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880章 全书完

第880章 全书完(2/2)

目录

乾国修路分为两种,一种是平常的道路,另一种则是为修铁路做准备。

一直到楼令来到七十六岁,蒸汽机被应用在火车之上,意味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开端。

在为修铁路做准备的时候,火车还没有被研发出来,有了足够的基础,划定好了规格,枕木一放,铁轨一接,十二年的时间完成从“函谷关”到西域的铁路建设。

乾国当然也重视农业,渭水两边能开发的都尽量开发,复制了郑国渠工程,又复制了龙首渠和成果渠工程。

为了完成包括修路和水利工程在内的一系类工程,死亡的异族人超过了五十万。而楼令在世期间,疆域范围内的异族人口顶多也就七十万,等于死了三分之二还多。

在楼令晚年,乾国已经开始在列装火器,一开始主要是青铜炮以及单兵投掷的火药武器。

等楼令薨逝之后的第七年,楼小白才在原有技术上搞出燧发枪。

燧发枪的面世让楼小白加快了征服的脚步,选择从陇右直插蜀地,先是占领了汉中地,后面灭掉了蜀国,止步于与原国的巴地边境。

轮到姒武这一代,他接手修建成都平原的水利系统,另一方面扩建铁路系统,同时还在继续向西扩张。

至于为什么从“氏”变成用“姓”,主要原因是晋王室已经名存实亡,乾国受到唐国、原国、范国的邀请前往参与列国会盟,史称“四国相王”。

怎么没有邯郸氏的事?他们并未获得分封,仍旧是晋王室的卿大夫之一,现在他们随着晋国被灭成为唐国普通的一个家族。

另外,到姒武这一代,其他国家有没有跟上乾国的脚步呢?

唐国、原国和范国先后研究出了合格的铁,正式进入铁器时代是在乾宣公(楼小白)在位时期,可是他们止步在铁器时代没有向前一步。

也就是说,乾国境内已经在跑火车,大肆在西线战场使用火器,可是“函谷关”以东还是冷兵器和跑马的时代。

好像挺割裂的样子?根本原因是乾国在火车应用之后实施闭关锁国的国策,仅在官面与东边列国有所往来,民间的交流不说全面禁止,只能说各方面的交流相当有限。

那些国家当然知道乾国出现了更多的新鲜玩意,可是光知道又一时半会造不出来,频繁的战事牵扯了他们太多的精力,一步落后变成了全体系的落后。

那种落后可不光是出现在科技上面,乾国重视国办乡学、郡学、太学的时候,其他国家还是家族私塾模式。乾国这一边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投入各种领域,他们互相打生打死,失去封地的家族玩起了家族学说流派。

自从蒸汽机出现,乾国在学术上跟其他国家已经变得不同,其他国家在追求军事谋略与文治上的学术,乾国则是朝科学道路上继续狂奔。

所以造成了什么现象?大概就是满清跟西方列强的情景,复刻到了乾国与东边列国并立的公元前462年。

“四个军团?先期投入五万大军,确实足够了。”姒高尽管不想东进,还是说道:“依照惯例,父王坐镇中枢,由孩儿率军出战。”

那是楼令一直坐镇中枢让楼小白出战,后来楼小白坐镇中枢让姒武尽情发挥,成了乾国王室的惯例。

步入列装火器之后,乾国对军队进行了缩编,恢复到一个满编军团一万两千五百人的编制。

期间当然还有多次变革,例如一开始其实是火器部队与冷兵器部队的混编,到现在则是区分出步兵军和骑兵军,各自再看实际情况配属炮兵师或炮兵旅。

“别把东边当西边,实施武力侵犯,要配上谋略。我们先跟范国和原国结盟,将唐国瓜分完毕。”

“远交近攻嘛,在西边也是这么玩的。孩儿自然懂得。”

“这一个阶段正好让国民注意力转到东边,了解中原的文化,恢复联系和加强与范国、原国的民间交流,便于日后进行融合。”

“曾祖父说得同文同种,同种或许是,早不是同文。我们向东是给他们带去文明。”

“就你话多。”

其实,姒武对楼令有很深的印象。

姒武出生并懂事时期,作为父亲的楼小白一直出征在外,一直是楼令在亲自带。

所以,姒武在楼令身边待了二十多年。也是因为他在楼令身边待了二十多年,更加了解科学是什么,才会在继位后大力推动开展民智,使之乾国与东边列国变成好像是生活在不同的两个世界。

“你曾祖父老是感慨时过境迁,经常提到他提前两千多年给这个世界带来科学,子孙后代要是不当上球长,便是最大的不孝。”姒武想起来楼令:“很小的时候,为父不知道球长是什么,我们在西边高原扩张到海边,建立起了舰队,发现脚下原来是一颗球,才理解什么是球长。”

姒高没有见过楼令,可是他跟楼小白生活了将近二十年,该受到的熏陶不少:“当初的楼氏与郤氏那么亲密,现在我们却要攻灭唐国,可不就是时过境迁吗?”

至于说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降服雷电,不久之后用上电灯照明,军队一年前换装了凸轮自动待击的步枪以及后膛炮,姒武和姒高并不知道手动栓动步枪和后膛炮提前了两千三百多年出现,恰好赶上了大一统之战。

姒武害怕的是到姒高这一代懒得东进,舍弃更好征服的西边,采取东进国策。

明明同处一个时代,可是自从楼令开始艰难打基础,到楼小白在原有基础上大阔步前进,再来到姒武实施东进,耗时其实超过一百一十年。

在乾国动用火车调兵向东,军队集结完毕出关后的第五年,乾国大军几乎是以犂庭扫穴的速度消灭了东边包括楚国在内的所有国家。

完成武力大一统的姒武抄作业一般搬出楼令的着作,致力于完成文化大一统,期间不免需要消灭更南方的白濮等部落联盟,用来炫耀武力和展示文明之先进;加强民间的交流,让各种便利的工具进入中原和大江周边各家庭;对于强硬分子?中枢实施了铁腕,有计划地同一时间干掉所有老牌贵族,迁徙涉事人员向西迁徙充实西边的人口。

完成了对东边的犂庭扫穴之后,姒武努力了二十年,随后按照乾国的惯例给姒高让位,退居幕后兢兢业业又付出八年才最终离世。

等了许久的姒高并没有在父亲姒武薨逝后立刻恢复向西进军,同样兢兢业业致力于同种的融合,期间没少剥削西边各国或异邦来养活治下百姓。

对,没错,完成大一统之后,乾国之君在内鼓励农耕的同时,就是剥削外人来养活治下的人,时不时再通过宣传告知治下百姓得到保障的物资哪里来,鼓励他们参军入伍去西边征讨不服。

而旧有列国区域的文人学者慢慢认知到乾国什么模样,包括科技的发展进度,统治的疆域到底多么辽阔,又是怎么来保证辽阔疆域的统治,一度怀疑他们所学没有任何意义。

出现自我怀疑,存在价值丢失,可不就需要找存在价值吗?以儒家学派为首的老旧百家,他们团结起来进言,说是王号已经不足以体现乾国之主的尊贵,功劳高于三皇与五帝,应当更改尊号为皇帝。

遭到请愿的姒高只能说满脸懵逼。

没有等姒高有所表示,以儒家为首的百家学派又提出一个观点,认定国主的统治是受命于天,应该前往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彼时,姒高正在计划重新恢复对西边的扩张,日思夜想就是要在地中海洗军靴。

再者说了,姒高所接受的教育与所处的环境一切讲究科学,闹不懂那些学派是什么脑回路,礼敬先贤当然是应该,可是热气球的出现早就证明云上没有神明,天上也没有仙神。

“让孔丘的那一众门徒,一代弟子已经够闹腾,搅到原先列国要灭还不断蹦跶,怎么到三代更是喜欢搞东搞西啊!?”姒高一直以来都知道是儒学门徒牵头搞事,搞不懂与儒学是死对头的墨学门徒和法学门徒怎么会掺和进去:“让他们少闹腾,劝不听就全面禁止儒学!”

“不,他们那么爱搞事,抓起来丢到西边各城邦,尤其是苟延残喘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让他们去尽情搞事,见识一下诸夏的糟糠。”姒高真的是闹不懂一点,明明都走进科学了,怎么还有人念念叨叨讲什么神灵与天意。

要说礼敬先贤,乾国当然有保留这一项传统,可是虚构神真的是敬谢不敏。

姒高怕兵学、医学、术数、纵横……,一个都别想跑到列国,愿意做事就做,不愿意安心做事就安排官职丢到乡学、郡学和太学。”

到后面,丢到异邦列国的儒家门徒,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姒高所没有想到的。

儒家门徒再怎么说都是从乾国被丢出去,知晓乾国强大的异邦列国不敢亏待,礼敬了那些儒家门徒,使之儒家门徒可以在他们的地方收徒教学,一开始收的土地还非富即贵,闹得中华文化圈一再得到扩展。

等姒高重新恢复对外扩张,没少见受了儒家门徒教导的当地权贵排队喜迎王师……

(全书完)

………以下就是在完本之后说的话了………

请看本上说的内容。

最后,作者君新书《东晋:三兴汉室》已经通过内审,一样是买断的保底合同,不用怕太监的。(可以点作者名直接找到)

新书是东晋年间的故事,汉人充当两脚羊,几近被北方胡人杀光与吃光的时代背景。

敬请诸君赏光莅临!!!

pS:新书晚上可能搜索不到,白天应该就可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