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消失的影子,重拾孩子的好奇心(2/2)
你:(递筷子)“这次你来当科学家!试试:
1.筷子离灯远→影子怎么样?
2.筷子贴近灯→影子去哪了?
3.用两根筷子交叉,会不会‘吃掉’影子?”
关键:不给答案,只给变量。让孩子发现“光源距离”才是变量。
阶段3:画图+类比(博弈论:信号可验证)
你:(拿纸画)
“灯=太阳,筷子=月亮,桌子=地球。
月亮靠近太阳,地球就看不到月亮的影子啦!”
验证:拿手电筒+玩具,现场重现“日食”。
阶段4:反杀“常识”(给妈妈的彩蛋)
你:(对妈妈)“昨天你说‘影子还在’,其实是对的!但孩子看到的是‘本影消失’,这正是医院无影灯的原理!咱们一起谢谢谢‘小伽利略’?”
→把“纠正”变成家庭合作博弈,妈妈从“背叛者”变“队友”。
四、给孩子的“好奇心保险”机制设计
五、亚里士多德铁球的现代复刻
你的半夜觉醒=斜塔实验2.0。
别让“常识”再偷走下一个牛顿。
六、最后一句
影子没消失,好奇心才差点消失。
今晚,你不是在教光学,你是在给孩子买一张通往诺贝尔奖的期权。
下班带个小手电+透明胶带,现场做“筷子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