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差不多(2/2)
顾怀烽嘴唇动了动,眉头拧得更紧了些,沉默着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只是看着赵羽几人跟着老李往里走的背影,他眼神里又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赵羽心里门儿清,这位顾大连长十有八九会派人盯着自己,不过他压根不在乎——是非功过历史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评价。等等,这话好像有点拔的太高了……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
之后他们几人跟着小魏来到山上,小魏随即让人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也是这时,赵羽才知道小魏名叫魏修远,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也是这次诰命夫人墓挖掘和保护的总负责人。
等几人安顿妥当,又歇了小半个钟头,老李便拎着勘探用的工具包,喊上魏修远准备上山了。不用问,同行的自然还有小小李。
赵羽见此情形,当即问碧哥:“老师,我们不一起去吗?”
碧哥摆了摆手,语气带着点漫不经心:“不用,老李这会儿就是瞎忙活。咱们晚上再去。”
诸葛嘉一疑惑地问道:“为什么要等晚上啊?白天不是更方便吗?”
“我们要找的是一处类似‘阵眼’的东西,那玩意儿晚上反而更好找。”
“张神医,我还是不太理解。”诸葛嘉一追着问,“您说的这东西是否与星星、月亮这类自然发光体性质类似,本身具备发光属性?若非如此,为何夜间探寻反而更具优势?”
碧哥摇摇头,语气沉了些:“不是发光体。我们要找的,其实是古墓里的防盗机关,行里常叫它‘枢机点’。它具体是石制、金属铸就,还是以其他形态存在,我现在也没法断定。
但这类构件的设计逻辑,本就是‘显于形而隐于光’——表面看没有刻意藏匿,可白天自然光角度多变,加上墓区地表植被、岩体的光影叠加,它会借着光线折射融入环境,形成视觉上的‘同化’,很难辨识。到了夜间,环境光干扰减少,构件与周围介质的密度差异、肌理边界会更清晰,所以才更容易捕捉到它的存在痕迹。”
诸葛嘉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受教了。”
赵羽犹豫地接话道:“那、那我们要不要告诉老李一声,免得他瞎跑一趟白忙活啊!”
碧哥斜了他一眼,语气带着点不以为然的算计:“你操那闲心干啥?人家是大专家,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本就有底气,总得让他自己摸着点‘线索’吧。”
赵羽愣了愣,追问:“可你不是说,现在出去根本找不到有用的线索吗?”