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万历观画(下)(1/2)
王太监不敢执拗万历皇帝,又让人把那些画都抬了进来。第三幅画的内容是后金军围城的景象,伴随着滚滚烽烟后金军犹如数不清的蝗虫一般将叆阳团团围住。他们扎下的营地里外三重,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边。并采用深色调增加大军围城的压迫感和沉重感。与刚才那两幅画的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
万历皇帝看完满是惊讶和愤懑的道:“建奴竟然势大到如此地步了吗?朝中大臣们不是在奏疏中说,那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不过是辽东一支小小蛮族的酋长,人丁不过十万。虽然官军在萨尔浒战败但只要继续征调兵力早晚可以荡平。可你看这画中,建奴军势如此强盛骇人,怎能说是一支小小的蛮族?真是诸臣误国!”
王太监可不敢妄议朝政,他只是尴尬的陪着笑笑。挥手让人把第四幅画的红绸揭开。
第四幅画画的是叆阳坚固完备的城防工事、器械和守城军民的风貌。因为采用的是近景,所以军民手持刀矛、身背弓弩在城上顶着风雪瞭望警戒的坚毅样子极为震撼。展现出一种为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气魄。
“好、好、好!”
万历皇帝不禁连续击掌赞道:“没想到我大明竟然还有如此临危不惧的官兵和百姓。当赏、当赏”
第五幅画画的是后金骑兵绕城示威,意图恐吓瓦解守城军民抵抗意志。没想到遭到明军投石机、弩炮密集打击,结果人仰马翻、狼狈不堪的画面。
“建奴该当如此。解气、解气!”
万历皇帝见状不禁也是热血沸腾,赞道:“杨林竟能想到打造投石机、弩炮御敌,此子当是颇有谋略。若辽东边将皆如此,何来建奴狂悖敢羞辱朕!?”
这段时间以来万历皇帝身体很不好,病情逐渐加重。整天躺在御榻上病殃殃的。没想到杨林献的画竟让万历皇帝精神奕奕,恢复了往昔风采。一旁的王太监心中也是暗自高兴。对杨林的印象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第六幅画画的是后金军攻城的情景。整幅画以近景角度描绘一队目露凶光、杀气腾腾的后金兵,不惧枪炮矢石扛着云梯赤膊上阵的画面。再加上画师刻意展示其丑陋的金钱鼠尾辫和衣甲上的斑斑血迹,所以把后金兵的野蛮悍勇和嗜血无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好象这些后金兵能从画里能冲出来一样,视觉冲击极为震撼。
万历皇帝看完不禁皱眉道:“建奴兵甲如此蛮勇强悍,也难怪官军在萨尔浒吃了败仗。当时辽东诸臣若是有人如杨林一般将其详情画下来呈朕御览,朕也不会急着让杨镐发兵了。唉,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如杨林这般细心!”
第七幅画采用的还是近景角度,画的是努尔哈赤等后金贵族在后督战的情形。除了着重画了努尔哈赤等人的模样外,还把李永芳、佟养性、董国云、王卫国、贾光裕等最先一批投降后金的明朝叛将画了上去。
“努尔哈赤、代善、皇太极、阿敏,原来这些奴酋长得是这般模样,果真是化外蛮夷。养不熟的白眼狼!”
万历皇帝挨个念着敌方人物的名字,接着他又看到了李永芳等人的模样,不禁勃然大怒道:“这些狼心狗肺之辈,大明不曾亏待彼等,皆委以官职;彼等竟献城投敌、助虏为虐。当绝十族!”
王太监见万历皇帝又动怒了,忙奉了茶上去劝到:“陛下息怒。依奴婢看,这些喂不熟的叛徒早晚都得被官军抓住。到那时让杨林把这些逆贼都解送到京师来,挨个的活剐了他们。看以后谁还敢背叛大明!”
这位王太监从始至终听着是没说杨林好话,但实际是每句话都若有若现的在皇帝面前凸显着杨林。其实这也要归功于杨林在叆阳交好他,从始至终都是礼数周全没有瑕疵,临走时银钱和礼物那是没少送。否则也没这么好的运气让皇帝看自己献的画。
万历皇帝道:“杨林能把建州奴酋和手下画的这么详尽逼真,看来他是没少下功夫。这也让朕对建州逆酋有了直接印象。这一点朝中有多少镇守一方的巡抚、总兵就比不上他。此子可堪大用,没枉费朕对他的青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