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南梁乱局(4)(2/2)
南梁郢州刺史陆法和开城门投降,献出郢州。
郢州长史、江夏太守王岷不降,被杀。
夏首即后世武昌,位于长江南岸,逐渐发展成了长江中游的重要城池。
高岳攻占夏首,是北方政权的一个突破,因为它是北齐占据的首个长江以南城池。
北齐占着夏首,一方面可以训练水师,对下游江陵形成巨大威胁。另一方面,可以遏制西魏对梁国的领土扩张。
高岳与诸位将领们商议后,决定留下慕容俨镇守夏首,自己率军北归。
慕容俨是北魏老将,功勋卓着。尤其以守城闻名。
537年,沙苑之战中东魏惨败,西魏荆州刺史郭鸾率军围困东荆州(泌阳),慕容俨就是东魏东荆州刺史。
慕容俨率军坚守东荆州城200多天,交战无数次。
最终,慕容俨大败郭鸾军。
他亲自率军出城反攻,擒获西魏大将郭他。
得到郢州刺史部(夏首)陷入北齐军之手消息后,梁国临时首都寻阳城就沸腾起来了。
寻阳城是江州刺史部治所地,梁国太宰萧方智及其智囊团就驻扎在那里。
夏首位于寻阳的长江上游500里不到,乘船顺流而下,非常方便。
夏首对寻阳城威胁太大了,非收复不可。
王僧辩查清夏首兵力部署后,命侯瑱、任约两位大都督率水陆联军2万多人前去攻打。
侯瑱、任约抵达夏首后,侯瑱驻扎城北,任约驻扎城南,南北夹击,分头进攻。
开始的几次交锋,梁军占不到便宜,损兵折将。
王僧辩派萧循率5万大军前往增援侯瑱、任约。
高洋派水军大都督暴显率领一万水师,由摄口入长江驰援慕容俨。
慕容俨、暴显坚守半年后,南梁派人到邺城与北齐讲和。
高洋考虑到夏首确实难守,粮草供给也是问题,于是同意讲和,下令慕容俨、暴显撤回。
慕容俨被赐爵郡公,改任赵州刺史。
555年正月20日,高洋立贞阳侯萧渊明为梁王,并派上党王高涣率军护送萧渊明回江南,准备扶持他即南梁皇帝位。
萧渊明是梁武帝萧衍侄子。侯景叛出东魏投奔南梁时,萧衍派萧渊明率10万建康城主力军去进攻徐州,接应侯景。
那一战,南梁主力被慕容绍宗全灭。主帅萧渊明及几十名高级将领、几万梁军被俘。
侯景后来之所以起兵反梁、攻打建康,就是因为他收到消息:萧衍同意以侯景,与东魏交换侄儿萧渊明。
王僧辩、陈霸先互通信息后达成一致:不认可萧渊明。抢先一步扶持萧方智上位。
2月初2,13岁的萧方智从寻阳抵达建康,宣布即皇帝位。是为梁敬帝。
王僧辩被任命为中书监、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也就是首席权臣。
陈霸先被加封征西大将军。
侯瑱由南豫州刺史改任江州刺史。
湘州刺史萧循为太尉。
广州刺史萧勃为司徒。
镇东将军张彪为郢州刺史。
……
北齐皇帝高洋准备立萧渊明为南梁皇帝,王僧辩、陈霸先却抢先让萧方智登了基。
双方矛盾更加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