?”妍清屈膝行礼。
“没什么,一点小毛病而已,钱嬷嬷便大惊小怪的请来太医,连你都被惊动了。”太后摆摆手,不甚在意的道。
妍清看着太后的容色,不敢疏忽,询问一旁的太医,太后的身体到底如何。
“回禀皇后娘娘,冬日天寒干燥,太后体内虚火亢盛,加之风寒入体,微臣开个方子,精心调理一段时间,便能痊愈。”太医如实回道。
之前就问过钱嬷嬷,再听过太医的回禀后,妍清了然的点点头。
北方冬季寒冷干燥,人就容易上火,慈宁宫为了保暖门窗紧闭,待的时间久了,难免感觉憋闷,想出门透透气,太后年纪大了,免疫力下降,一冷一热就容易感冒。
这种小病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即便一点小病,也会身体造成不小的负担,每病一次就流失一部分元气,想要补养回来却不容易。
加之太医之前就说过,太后身体还有些老毛病,如气滞血瘀,心脉痹阻、心悸气短,气阴两虚等病症,大概就是西医所说的冠心病,这种慢性病很难根治,只能调理。
秋冬季本就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再加上其他病症,可不敢疏忽,妍清叮嘱太医一定要精心为太后娘娘调理。
而后上前福身道:“小毛病也不能轻视,皇额娘千万要保重身体,雪天寒冷,皇额娘想出去散步的话,也要缓着些。”
慈宁宫正殿温度比暖阁低些,出门前在正殿多待会儿,让身体逐步适应温差,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感染风寒。
太后拉过妍清的手,“哀家明白,倒是让你为哀家担心了。”
妍清陪着太后说话,等到药熬好,服侍太后喝下药,等太后歇息后才起身离开慈宁宫。
晚膳时妍清将太后娘娘的事情告诉了四爷,四爷闻言也十分担心,不过今天时辰太晚,不好去慈宁宫打扰太后,只能等明天了。
次日一早,四爷一早就去了慈宁宫请安,在太后跟前亲侍汤药,又陪着太后娘娘用过早膳后,才回到养心殿。
一连五日,太后娘娘差不多痊愈,只要精心调养就好,便不再让四爷和妍清两人继续往慈宁宫跑,进了腊月,四爷和妍清更加忙碌,不用再去慈宁宫侍疾,两人也能轻松一些。
直到过了元宵节,年味散的差不多,日子再次恢复如常,本以为过了年,眼看着要开春了,太后娘娘的身体应该没有大碍。
不想正月底,慈宁宫宫人慌忙来报,太后娘娘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