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万历观画(下)(2/2)
王太监笑道:“要不说陛下您是天下之主呢,这看人就是一看一个准。那杨林不仅长得高大英俊有勇略,奴婢还听说他擅长练兵。”
万历皇帝道:“朕看了你拿回的杨林画像,知道他长得高大英俊,也听你说过他会练兵。但没听你说过他练兵练得究竟如何。”
王太监急忙跪下请罪道:“奴婢该死,还请陛下恕罪。奴婢不是要有意隐瞒陛下。因为奴婢没法接近军营,看不见杨林如何练兵,不敢对陛下您胡说。但奴婢发现杨林麾下标营的士卒都是二三十岁的精壮汉子,看不见有老弱掺杂其中。那些士卒身着重甲却都健步如风,行进转囿极有章法,犹如臂使。这一点,恐怕在所有官军中也要名列前茅。”
“起来吧,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万历皇帝道:“朕也知道,自古历朝历代边军多为精锐。杨林能两次打败建奴重兵进犯绝非偶然。他若是不会练兵又该如何应对?”
接下来的几幅画分别画了后金军攻城和明军防守反击的全过程。这些画就好比放大了的连环画,不仅场面激烈扣人心弦,而且杨林还在旁边进行了文字注解。这让万历皇帝就好象亲临了当时的战场一般,对每幅画的场景都有了深刻了解和认识。
当看到以近景描绘明军重甲骑兵“铁浮图”冲阵这幅画时,那雷霆万钧、一往无前的气势竟让万历皇帝激动万分。他让人把自己搀扶下床,仔细端详着画忍不住的夸赞:“这样威猛的重骑,朕已经不知有多少年没有见到过了。没想到自援朝抗倭以后,我大明还有这样的铁骑。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王太监没想到杨林献的这些画竟然让万历皇帝如此喜爱,以致忘了病痛来到近前仔细观看。这让他心中直夸杨林是个好人,竟然让皇帝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其实王太监哪里知道,世间凡是有点儿雄心的君主,那个心中不藏着统率千军万马上阵杀敌、开疆拓土的梦想。万历皇帝身为一国之君,这样的梦想在心中已经不知上演了多少回。只是各种原因不能让他的梦想成真。所以当看到杨林献上的这些画时,他又如何不激动。这也是他说“只有杨林懂朕的心思”的原因。
万历皇帝再看向描绘明军“狂战士”出城反击的那幅画,神情依然是激动不已。这幅画整体采用的是近景和愿景交错的手法。近景画的是“狂战士”们浴血奋战,将敌阵撕开一个口子,正趁势扩大突破口向内进攻。远景画的是大队后金军丢盔弃甲、倒拖军旗狼狈撤退的情景。
杨林对这幅画的注解是:“大明万历四十八年农历三月,叆阳标营‘狂战士’破奴军一牛录之阻兵。斩首二百余,俘数十。缴军旗两面、伪官印信和私章各一枚。”
“好啊、好啊”
万历皇帝看完这幅画心情大悦,不过他又问到:“这些猛士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为何要披着兽面、兽皮啊?这让人看着实在是惊骇。”
王太监急忙答道:“回陛下。奴婢曾听杨林说,这些官兵披着兽面和兽皮主要是为了恐吓敌军战马。只要有一匹敌军的战马受惊,就会搅乱敌军整个阵势。而且还可以遮挡官兵表情让敌军不知我方虚实。”
“嗯,此乃甚好。”万历皇帝点点头道:“朕看辽东发来的战报说,建奴不仅狡猾难缠,而且各寨往来多依仗马匹。杨林能想到如此对策,这很不错。”
接下来万历皇帝继续观画,每看一幅都会依据上面的注解进行点评,同时也会提出问题。好在王太监去过叆阳,知道一些事,能及时进行解答。
当看到后金军掘毁叆阳军民祖坟这幅画时,万历皇帝不禁暴起大怒:“努尔哈赤不过一蛮族酋长,竟敢逆天伦毁人道,刨掘坟墓乃十恶大罪。其千刀万剐不足以赦其恶行。真是人神共愤、罪不容赦!”
接着看到努尔哈赤中炮落马这幅画时,万历皇帝竟怒喝道:“朕当年误听李成梁等人之言。竟封这逆酋为龙虎将军并袭承建州左卫指挥使。岂料他竟以此编造事由起兵反叛。如今被官军大炮轰落马下,活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