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厂院新风 > 第507章 《我的小伙伴》之11

第507章 《我的小伙伴》之11(2/2)

目录

太阳出来后,雪雕渐渐融化,却在地上留下了清晰的轮廓,像给故事盖了个雪做的邮戳。

第二百零一章贝壳手链的“时光风铃”

贝壳手链被挂在梧桐树枝上,成了个小小的风铃。风吹过,贝壳碰撞着发出“叮咚”声,老人的孙子说:“这是太爷爷太奶奶在唱歌呢。”

他给风铃系上红绳,让它在风中晃得更欢:“唱大声点,让全巷的人都听见。”手链上的贝壳被阳光晒得暖暖的,像串会发光的音符,把故事唱给流云听。

有天夜里,风铃响了整整一夜,奶奶说:“肯定是太爷爷太奶奶来看我们了,他们在跟风铃打招呼呢。”

第二百零二章老相机的“光影明信片”

博物馆把老相机的底片做成了“光影明信片”,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和老照片印在一起。老人的孙子选了张自己在梧桐树下的笑脸,旁边印着叶东虓年轻时的背影,像跨越时光的并肩。

“这样我们就合过影啦,”他把明信片寄给远方的表姐,背面写着,“太爷爷说,想念一个人,就和他的照片站在一起。”表姐回信时,也寄来张和江曼照片的合影,说:“太奶奶笑起来和我一样甜。”

这些明信片在孩子们手中传递,像一张张会飞的桥,把过去和现在连在一起。

第二百零三章课堂上的“爱的循环圈”

科学课上讲“物质循环”,老师问:“爱会不会循环?”老人的孙子站起来:“会!太爷爷的爱变成太奶奶的笑,太奶奶的笑变成奶奶的温柔,奶奶的温柔变成妈妈的拥抱,最后回到我们心里,又变成新的爱。”

他在黑板上画了个圈,圈里写满了名字,像串成环的贝壳。老师在圈中心画了棵梧桐树,说:“这棵树就是循环的圆心,所有的爱都围着它转,永远不会停。”

那天的作业,孩子们都画了属于自己的“爱的循环圈”,每个圈里,都有棵不会老的树。

第二百零四章中秋的“月光合唱团”

中秋夜,老巷的孩子们组成“月光合唱团”,在梧桐树下唱改编的童谣。老人的孙子领唱:“月亮圆,月饼甜,太爷爷的故事讲不完;叶儿摇,草儿弯,太奶奶的琴声绕云端。”

歌声飘向远方,和家家户户的笑声混在一起,像给月亮唱了首催眠曲。爷爷指着天上的圆月说:“你看,月亮在点头,它喜欢我们的歌。”

合唱团的孩子们都戴了片梧桐叶当徽章,月光照在叶子上,像给每个孩子都镀了层银,让歌声里也带着草木的清香。

第二百零五章含羞草的“故事接力赛”

孩子们给含羞草办了场“故事接力赛”,每人对着草讲一段叶东虓和江曼的故事,讲完就摘下片小叶,传给下一个人。老人的孙子讲了他们在图书馆躲雨的事,草叶轻轻晃了晃,像在鼓掌。

接力棒传到最后,所有小叶都被串成了项链,戴在最小的孩子脖子上。“这是太爷爷太奶奶给我们的奖品,”孩子们说,草茎上很快又冒出新叶,像在说“再来一次”。

后来,这片草地成了孩子们的“故事赛场”,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草叶间传递,像场永远不落幕的比赛。

第二百零六章时光的常青藤

很多年后,老巷的梧桐树枝繁叶茂,需要十几个人才能合抱,树下的含羞草早已蔓延成一片紫色的海洋。来参观的人会发现,每片叶子上都像写着故事,每朵花里都像藏着笑声。

老人的孙子也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依旧每天坐在树下,给孩子们讲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他的手里,那串贝壳手链被磨得几乎透明,却依旧能映出阳光的颜色。

有孩子问:“什么时候才能听完所有故事呀?”老者笑着指了指天上的流云和地上的新苗:“你看,云在走,草在长,故事就会一直有——因为爱从来不是固定的字,是会发芽的种子。”

风吹过,梧桐叶沙沙,含羞草簌簌,远处传来孩子们新编的童谣,像叶东虓和江曼在说:“你看,我们的故事,真的长成了绕着时光爬的常青藤,永远新鲜,永远年轻。”

第二百零七章童谣里的树影邮戳

白发老者的曾孙,举着梧桐叶当邮戳,把童谣唱成了“寄信谣”:“叶当戳,风当邮,太爷爷的故事走九州;云当纸,月当油,太奶奶的琴声不回头。”

他把写满字的树叶贴在巷口的石板上,让来往的脚步当“邮差”:“这样全天下都能收到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啦。”老者笑着帮他把树叶压进泥土:“树影就是最好的邮戳,盖在哪,故事就长在哪。”

雨天过后,树叶的脉络印在石板上,像封被雨水浸湿的信,字迹模糊却温柔,仿佛在说“已收到,勿念”。

第二百零八章图书馆的“记忆拼图本”

图书馆新添了本“记忆拼图本”,每一页都画着叶东虓和江曼故事的碎片,孩子们可以贴上自己的画,把故事补完整。老者的曾孙画了艘贝壳船,船上载着个弹琴的小人,正好嵌在“暴雨天躲雨”的场景旁。

“太奶奶肯定是在船上弹钢琴,”他得意地说,管理员爷爷给他盖了个梧桐叶印章:“你拼出了最灵动的一块。”

本子渐渐被填满,从初遇到白头,每个空白处都有孩子的想象,像群小手合力,把时光的裂缝都织成了锦缎。

第二百零九章雪地里的“故事雪团信”

大雪纷飞时,孩子们把故事揉进雪团,扔向梧桐树干,雪团炸开的痕迹像字:“太爷爷曾在树下给太奶奶系鞋带”“太奶奶的琴声能让雪花跳舞”。

老者的曾孙扔了个最大的雪团,上面插着片枯叶:“这是太爷爷太奶奶的回信,说他们在雪地里堆了个和我们一样的雪人。”雪团撞在树上,枯叶飘落,像封信被拆开,露出里面藏着的温柔。

雪化后,树干上留下淡淡的水痕,像谁用手指写了个大大的“好”。

第二百一十章贝壳手链的“时光串珠”

贝壳手链被拆成串珠,孩子们每人分一颗,戴在手腕上。“这样我们都是太爷爷太奶奶的孩子啦,”老者的曾孙晃着珠子说,阳光透过贝壳,在地上拼出朵完整的花。

老者把最后一颗珠子送给新来的邻居小孩:“这是爱的串珠,戴在手上,心就连在一起了。”孩子们手拉手转圈,珠子碰撞的声响像串会跑的童谣,把温暖传给每个角落。

有孩子不小心弄丢了珠子,第二天发现窗台上多了颗新捡的贝壳,上面用红绳系着,像谁悄悄送还的礼物。

第二百一十一章老相机的“光影连环画”

博物馆把老照片做成“光影连环画”,按动按钮,就能看到叶东虓和江曼的故事像电影一样流动:从青石板上的初遇到图书馆的共读,从雪夜的姜汤到金婚的合影,每一帧都闪着光。

老者的曾孙看了一遍又一遍,说:“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比动画片还好看。”管理员笑着给他一本空白画册:“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就是新的连环画啦。”

画册很快画满了,最后一页是他和小伙伴们在梧桐树下的笑脸,旁边写着:“我们的故事,也是他们的故事。”

第二百一十二章课堂上的“爱的生态链”

自然课上讲生态链,老师问:“爱算不算一种生态?”老者的曾孙立刻举手:“算!太爷爷的包容滋养太奶奶的温柔,太奶奶的温柔滋养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快乐又会变成新的爱,像树结果、果生芽。”

他在本子上画了个循环的生态图:树扎根在“初遇”的土壤里,开花结果,果实落在地上,又长出新的树苗。老师在图旁写:“这是最完美的生态,没有天敌,只有生生不息。”

那天,每个孩子的书包里都多了颗种子,据说种下去,能长出属于自己的“爱之树”。

第二百一十三章中秋的“月亮故事盒”

中秋夜,孩子们把月饼、桂花和自己编的故事放进木盒,埋在梧桐树下,叫“月亮故事盒”。“太爷爷太奶奶,明年此时,我们来听你们的新故事,”老者的曾孙对着土堆鞠躬,老者在旁边添了把土:“故事和酒一样,埋得越久越香。”

月光把树影拉成盒盖的形状,仿佛真的有人在地下,轻轻合上了盒子。孩子们围着树唱歌,歌声钻进泥土,像给故事撒了把糖。

第二年秋天,他们挖出盒子,里面的月饼早已化了,却在泥土里长出棵小小的含羞草,像故事自己发了芽。

第二百一十四章含羞草的“记忆感应器”

孩子们发现,有丛含羞草对“叶东虓”“江曼”这两个名字特别敏感,一听到就会轻轻颤动。“这是太爷爷太奶奶装的感应器,”老者的曾孙骄傲地说,还教游客们喊这两个名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