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飞元真君万寿堂(十四)(2/2)
那亲兵道:“其实前番福建两广的倭乱都是赵文华和汪直徐海一早谋划好的,他们双方已经勾连多年!
赵文华原本的计划是故意与俞总兵和戚将军意见不合、借此拖住他们的兵马,给他们扣上拥兵自重、无视朝廷监管的罪名,而后用王命旗牌拿下他们的兵权,再由他率领大军击退倭寇。
但是他通倭一事却被俞总兵当场识破戳穿,赵文华恼羞成闹便要用王命旗牌斩杀俞总兵,俞总兵迫不得已为了剿倭大局才被迫斩杀了赵文华。
俞总兵宅心仁厚忠心耿耿,他本就是不得已才杀了赵文华,所以他也没有杀小人和其他亲兵灭口,并且他还让小人和其他几位作为证人、在战后向朝廷自首澄清。
但是有一晚汪直突然潜入,杀害了其余几名证人并且把小人掳走,他要求小人去找王本固大人作伪证,诬陷俞总兵擅杀监军、拥兵通倭。
汪直拿小人全家性命作为要挟,小人实在没有办法才假意答应了他,实则小人知道俞总兵是大忠臣、通倭的是赵文华!
小人这些年跟着赵文华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养家糊口,小人虽然身份卑贱,但是也知道国家大义、万不可陷害忠臣良将!
是以小人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就等着钦案审理之时能见到各位大人上官,沥血澄清、说明真相!
小人虽死无怨矣!”
这番话令整个案件乾坤逆转,众人一时语塞难言,汪直更不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谁让此人改口、又教了他这些?
俞长生这时道:“启禀阁老,长生此番作为证人也有证据提呈,乃是汪直徐海写给赵文华的来往书信!
与汪直所提交军内某人写给他的书信不同的是,在下提交的这一份中称呼对方有名有姓、并且没有裁剪署名,相信应该还能和汪直所提交的书信内容彼此呼应!坐实真正的通倭之人乃是赵文华!”
这连番突变让众位审官和飞元真人都应接不暇,只见俞长生自怀中取出书信递上,徐阶这时问道:“如此重要的证据,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俞长生道:“回徐阁老,这些书信是在下自俞大猷的府中找到的,想来是他之前就怀疑赵文华有通倭嫌疑,秘密从赵文华那里盗取的,但是俞大猷还没来得及禀报朝廷,就遇上了倭寇作乱。
而后一连串的变故,也说明了俞大猷如何能戳穿赵文华通倭的事实、逼赵文华想用王命旗牌杀人灭口。
后来王本固大人被汪直欺骗利用,俞大猷当即下狱也没有辩解余地,是以直到今日钦案堂审,长生才有机会能拿出这些证据!”
众审官再次陷入沉默,谁都拿不准这个时候该怎么决断,这时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严世蕃突然站起身,汪直一看暗喜着这位大明第一鬼才终于要出手反击了!
严世蕃环顾四周,高声道:“依我看真正通倭的,必然是赵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