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711章 纺织业

第711章 纺织业(1/2)

目录

“大王!臣要弹劾隗林,此子无视法度和朝廷规章,臣怀疑他贪污国库!”

元宵节后的第二天,大朝会上。

当财部部长隗林提议将礼部的预算压到一百万、甚至明年可以裁撤礼部后,一场群架在大殿内上演。

在群架打完后,礼部部长直接就弹劾起隗林来。

隗林看着他,满眼不屑。

嬴政没说话,只是看着这些官员在吵闹,因为他此刻在思考一个问题:礼部,好像真的没什么卵用?

如果秦国还是一个古代王朝的制度模式,那礼部是有用的。

可秦国现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只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各方面制度也都有后世的经验可以参考,那在这种情况下,礼部真的还有需要吗?

当百官发现嬴政沉思了许久、还时不时的往礼部众人身上看一两眼时,所有人心里都是一跳。

不会真要裁撤一个部门吧?

“好了,礼部好歹还是干了点事的。”嬴政说道。

但礼部的人开心不起来,因为这话并不代表坚定的拒绝,反而敷衍的态度更多。

新一年的财政预算,依旧是军部和科学院占最多,其次是工部,再之后是吏部,再之后是学宫……

当各个部门开始上报今年的工作目标时,工部部长熊肃提到的一个问题让朝廷再次寂静。

“大王,如今我秦国纺织品市场需求量巨大,而除去民间百姓自制外,秦国所有国营纺织厂因为是女工缘故,皆归属少府管辖,工部制定的新一年工作目标中对此方面的产能也有提及,不知可否……”

众人恍然。

所有纺织厂虽然也属于工厂,建造计划也需要工部首肯,但由于最开始的纺织力量是来源于王宫的一些宫女、奴婢,加上当时纺织厂没几座,工部又本来就缺人,纺织厂的实际管理者是少府。

然而少府自官员改制后失去了许多权力,现在几乎只是王族的一个仓库。

现在秦国的纺织业很明显要快速发展,自然也应该由工部统一管辖,才好进行全国性的调度。

可这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

纺织厂全是女工,就算是负责管理的那些人,也都是宫里派出去的女官,只是她们汇报时需要向少府汇报而已。

“此事,寡人会考虑的。”

熊肃便不再说起这话题,而其他人看到他这个工部部长都不说了,更是不会自找没趣。

只是在少数人心里,一丝怪异感油然而生。

当天下午,少府将全国纺织厂信息全部移交工部。

下值时分,廷会。

李斯正和各部长级官员加班开着小会。

这时,一个王宫内侍带着一个女官走了过来。

“李廷会,这是掌管纺织事务的女官清和,大王向王后要过来了,说今后归工部麾下。”

最开始的女工力量出自王宫,而王宫中所有女子在理论上都归属王后管理,事实也确实这样的,嬴政专心精于国事,对这种‘小事’压根不感兴趣。

所以自第一座纺织厂建立开始,就一直是王后派人在管着。

诸位官员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将目光看向李斯。

李斯环顾四周:“清和姑娘,那位便是你日后的上级,熊肃部长,你可去他身后听令便是。”

众人默默看着这一幕,除了熊肃对着清和点了点头让人给她在自己身后加了个凳子外,其他官员都没说话。

王后身边的女官,来廷会旁听、甚至要听命于工部,这事看上去只是因为国事,可如果看下这大殿里的场面就会感觉有多诡异了。

数十个男人里,多出来一个女子。

关键是这女子地位还挺高,据说是王后身边地位第二的女官,这可是能跟王后说上话的。

这要是跟王后说几句坏话……

不对啊,这怎么感觉是冲我们来的?

同一时间。

报社内。

一个宦官正指点着几个画师为下一期报纸作画,画面中,廷会会议里多来的女子的身影,很是清晰。

……

“娘,这个是什么呀?”

一个小院里。

一个小女孩从床上醒来,发现母亲已经不在身边,便知道母亲估计出去干活去了。

她自己穿好衣物准备下床,走到院中。

妇人正在太阳下拿着一块精细绢帛擦着一个发簪。

听到女儿的询问,妇人面露笑容:“这是娘当初在宫里当差的时候,太后赏给我的,就连我们安家的钱,也是太后赏的呢。”

“我听说太后被大王关了。”

小女孩的纯真之问,是这世界上最凶猛的暴击。

妇人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放下手中的绢帛,摸了摸她的脑袋:“已经放出来了。”

“哦哦。”

妇人心里有些无语。

虽然太后对她们这些宫女很好,但对她们好是一回事,行为是另一回事;当初她们宫里所有人都觉得太后行为不妥,可奈何太后恋爱脑上头,不听劝……

当听说太后被大王圈禁时,她早就出宫了,那时候她第一想法是:这恶果终于来了。

也幸好,大王放她出来后听说太后转性了,终于想起她还是秦王的母亲了……

不过妇人心里还是很感激太后的。

太后重新获得地位后,还特意向王后开口,把她们这些早年被放出宫的宫女塞进了各地纺织厂或者王族产业,给了她们一份活计。

在如今秦国所有民间女子中,她们这些人的地位和处境是最好的。

在其他秦国女子还在期盼自家附近什么时候能开一个能接女工的工厂、或者该如何挤进朝廷下属的商行或工厂做事时,妇人家已经存款上千钱、每月有固定上百钱的收入了。

所以你看,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朝代如何,对发展最先受益的往往都是和上层‘有关系’的人。

当财富真的下沉到普通百姓手中时,那些有门路的人其实已经吃饱了。

妇人擦拭完了发簪,郑重的将它收了起来。

随后她让孩子不要跑远,自己则打算进厨房给孩子热点东西吃。

正当她在厨房忙碌时,孩子的呼喊声在院子外响起。

妇人走出门,却看到了一个许久未曾谋面的好友。

“今天能添一副碗筷吗?”女子笑盈盈的道。

妇人连连点头。

有被释放出宫的,自然也有留在宫里的。

到如今,自己这好友怕是已经坐上高位了吧?

女子让侍卫将东西搬进来,随后拉着妇人说起了话。

“我这次来,是奉太后之命找你的。”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