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幸好遇见神 > 第664章 南梁乱局(5)

第664章 南梁乱局(5)(1/2)

目录

554年2月13日,高洋任命陆法和为太尉、大都督,都督荆雍等十州诸军事,任命宋莅为郢州刺史,任命宋莅之弟宋簉为湘州刺史。

高洋要求他们三人准备进攻建康,以武力扶持萧渊明抢夺皇位。

高洋又命令靠近南梁的其他将领配合陆法和三人的行动。

2月23日,北齐上党王高涣攻占南谯郡(原涡阳郡)。

3月初,萧渊明抵达东关(巢湖濡须口)。

王僧辩派散骑常侍裴之横率军前去阻击。

北齐将军尉谨、仪同三司萧轨攻打皖城,南梁晋州刺史萧惠献城投降。

北齐在晋西郡设江州,任命尉谨为北齐江州刺史。

3月初六,高涣、陆法和率军攻破东关堡垒,斩杀裴之横。

历阳城守军望风而逃。萧渊明进驻历阳。

王僧辩感到手下军队实力太弱,难以抵挡北齐军。于是出建康屯驻姑熟,准备接纳萧渊明。

陈霸先坚决反对换皇帝,与王僧辩产生巨大分歧。

5月,王僧辩不理会陈霸先的反对,派使者到历阳,向萧渊明表示臣服。

接着,他派左民尚书周弘正备龙舟法驾去历阳迎接萧渊明。

同时,周弘正带去王僧辩的两个请求:一、北齐军队不渡江。二、册封萧方智为皇太子。

萧渊明急事从权,答应了王僧辩的请求。

5月21日,王僧辩以大礼仪迎接萧渊明渡过长江,驶向建康。

高换、陆法和率北齐军队向北返回。

24日,萧渊明入建康。

27日,萧渊明即皇帝位。

随即册封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子。

皇帝同时下诏任命王僧辩为大司马,陈霸先为侍中。

萧渊明稍后宣布:梁国向北齐称臣、纳贡。

如此一来,南梁国事实上有两个朝廷:江陵的萧詧朝廷、建康的萧渊明朝廷。

江陵是西魏附庸,建康是北齐附庸。

……

陈霸先从广州出发讨伐侯景时,就认准萧绎是梁国正统,奉萧绎为主。

萧绎对陈霸先也非常认可、看重。

另外,奉萧绎为主这点,不仅是陈霸先的信念,也是高凉郡太守冯宝、冼氏家族族长冼夫人这两个大股东的主张。

萧绎死后,陈霸先坚决主张扶其子萧方智登基,王僧辩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而当北齐皇帝高洋派大军护送萧渊明南下争夺皇帝大位时,王僧辩则顺水推舟,很快与高洋、萧渊明达成一致,将陈霸先的后台萧方智降格为皇太子。

身为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的陈霸先,此时的地盘只有4郡:

心腹侯安都掌控的兰陵郡。

心腹杜棱掌控的晋陵郡。

心腹孙玚掌控的江阴郡。

另外一郡是义兴郡,由韦叡之孙韦载掌控。原则上,他更倾向王僧辩。

陈霸先的几万人马,由兰陵、晋陵、江阴三郡供养,如果是在侯景反叛之前,勉强还可以。

侯景之乱后,这三郡根本养不起陈霸先的军队。

因此,陈霸先的大半供给,来自岭南高凉郡和冼氏家族。

陈霸先地盘的西边是建康地区,侯景军败后被王僧辩占领。

萧绎曾任命王僧辩为荆州刺史、陈霸先为扬州刺史,意图让陈霸先掌控建康地区后,再迁都建康。

可惜西魏军攻打江陵的行动太快太猛,萧绎的计划还没得到实施就殒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