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真话假话的博弈(2/2)
2.长期声誉折现率δ=f(关系重复次数、替代选项稀缺性)
3.C(被识破成本)=物质罚金+心理羞耻+未来交易损失
实用决策树:
三问变三算:
1.π(被识破概率)=f(信息透明度、对方侦测能力)
2.长期声誉折现率δ=f(关系重复次数、替代选项稀缺性)
3.C(被识破成本)=物质罚金+心理羞耻+未来交易损失
真话是高折现率社会的奢侈品,假话是低信任市场里的通行税。
你会说哪种话,取决于你的时间偏好率δ和市场给你的检测概率π。
用博弈论拆解你的“真假哲学”,就是把每句话当成一个策略,场合当成博弈结构(玩家、信息集、支付矩阵、重复次数)。一场多阶段、不完全信息、混合策略的元博弈——玩家在“说真话/说假话”之间选,目标是最大化预期支付(物质+心理+声誉)。
四、重复博弈升级:声誉触发策略
用GriTrigger模拟“熟人社会”:
规则:
-第一轮:说真话
-若对方合作(不戳破或奖励)→继续真话
-若对方背叛(戳破并惩罚)→永久说假话(报复)
合作条件(FolkTheore):
δ≥(谎言短期收益)/(真话长期收益)
即:你越看重未来,越不敢撒谎。
你的“场合”=δ的代理变量:
?陌生人:δ≈0→骗
?同事:δ=0.6→视p选混合
?家人:δ≈1→真话或“建设性谎言”
六、博弈论给你的“终极策略”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说谎概率=π=(真话被利用的损失)/(谎言被识破的惩罚)*
实战口诀:
1.测p(对方侦测力):眼神飘?手机查?→p高→真话
2.估δ(关系长度):下次还见?→δ高→真话
3.算k(被抓代价):丢工作?丢脸?→k大→真话
七、博弈模拟对话(职场拍马屁)
背景:老板问“你觉得我方案行吗?”
你的类型:真心觉得烂(T=烂)
策略空间:说“很好”(L)vs说“有风险”(T)
均衡:
?若老板疑心重(p>0.6)→你说真话(占优)
?若老板自恋(p<0.4)→你说假话(短期得利)
最后一句博弈大实话
真话是合作博弈的入场券,假话是一次性博弈的收割机。
你会选哪招,取决于你把对方当对手,还是当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