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飞元真君万寿堂(十四)(1/2)
严嵩道:“这些你在参劾奏疏之中已经有所写明,罪员俞大猷,王大人所说是否属实,赵文华大人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何胡宗宪和戚继光的军报中也没有相关提及呢?
若是当真查明是你杀害了钦使监军,那你的拥兵自重和通倭之罪也会一并坐实,不过这些旁支末节到时追究与否都不重要了,夷族灭门已是板上钉钉!
你可要想好了再回答。”
听完王本固这番话,俞大猷才终于知道了赵文华之死的前因后果,想来那名证人亲兵的口述大概就是把俞长生的所作所为全部换成了俞大猷,如此也能解释的通为何援军迟迟不到,而王本固所说赵文华和长生各自的行为也的确像是他们的作风。
但是现在俞大猷依然不清楚更为详细的情况、无法直接自清辩解,况且他也不知道到底俞长生还有什么别的准备,他只怕一句话说错便会满盘皆输,此刻后发制人不失为明智之举,俞大猷缓缓道:“阁老,王大人所说俱是转述旁人的检举描述,既然证人声称自己是现场的亲历者,何不请证人上堂,也好当面对质。”
严嵩与徐阶陆炳左右商议之后、同意了俞大猷的请求,严嵩道:“带证人上堂!”
不一会,那证人便被两位东厂番子带到了万寿堂内,俞长生仔细一看那人十分眼熟、果然便是那名在牢内消失不见的赵文华亲兵,看来这证人确实是现场亲历者,难怪被保护得如此严密。
严嵩道:“堂下证人,可是东南总督监军、工部尚书赵文华的亲兵护从?”
那亲兵道:“回禀阁老,小人正是赵文华大人的贴身卫兵,跟着赵大人已经七八年了,赵大人御赐的王命旗牌便是由小人代为掌持。”
严嵩道:“既如此,你便详细说说赵文华被杀的详细过程,记住!不可有半点遗漏和虚言!否则便是灭门之罪!”
那亲兵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小人一定知无不言!
事情是这样,当日赵大人与俞总兵在宁德与倭寇鏖兵对峙,倭寇诡计多端狡诈阴险,诱骗徐渭军师等将士被困于横屿岛上,并且又派大军前来想要里外夹击。
俞总兵当时想要先解困横屿岛、而后对付倭寇主力,但赵文华却表示要置横屿岛于不顾,打算收缴俞总兵的兵权后埋伏倭寇主力。
事实上赵文华其人一早就收到了军情急报故意压着,只因他早就与倭寇有所勾结,一起合谋设下陷阱,其目的便是除去徐渭军师等军中异己、并且独吞剿倭功劳!”
此亲兵这番话如同一道平地惊雷直接惊呆了所有人,连一直闭目静听的飞元真人也一下睁眼坐了起来!
汪直也完全所料不及,王本固更是难以置信,整个人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厉声质问道:“你这人疯了吗!却在胡言乱语些什么!事前你和本官完全不是这么说的!”
那证人道:“启禀阁老!小人还有真相要说!”
所有人都知道此惊天巨变还没有完,陆炳当即道:“快!继续说!到底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